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伯王驥 其二
戰獲金牌又虎符,南征未許者藍和。橋浮柵外元兇逸,疏置筒中間道過。敗掩為功唐李宓,老當益壯趙廉頗。江枯石爛無人渡,漁戶星星鬼火多。
戰獲金牌又虎符,南征未許者藍和。橋浮柵外元兇逸,疏置筒中間道過。敗掩為功唐李宓,老當益壯趙廉頗。江枯石爛無人渡,漁戶星星鬼火多。
羸病愛師書勁逸,翻作長歌助狂筆。
乘高攂鼓震川原,驚迸驊騮幾千匹。
落筆縱橫不離禪,方知草圣本非顛。
歌成與掃松齋壁,何似曾題《說劍篇》。
卻到城中事事傷。惠休歸去賈生亡。
誰人收得章句篋。獨我重來經苔蘚房。
一命未沾為逐客。萬緣初盡別空王。
蕭蕭竹塢斜陽在。葉拂閑堦雪擁墻。
駐馬楚城南,秋光帶雨寒。
地平無島嶼,淮近足波瀾。
圣德常柔遠,烝民賴此安。
行吟復行酌,朝野正多歡。
郁郁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見廖侁撰、李沖昭述《南獄小錄》。南京圖書館藏手鈔本。)
(〖1〗《南岳小錄·九真觀》條:唐開元年間,有王天師仙喬。初,天師為行者,道性沖昭,有非常之志。因將岳中茶二百余串,直入京國,每攜茶器于城門內施茶。忽一日,遇高力士,見而異之,問其所來。乃曰:“某是南岳行者,今為本住九真觀殿宇破落,特將茶來募施主耳。”于是力士上聞,玄宗召見,嘉嘆久之,問曰:“爾有愿否?”對曰:“郁郁家國盛,濟濟經道興。”〖《藝海珠塵》、《四庫全書》本“南岳小錄”,此二句前皆有“愿”字。〗上深加禮焉,俾于內殿披度,厚與金帛建置,令歸岳中修剙觀宇,不數年而完全。道行愈高,聲流上國,尋有詔封為天師,乾元二年三月三十日得道。)
脈脈兩條秋水色,農夫賤賣古城旁。
何年偶墮青絲發,問價應齊白玉珰。
插去定難分鏡彩,看時長似滴珠光。
人間更有不足貴,金雀徒夸十二行。
路傍傷羸牛,羸牛身已老。
兩眼不能開,四蹄行欲倒。
牛曾少壯時,歲歲耕田早。
耕卻春秋田,駕車長安道。
今日領頭穿,無人飼水草。
喘也不能喘,問也沒人問。
(《唐語林》七《補遺》云:“李衛公頗升寒素。舊府解有等第,衛公既貶,崔少保龜從在省,子殷夢為府解元。廣今諸生為詩云云。盧渥司徒以府元為第五人,自此廢等第。”又《唐摭言》七云:“李太尉德裕頗為寒畯〖《紀事》為素〗開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又《云谿友議》云:“后之文場困辱者,若周人之思鄉焉。皆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回首望崖州』。”《唐新的紀事》及《全唐詩》無名氏詩句同,亦均只存后二句。)
省司府局正綢繆,殷夢元知作解頭。
三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唐語林》七《補遺》)。
自咎咎何窮,飄然蓽戶中。
清時名未立,稔歲室猶空。
幽獨慚芳桂,飛鳴羨早鴻。
出門何所見,歏息向秋風。
(以上《四部叢刊》影印大興氏刊本《權載之文集》一)
乍脫塵埃夢寐安,透明巖上一開顏。
晚霞收處似聞雁,遠目盡時猶有山。
仙跡不隨巖桂花,禪心長共嶺云閑。
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
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經夜后寒。
用錢索新婦,當家有新故。
兒替阿耶來,新婦替家母。
替人既倒來,(“倒”,斯五六四一卷作“到”。)條錄相分付。
新婦知家事,兒郎永門戶。(“永”,斯五六四一卷作“丞”,張錫厚改作“承”)
好衣我須著,好食入我肚。
我老妻亦老,替代不得住。
語你夫妻道,我死還到汝。
少婦經年別,開簾知禮客。
門戶爾能持,歸來笑投策。
道土身披魚鬣衣,
白日忽上青天飛。
龍虎山頭好明月,
玉殿珠樓空翠微。
朝披夢澤云,笠釣青茫茫。
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
錦筵花下飛鸎鵡,羅袖風前唱《鷓鴣》。
占得仙家詩酒興,閑吟煙月憶蓬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