羅文毅倫李文正東陽
名下奇童洵不虛,清貧亦復兩相于。
弦歌養母樵薪后,衫纻登朝賜果初。
留客何妨鄰有粟,臨文可使案無魚。
金牛山指茶山路,淼淼江湖訪故居。
名下奇童洵不虛,清貧亦復兩相于。
弦歌養母樵薪后,衫纻登朝賜果初。
留客何妨鄰有粟,臨文可使案無魚。
金牛山指茶山路,淼淼江湖訪故居。
名聲之下這位奇童確實名不虛傳,雖生活清貧卻能安之若素。砍柴歸來后以弦歌之樂奉養母親,穿著粗布衣衫入朝后初次得到皇帝賞賜的果品。留客時不必擔憂鄰居家有米,寫文章時能讓書案上沒有缺魚之嘆。金牛山遙指著茶山路,我在浩渺江湖中去尋訪他的故居。
洵不虛:確實不是徒有虛名。
兩相于:相互安適、融洽,這里指安于清貧。
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這里指以禮樂之學奉養母親。
樵薪:砍柴。
衫纻:粗布衣衫。
賜果:皇帝賞賜果品,代表得到朝廷恩遇。
鄰有粟:化用典故,指有鄰居相助,不缺糧食。
案無魚:用馮諼彈鋏“食無魚”典故,這里反用,指生活不窘迫。
淼淼:水勢浩大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聽聞羅文毅、李文正等人物事跡,被主人公的品德和經歷所打動,懷著對他們的敬意,在某個時間前往尋訪其故居時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主人公的品德和經歷,突出其雖清貧卻能堅守孝道、有所成就。其特點在于用典自然,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當時人們對美好品德的推崇。
□□□常裕,
看書日易消。
乾坤同廣大,
風雨任飄搖。
坐□□穿榻,
安然免折腰。
奴顏羞俗輩,
華屋插云遙。
平生抱山癖,人事攖氛埃。名山多負負,到處空復回。
登高訪青原,盤紆白云隈。岡巒互扃鑰,深入豁然開。
巍巍凈居寺,殿閣森良材。佛家亦興廢,今昔良可哀。
躡屐遍探幽,言尋山水涯。嵚崎磊落石,飛云絕梯階。
亭臺半傾圮,結構無文榱。泠泠曲澗泉,清不受塵埋。
聽泉待月橋,道心生秭垓。天工勝人為,此理詎疑猜。
我聞王姚江,講學辨根荄。聚徒居此山,歲舉春秋杯。
書聲振林谷,相得遺形骸。千載杳難期,五賢祠山摧。
吾道竟何如,后學誰追陪。講堂不可再,俗僧徒掀豗。
吊古感蒼茫,?鳥聲清哇。人杰地乃傳,我今七賢偕。
重陽無風雨,歡攜酒榼來。捫蘿意延佇,日暮輿夫催。
何時買山隱,歸路重徘徊。
妝淡洗逾靚,肌香薰不成。
皎然月露姿,一笑午景晴。
聊移夢蝶床,相對戶不扃。
誰令風雨暴,睡起春縱橫。
朝來放棄罷高吟,老大徒羞華發侵。
狗監已多妨薦語,龍門真有倦游心。
秋風玉箸空關塞,落日金臺自古今。
明發別君轉惆悵,不知何處更招尋。
少慕魯連高節,居然仿儻權奇。邯鄲指顧解秦圍。一笑千金脫屣。
千古清風蘭雪,一竿煙水荒陂,我來髣髴見云旗。獨立長留天地。
我生守蓬蒿,寸步困偪仄。忽成滄海游,捩眼恣天色。坤輿漾空虛,洪河洵涓滴。扶桑澆懸根,滇?知不隔。夜半天雞鳴,霞燒半海赤。絳闕爛溫汾,三山下臨逼。掉頭顧平地,夜氣正黝黑。良久火輪出,游氛漸開辟。燋勞念馮生,始覘東方白。安知金鴉輝,早射昆崙脊。
上不見天,下不見地。畐塞虛空,無處回避。為君明破即不中,且向南山鱉鼻。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嘆息陽關柳,
青青能幾時。
春光不可度,
綠鬢已成絲。
歲歲愁攀折,
依依綰別離。
故園有奇樹,
日夜憶連枝。
滾滾水包門戶,陰陰云覆階除。惱人天氣做寒初。空村惟見鳥,秋雨欲生魚。悴甚將蘭作佩,狂還以酒澆書。系舟誰更問吾盧。茂陵多病后,中散舊交疏。
沈靄遙吞岸去,怒濤暗挾山浮。獨天燈火認巴州。無風云出塞,殘夜水明樓。
從仕翻疑皂蓋,學仙未入丹丘。拋人歲月莽悠悠。我行何到此,客意已驚秋。
露潑南箕似簸,風搖北斗皆顛。馀音頓挫語疏蟬。云溪花淡淡,石瀨月娟娟。
步月攢眉月下,看花搔首花前。蕪城七十劍三千。偷生長避地,何日是歸年。
逝水東流怒不回,群峰中擘海門開。兩厓波浪成今古,異代衣冠入草萊。遠近林巒開罨畫,高低云杪綴樓臺。英雄千載升沈地,擊楫悲風萬里來。
旌旗十萬度樓船,地轉窮荒別有天。百戰雄圖今已矣,九霄龍馭竟茫然。倉皇夢失襄城路,縹緲魂游瘴海煙。何處湘靈悲鼓瑟,滿江漁火對鳴舷。
崚嶒奇石倚晴霄,大海風云壓暮潮。濤覆星辰驚地軸,陣連魚鳥撼天杓。人亡故國山河在,碑隱荒苔世代遙。無限哀魂招不得,斷猿啼處草蕭蕭。
瀕危已失三千士,誓死猶存六尺孤。豈是龍蟠跨寶鼎,可堪鰲背奠皇圖。云深越徼胡塵黯,霜冷殘潮海日枯。獨有金牌報國恨,至今風雨泣昆吾。
廢寢遺陵落照間,白云蒼霧灑空山。如聞肅衛趨金闥,是否豐碑掩玉顏。玄鶴夜歸華表唳,黃龍朝捧紫宸班。當時輦蹕驅馳地,松檜無風響佩環。
汴杭回首即荒濱,三徙逢厓事竟真。天地有靈應一涕,風波垂死泣孤臣。何來赤手堪扶國,即去黃冠亦誤身。還是中華千古地,長風吹雨洗腥塵。
百里風蕭颯,孤舟意寂寥。
青楓江岸隔,綠樹野煙消。
橫郭停寒雨,漫江鎖亂潮。
宦情拚覽鏡,客淚墮吹簫。
落落東山傲,勞勞北海招。
醉來但箕踞,歸棹不須驕。
小園春在石榴酣,
沽取街頭酒半甔。
一醉且拚從眾好,
獨醒終去死湘潭。
丈夫儻知命,
身肯委虛舟。
不為君親重,
徙知道路憂。
危機甘失腳,
苦海莫回頭。
接跡巖墻下,
滔滔皆若流。
帝網高懸法界中,
萬峰插笏盡來同。
仙人自葬玲瓏骨,
龍女長依縹緲宮。
金剎鐙搖華藏月,
石田香護貝多風。
采真莫問來時路,
回首從教百慮空。
重向螺墩載酒過,桃花人面復如何。
琵琶聲咽瀟瀟雨,環佩魂消瑟瑟波。
天亦有情容客到,人能無恨得春多。
逢場作戲尋常事,肯為簪纓易薜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