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內四絕
出自名門自得師,頗通文史步羲之。祇緣黑祲時相擾,那許黃庭日共隨。
棲棲獨向首陽薇,井臼心勞眉案稀。四德安能誇盡美,兩年或可誦無非。
羅袂無聲風似裁,香奩有意月依臺。風風月月皆愁思,死死生生作恨灰。
空庭久對獨傷心,林葉蕭蕭變曉陰。轉眼欺人絲出鬢,當前失伴淚沾襟。
出自名門自得師,頗通文史步羲之。祇緣黑祲時相擾,那許黃庭日共隨。
棲棲獨向首陽薇,井臼心勞眉案稀。四德安能誇盡美,兩年或可誦無非。
羅袂無聲風似裁,香奩有意月依臺。風風月月皆愁思,死死生生作恨灰。
空庭久對獨傷心,林葉蕭蕭變曉陰。轉眼欺人絲出鬢,當前失伴淚沾襟。
你出身名門自然有良師教導,很通曉文史,書法也有王羲之的風范。只因為厄運時常來侵擾,哪能讓我們像《黃庭經》那樣相伴度日。你孤獨地像伯夷叔齊采首陽之薇般生活,操持家務辛苦,夫妻相敬如賓的時光很少。女子四德怎能說你全都完美,這兩年你可稱得上毫無過錯。絲綢衣袖在風中無聲飄動,仿佛被風裁剪,妝奩似有意,明月依著高臺。風風雨雨、月月光光都飽含愁思,生生死死都化作了悔恨的灰燼。長久地對著空蕩蕩的庭院獨自傷心,樹林里樹葉蕭蕭作響,天色由曉變陰。轉眼間兩鬢生出白發,仿佛被歲月欺瞞,眼前失去伴侶,淚水沾濕了衣襟。
出自名門:指出身于有名望的家族。
步羲之:指書法有王羲之的風格。
黑祲(jìn):不祥之氣,指厄運。
黃庭:《黃庭經》,這里可能象征夫妻美好的相伴時光。
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首陽薇:商朝滅亡后,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
井臼:打水舂米,指家務勞動。眉案:東漢梁鴻妻孟光給丈夫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用來形容夫妻相敬。
四德: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品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羅袂(mèi):絲綢衣袖。
香奩(lián):女子梳妝用的鏡匣。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題“悼內”可知,是詩人在妻子去世后所作。當時詩人沉浸在失去伴侶的悲痛中,回憶妻子的種種美好,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亡妻,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妻子才德、生活的描寫以及自身悲痛心境的抒發,展現出夫妻間深厚的感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悼亡詩以情動人的特點。
少時曾上策,作伴入春明。
添造鳳樓手,經題雁塔名。
吉人占石介,君子重銅行。
三十年前友,提攜誼匪輕。
臺空罷講經,底事雨花零。
雞誤中宵白,山迷昨日青。
槎牙渾欲死,和煦便通靈。
怕壓疏疏竹,寒敲不忍聽。
曲曲溪流去復回,
山花夾路石門開。
老僧望見頻揮手,
莫帶紅塵一點來。
佳人絕世墮空谷,破恨解顏春亦來。莫對溪山話京洛,碧云西北漲黃埃。
歙浦煙山蟠萬疊,釣臺云日擁千章。兩侯好事洗寒劣,寶檻移春入燕香。
閬風苑里司花女,肯作山腰水尾來。十二玉欄天一笑,只今歸路五云開。
晚來投宿急呼僧,偶愜幽情高閣登。
閣外煙林陰疊疊,影來窗牖翠層層。
悟空入定原無相,宗棒傳心自有燈。
夜雨鐘聲禪半榻,悠然清慮寂嚴楞。
珍珠手卷暗香來。簾外幾枝梅。
鏡奩春意先暖,含萼未全開。
扶縞袂,下瑤臺。費詩才。
那堪愁里,莫惜花前,吟繞千回。
廢丘關前榛莽積,新開嶺上煙嵐辟。
新途古道太多岐,瞑色荒煙帶征客。
岸下寒江流水碧,崖畔霜林楓葉赤。
日暮畏行豺虎陌,松燈苣火投孤驛。
北渚鳴鼉應遠更,南巒哀猿響終夕。
學書不成去學劍,拋卻鉛丹買弓箭。
六韜不直一文錢,穰苴終作灌園漢。
稻黍不收收莠荑,勉將方口救窮賤。
古紙煙黃書一通,赤日方街磨大硯。
涔波只沬濡枯魚,十年不識孔方面。
記得魁梧美少年,手把牙簽頌書傳。
花前月下幾吟哦,顛書自掃白團扇。
高冠大袖走文場,身經大小百馀戰。
幾年面上堆紫煙,直腰曲背走鄉縣。
家園賣盡子依人,不及西家老曹掾。
身宮磨蝎命驛馬,五行勞碌君自見。
詩能窮人窮者工,瘦島寒郊無飽頓。
新詩字字掛人口,不與妻兒充饑咽。
如今貴者不讀書,腹中猶如酒食店。
自來好語出饑腸,一字堪酬五十絹。
我亦辭官作乞兒,他時同入歌妓院。
弱水昆倉測景斜,黃圖廿載看中華。
破荒速置追鋒傳,鑿空遙通貫月槎。
欲作脂田惟畫地,全驅胡騎不聞笳。
神皋奇事知多少,人力能開鐵樹花。
新亭卓絕倚云端,兩岸青山繞畫欄。
眾岫西來馳萬馬,數峰東去跨群鸞。
海門帆影煙中見,江樹秋容雨后看。
千古興亡無限事,邊城又聽角聲寒。
西江一斗依違里,
短褐高軒激宕中。
我度與公同一大,
許酣天地作春風。
入門便有湘江意,
數米幽香見屈原。
蕭艾若教同一色,
清標不在座中看。
珠蕊初翻,銀河乍滿,風浪其間慣歷。
須信來宵憶此宵,總迢遞、應強寥寂。
無賴封姨,多情烏鵲,畢竟佳期還覓。
別離歲歲一般情,又何用、常年悲戚。
一春清景在詩家,信馬東風領物華。
到處柴門多種柳,幾人抱甕自澆花。
醉磨苔石供閑草,靜聽樵歌唱采茶。
乘興不知明月上,吟鞭猶待后樓鴉。
倦羽棲枝別亦難,勞生何復向天端。
襟風客館秋聲疾,燈影鄉村夜色闌。
病況遙嗔應止酒,平安尚報已加餐。
孺兒未解人寰事,兩頰微渦夢正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