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許覲光
生民各有營,得失紛憂樂。至味在簡編,棄之如糟粕。好修有嘉名,多為世所托。微言懼終淹,闡幽祛束縛。慨然慕隆古,淵情世豈度。天畔燦朱霞,云中翔白鶴。愿言覿斯人,胸臆一開拓。
生民各有營,得失紛憂樂。至味在簡編,棄之如糟粕。好修有嘉名,多為世所托。微言懼終淹,闡幽祛束縛。慨然慕隆古,淵情世豈度。天畔燦朱霞,云中翔白鶴。愿言覿斯人,胸臆一開拓。
琴彈十八拍,
聽此雙淚流。
一死固已難,
萬言復誰尤。
九原見衛子,
何語可以酬。
昔別長安未裹頭,
如今詩句可消愁。
外家未覺風流遠,
他日相期到益州。
蜀錦機長越羅短,
繡出鴛鴦春水暖。
姊妹綺年俱遣嫁,
空閨寂處蘭膏卸。
女貞擇對師孟光,
依然操作紉蘭攘。
藏有天孫五色線,
鮮明巧奪云錦章,
愿縫堯衣與舜裳。
秋深鴻雁滿關河,一棹吳江起夕波。花發江村新覓句,人本畫舫待徵歌。月明野店清砧急,風埽荒村落葉多。為問都門舊知己,故園情緒近如何。
西風漸緊雨迷離,把酒蓬窗憶舊知。楓葉半江添畫本,梅花千樹動鄉思。寄君南國燈前信,寫我西湖陌上詩。客里加餐應共慰,鬢邊白發已添絲。
夾岸津亭架彩斿,艨艟不斷大堤頭。長虹盡壓雙溪浪,畫鹢橫分萬里流。幾處尊罍浮白坐,誰家環佩踏青游。甘棠滿植沙洲上,荏苒仙鳧近玉旒。
三百欄干照畫檣,澄波如黛壓飛梁。天浮烏鵲長河畔,地接黿鼉大海傍。游女東西矜拾翠,行人南北罷褰裳。乘輿最笑公孫拙,何限恩波瀫水陽。
鸚鵡鷦鷯賦,
鷴寧愧二蟲。
吾衰邊幅窘,
姑置小池中。
山中懶學惟耽枕,
云里閒吟每閉關。
隱約較來猶有礙,
姓名奚自越云山。
從來經易水,誰不念荊軻。
有客自驅馬,秋風正流河。
回頭山色遠,直北角聲多。
日暮思鄉井,踟躕發浩歌。
六籍工夫四海名,
太平底事竟沉沉。
裕陵一去何年再,
長使時賢淚滿襟。
翠水三山路,微茫見十洲。月臨珠斗迥,云度絳河流。露氣生鰲背,簫聲出鳳樓。慚無學仙分,得伴赤松游。
漠漠層霄外,寥寥太乙居。蒼龍翊飛蓋,白鹿挽行車。翡翠瑤臺樹,云霞玉洞書。何因躡天路,探討極玄虛。
羽節飄搖轉,霓旌汗漫游。紅光飛赤鯉,紫氣度青牛。月上芙蓉館,風回蓮葉舟。遙憐徐福輩,入海訪瀛洲。
一自滄桑變世塵
每聞時事輒傷神!
已因故國腸將斷
況為同儕淚滿巾。
天地無情催夢客
江山殘劫到閒人。
不堪回首看云物
處處風煙散渚蘋
田園亡失后,
兒女長成時。
救急終無策,
紓憂漫有詩。
數年為去計,
今日是歸期。
把酒東籬處,
黃花剩幾枝。
寒色愔愔上畫叉。
小樓留月影橫斜。
一冬相伴有梅花。
世味但余詩澹泊,
愁腸還為酒槎枒。
深鐙照海與無涯。
幽香廿種付貞珉,
集艷真成百裥裙。
聚物每緣歸所好,
遺珠深惜未多聞。
鐫華壽石留春色,
過水風行比浪紋。
何敢勞君重期許,
此生只合嗜煙云。
壁燈燄短冷颼颼,獨坐無人未覺愁。忽聽山鐘檐際落,一聲聲直到心頭。
半窗如水夜魂清,總是山寒夢不成。何似耳邊聲歷歷,煩君直響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