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歲二月二十日拜進萬壽圣節表文憲長陳吉夫首倡予步韻二首
沈檀香傍龍圖起,華蓋星依帝座明。五位岡陵常介福,萬邦葵藿自傾誠。真同虞舜昭神化,豈獨周文有駿聲。獻罷瑯函偏踴躍,樗駑猶得效干城。
唐虞過后三千載,天地如今見大明。竽食自忻叨際會,嵩呼誰不罄丹誠。清清屢睹黃河瑞,翙翙常聞彩鳳聲。強摭微言鳴盛治,詩慳多愧謝宣城。
沈檀香傍龍圖起,華蓋星依帝座明。五位岡陵常介福,萬邦葵藿自傾誠。真同虞舜昭神化,豈獨周文有駿聲。獻罷瑯函偏踴躍,樗駑猶得效干城。
唐虞過后三千載,天地如今見大明。竽食自忻叨際會,嵩呼誰不罄丹誠。清清屢睹黃河瑞,翙翙常聞彩鳳聲。強摭微言鳴盛治,詩慳多愧謝宣城。
第一首:沈香與檀香在龍圖旁裊裊升起,華蓋星圍繞著帝王的座位格外明亮。五座山陵常賜福澤,天下萬邦如葵藿般傾慕忠誠。真如虞舜彰顯神明教化,豈止周文王有美好聲譽。進獻完珍貴表文后心情雀躍,我這無用之材也能效力捍衛。第二首:唐堯虞舜之后三千余年,如今天地間可見大明朝的昌明。我愧居官職欣逢盛世,誰不山呼萬歲盡獻赤誠?屢屢得見黃河澄清的祥瑞,常常聽聞鳳凰和鳴的佳音。勉強用微言歌頌盛世,詩才貧乏多愧于謝宣城。
沈檀香:沉香與檀香,古代宮廷祭祀或禮儀用香。
龍圖:指帝王的圖籍或象征皇權的圖飾。
華蓋星:古星名,被視為護持帝座的星辰。
五位岡陵:化用《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喻帝王長壽之福。
葵藿:葵花與豆葉,因向光生長,喻臣子對君主的忠誠。
虞舜:傳說中上古賢君,以仁德著稱。
周文:周文王姬昌,以賢明聞名。
瑯函:指進獻的珍貴表文。
樗駑:樗樹(質劣無用)與劣馬,作者自謙之詞。
干城:盾牌與城墻,喻捍衛國家。
竽食:指有俸祿的官職,謙指自己無大才卻受祿。
嵩呼:山呼萬歲,帝王壽辰時的祝頌儀式。
黃河瑞:黃河水變清為祥瑞之兆,喻政治清明。
翙翙(huì):鳥飛聲,此指鳳凰鳴聲。
謝宣城:南朝詩人謝朓,曾任宣城太守,以詩才著稱,此處作者自愧詩才不及。
此詩作于甲子年(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考訂,或為明代某朝)二月二十日皇帝萬壽圣節(生日)。作者進獻表文后,應憲長陳吉夫首倡之作,步其韻和詩兩首,以表對帝王的祝賀與忠誠,反映了當時臣子參與宮廷慶典、歌功頌德的文化背景。
兩首詩為應制唱和之作,圍繞萬壽圣節主題,通過描繪宮廷禮儀、祥瑞之象及歷史賢君類比,歌頌帝王仁德與盛世昌明,語言典重,情感真摯,是明代宮廷文學中頌圣題材的典型代表。
閨中樂事記髫年,同侍重闈得愛憐。累葉清芬綿孝弟,一門和藹勝神仙。庭前玉樹枝枝秀,林下瓊花朵朵妍。最好藏書樓畔坐,惠峰晴翠撲簾前。
瀨水前游跡已陳,十年冷署夢塵塵。春風教士心堪白,夜雨橫經意倍殷。小樂園林饒興趣,天生花草亦精神。絳紗慣向慈幃立,手把吟篇問字頻。
萱花遽折痛如何,椿蔭偏蒙愛護多。弱妹于歸憐遠道,阿兄釋褐喜登科。相期共效萊衣舞,罔極俄驚薤露歌。此后親顏悲永隔,蓼莪興感涕滂沱。
詩詠關睢七載馀,蘋蘩修潔愧難如。倡隨愿勉梁鴻案,春汲心欽桓氏車。差喜蘭枝雙繞膝,何堪荊樹各分疏。幾時手足重團聚,共話西窗月上初。
割雞何惜用牛刀,
老大無心賦畔牢。
多少少年騰上速,
幾人曾得見霜毛。
第一迦葉首傳燈
