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兒
韓林兒,或云李氏子,彌勒佛生山童死。
黑牛白馬巾紅巾,青巾香巾隨后塵。
徽宗八世國號宋,正朔家家奉龍鳳。
瓜步舟覆兒可憐,明年始稱吳元年。
韓林兒,或云李氏子,彌勒佛生山童死。
黑牛白馬巾紅巾,青巾香巾隨后塵。
徽宗八世國號宋,正朔家家奉龍鳳。
瓜步舟覆兒可憐,明年始稱吳元年。
韓林兒,有人說他是李氏的兒子。韓山童宣傳彌勒佛降生,自己卻死了。起義軍以黑牛白馬祭祀,頭裹紅巾,青巾、香巾的人也隨后響應。宣稱是宋徽宗的八世子孫,建立國號為宋,民間都尊奉龍鳳年號。可憐韓林兒在瓜步船翻遇難,第二年朱元璋便稱吳元年。
韓林兒:元末大宋紅巾軍領袖。
彌勒佛生山童死:韓山童宣傳“彌勒佛降生”“明王出世”發動起義,后被捕犧牲。
黑牛白馬巾紅巾:起義軍起義時用黑牛白馬祭祀,頭裹紅巾為標志。
正朔:指帝王新頒的歷法,這里指尊奉的年號。龍鳳:韓林兒的年號。
瓜步舟覆:指韓林兒在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乘船時船翻溺死。
吳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稱吳元年。
元末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頻繁。韓林兒被劉福通等擁立為帝,建立大宋政權,尊奉龍鳳年號。但隨著朱元璋勢力的崛起,韓林兒最終遇難。這首詩可能創作于元末明初,作者通過詩歌記錄了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
這首詩概括了韓林兒的一生及元末農民起義的相關歷史。它以韓林兒的命運為線索,反映了元末社會的動蕩和政權更迭。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元末歷史和農民起義的重要文學資料。
西序恩沾玉井冰,圣朝曾忝尺書徵。
不知講后鳣三報,差戀窮來醞幾升。
無恙青山秋漸爽,將歸白發歲頻增。
十年握手君猶健,經術人推佐中興。
亂山環合龍巖州,鎖門十日不出游。
今朝獨上城南樓,一望兮萬峰起立入胸次,化為突兀磊磈之羈愁。
歸來對燭更凄絕,苦念明朝是元日。
城頭鼓角雄且哀,更聞一片春聲來。
千家爆竹如驚雷,火樹焰焰燒成灰。
此時主人醉我酒百杯,蒼頭行炙紛相催。
羊腔魚尾滿案堆,眾賓開口歡追陪。
座前蘭蕙庭前梅,鐙燭照耀花爭開。
不知此中樂事為誰有,客淚多于主人酒。
長嘯問明月。譜江山、誰堪賦就,美人花月。除是沉香人醉后,曾記愁心與月。吟不了、曉風殘月。
今夜瓊樓懸玉鏡,有金尊檀板酬佳月。香盈斗,煙籠月。
殘霞斷續關山月。霧迷漫、角聲鴻影,寒沙卷月。幾處瑣窗眉黛斂,幾處流黃待月。更幾處、纖纖掬月。
莫道無云清萬里,看悲歡離合千家月。吾長嘯,問明月。
章江南來龍鳳洲,如鳳飛舞如龍游。
鐘毓士女皆名流,中有朱胡成好仇。
胡家女嫁朱家婦,復向朱家作賢母。
婦貞母慈兩無負,冰玉飛聲荼茹口。
旌門亦是圣朝恩,孤遠何由達至尊。
錢可通神勿復言,留田教子還教孫。
嗟予亦是觀風使,藜閣木天聞史事。
詩成或有蛟龍淚,風雨江頭寒食至。
夜來飛夢墮滄江,曉起詩魔未易降。
天闊忽看歸鶴杳,渚清遙見浴鳧雙。
云移山色侵羅幌,風遞花香拂玉缸。
為問騷壇諸作者,許誰來往附名邦。
溪山幽隱一閑身,
憔悴今隨逆旅塵。
南國浸遼愁似織,
北音不至別如新。
蕩漾清溪兩槳飛,
趨行不及到斜暉。
無人跪進雕胡飯,
只學盧仝啜茗歸。
岱輿員嶠渾難信,
祇道殷馀即是仙。
大笑古無探險術,
山川冷落二千年。
交道今誰重,斯文世所輕。
艱難羈客淚,生死哭君情。
慘雪迷歸路,滄波空舊盟。
那堪招隱句,吟作斷腸聲。
夜歸連得故人詩,二妙誰令聚一時。感舊不知吾慷慨,論才寧合子棲遲。
花當春半方堪賞,杯到愁來只自持。只尺龍潭笑游地,扶搖今日望天池。
生世端如雪上鴻,一尊猶記別時同。云山有夢尋常到,江水無情日夜東。
未許文章真我輩,尚馀禮樂待諸公。他年只恐西亭鶴,哀怨西風穗帳空。
觀音菩薩紫金身,
眉間毫相七寶色。
流出光明滿十方,
光中化佛無數億。
探得玄珠道眼醒,庚申空守只勞形。
忽然虛室夜生白,自詫靈臺火養青。
大月危樓堪獨嘯,天風高笛落殘星。
無人解我還丹訣,試取微吟記畫屏。
世儒談六經,孔子手刪正。安知口所讀,皆屬康成定。
念昔諸大師,鞠躬守殘剩。微公集厥成,吾道何由徑。
眾流匯北海,乃洗秦灰凈。師法千年來,儒者各涵詠。
未聞道學名,自見忠孝競。程朱應運生,力能剖其孕。
格致豈冥悟,祖周實郊鄭。俗士不讀書,取便談性命。
開卷不識字,何緣見孔孟。頹波及前明,儒號多佛性。
季世略稽古,小悟非大醒。絕學興皇朝,談經一何盛。
顧閻實開宗,醇博亦莫更。后起復宏暢,賈孔妒且敬。
近來經韻翁,照古有全鏡。帝遣明六書,群頭莫敢諍。
更得盧王輩,精識邈乎夐。顧惟十數公,爛誦不計乘。
其于漢前籍,字字經鞫證。精能固殊尤,細心亦天性。
直聳高密堂,上與日月并。我無能為役,自覺此身剩。
思傍先人墻,操戈助攻并。諸老啟旌門,后至許同盟。
逝將及今去,神血幾何凝。眷言念我友,短小悍而橫。
招君執桴來,助我鼓聲勁。無為百年內,齷齪守貧病。
放花橈、曉峰橫黛,晴波搖曳煙柳。
南湖未抵西湖好。況是采莼時候。
杯在手。嘆曲譜,輪袍空把才名繡。
萍游倦否。慣京國垂鞭,滄江洗硯,詞恨老黃九。
山陽路,戎幕悲涼感舊。高歌頻擊銅斗。
雜花滿樹裙鶯亂,歸夢已濃于酒。
春漸瘦。料送得、春歸早是人歸后。
離亭話久。問夜火沙河,殘陽魚市,此去幾回首。
匹馬趨朝自大梁,故人相見鬢蒼蒼。
金門入簉千鹓鷺,珠樹來棲兩鳳凰。
五玉肅將虞后贄,三花歡上漢臣觴。
共知太室搜書異,咫尺看君奏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