百萬人天聳耳聽
金色頭陀聞不會
拈花起處笑尖新
少壯交游翰墨中,遠方問字羨揚雄。六旬冠掛登洲月,九畹蘭飄楚水風。繡晝紛紛還后輩,彩云細細繞長空。等閒屈指吾鄉里,投老光輝孰與同。
誰把江門舊釣臺,移于碧澗俯瀠洄。無窮鷗鳥供吟弄,更有漁翁共往來。物外風光真絕境,靜中天地亦初開。十洲春色四時在,寄語閒花莫亂催。
春半孤村細雨時,缊袍藤枕正相宜。續馀楚客青湘賦,歌遍南山白石詞。丹灶幾曾遺果老,龍泉何處覓安期。且將新釀招朋侶,肯作狂夫泣路悲。
小坐榕陰傍午移,夏涼葵扇亦相隨。微風斷續開浮藻,曲徑周圍繞短籬。村女隔溪時抱甕,癡仙盡日自彈棋。滄洲晚飯無供給,漫把漁竿冷落垂。
玄都滄海事溟溟,且擬人間知有亭。秋水微茫隨地碧,云山寥落隔江青。喜看嘉客供新稻,頻喚諸孫講舊經。蘭砌芝園欣似續,歌詩執禮日趨庭。
笑折梅花可自由,草亭觀物小開眸。星周律轉歲華在,冬至陽生瑞藹流。葛稚成丹留一訣,桃源迷路忽千秋。相逢漁父為傳語,莫記武陵前度舟。
風和日暖到天臺,千樹桃花雜草萊。玉女捧卮開夜宴,洞簫吹月上瑤臺。五銖霧縠香生袂,七寶云箏毊絕埃。堪笑劉郎凡骨重,來游此地卻思回。
四圍碧荔鎖名園,花滿芳蹊酒滿尊。北浦北瞻連錦里,西樵西望見昆崙。風清午枕添新夢,潮長春洲過舊痕。幾度招邀游未得,可堪佳句照柴門。
佳句繽紛下僻陬,五云璀璨映林邱。雪白陽春歸大雅,山丹水碧占清幽。肯將六物供垂釣,擬向三江共泛舟。涼冷祇今秋正好,相期莫負采芳游。
我亦樵云舊寄閒,真仙留藥駐童顏。風高翠洞懷偏壯,月上紫姑興未慳。綠竹依檐高復下,紅荷映水淡仍殷。秋深肯訂來游約,千尺翳門還共攀。
十月繁霜滿原草
漢南柳枝猶自青
長路獨憐塵滾滾
老人休怪鬢星星
從來沙苑皆騏驥
何處松根少茯苓
終歲簿書催物役
幾時還續太玄經
白發別良苦,
金杯酌莫遲。
蜉蝣看世事,
松柏問襟期。
向子徐游岳,
柴桑待解龜。
高秋桂花發,
萬里訊南枝。
永平昔全盛,舊學尊五更。惜哉趨舍繆,眩眼車服榮。
恭惟自孔氏,時止亦時行。心泰無不足,外內誰重輕。
毗沙天人,
證紫金軀。
頑鐵鑄汝,
亦出洪爐。
髹奩十二雙紅豆。嵌得相思透。玉屏風上記花名。寫遍金鵝兩面忒多情。
一斤有半蘭陵酒。賞得春光彀。西湖花事六橋頭。畢竟玉簫明月遜揚州。
羊權未合酒中仙,
縞袂明珰憶舊緣。
十里山塘珠照夜,
半灣江渚玉生煙。
芳心有約春燈后,
艷曲新翻暮雨前。
若問司花舊宮女,
隋家橫笛感人天。
清華簪組觸塵埃
歲歲觀光上鳳臺
莫戀青山如洛下
故園黃菊待君開
才人命薄古來然,
消得香閨幾日憐。
一代文章今已矣,
更無知己似卿賢。
如此江山,盡容我,舵樓吹笛。有誰更,擊冰夷鼓,鼓湘靈瑟。檣櫓灰飛風鄭籜,英雄事去沙沈戟。問月明,何處是揚州,寒潮拍。
桑海換,蛟宮泣,城市遠,鼉更澀。蕩鱗波,萬頃送迎殘客。香霧云鬟歸夢冷,金支翠羽諸天寂。望故國,只在去鴻邊,無消息。
自嘆行藏久謬悠,
多君雅志在林邱。
一生斷向閒中了,
百計何勞分外求。
總把行年償酒債,
更將馀日費詩籌。
膠膠擾擾人閒世,
一笑尊前萬事休。
荊樹分枝已十年,欣聞旌節又高騫。家聲自古推清白,治行當年重薊燕。名宦勛華能繼武,中朝物望久稱賢。蘆綱端賴長才理,兩世循良萬口傳。
詩禮趨庭早有成,左家兄妹并知名。羨君云路高千丈,愧我蓬門了一生。觸緒更深風水恨,關心猶感友于情。他年畫錦歸來日,雅集塤篪載酒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