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彥和檢校還北平四首
拜表趍丹闕,承恩宴紫宸。羽儀江左彥,簪紱幕中賓。玉液金杯出,璚筵錦瑟陳。轅門思贊佐,回轡敢逡巡。
提封開畫省,地勢控全燕。雪重陰山近,星低瀚海連。藩屏歸付托,畫諾仗材賢。捫虱家聲舊,應須有奏篇。
避地依先隴,閑居隔短墻。紫荊花下醉,白纻水邊涼。午夜看華月,中流放野航。隱淪元自好,誰遣綴鹓行。
乘傳歷長途,齊封接魯墟。頻年經戰斗,幾處遂耕鋤。小市尊多酒,貧家飯有魚。重來朝覲日,為報玉階除。
拜表趍丹闕,承恩宴紫宸。羽儀江左彥,簪紱幕中賓。玉液金杯出,璚筵錦瑟陳。轅門思贊佐,回轡敢逡巡。
提封開畫省,地勢控全燕。雪重陰山近,星低瀚海連。藩屏歸付托,畫諾仗材賢。捫虱家聲舊,應須有奏篇。
避地依先隴,閑居隔短墻。紫荊花下醉,白纻水邊涼。午夜看華月,中流放野航。隱淪元自好,誰遣綴鹓行。
乘傳歷長途,齊封接魯墟。頻年經戰斗,幾處遂耕鋤。小市尊多酒,貧家飯有魚。重來朝覲日,為報玉階除。
呈送奏表奔赴帝王宮闕,蒙受皇恩在紫宸殿赴宴。您是江左才俊的典范,身為幕僚佩戴著官員的服飾。金杯盛著玉液美酒,華筵上陳設著錦瑟樂器。軍門正需要您輔佐,哪敢遲疑耽擱歸程。管轄區域由尚書省劃定,地勢掌控整個燕地。積雪厚重臨近陰山,星辰低垂連接瀚海。藩衛重任托付于您,處理政務依仗賢才。捫虱清談的家聲依舊,應當早有治國奏篇。避亂時依傍祖先墳墓,閑居與我僅隔短墻。曾在紫荊花下共醉,白纻衣邊感受水涼。午夜同賞皎潔明月,江心放舟自在飄蕩。隱居本是自在樂事,是誰讓您加入朝班?乘坐驛車歷經長途,齊地與魯地故址相連。連年戰亂之后,多處恢復農耕。小市中酒尊常滿,貧家飯里也有鮮魚。待您重來朝見之日,請代為稟報宮廷臺階。
丹闕:帝王宮闕,指皇宮。
紫宸:唐代宮殿名,此指朝廷宴會場所。
羽儀:本指儀仗,此喻指才德出眾可為表率的人。
簪紱(zān fú):古代官員的冠簪和系印的絲帶,代指官員。
璚筵(qióng yán):華美的宴席。
轅門:軍營的大門,借指軍隊或地方長官的官署。
逡巡(qūn xún):遲疑不決,徘徊不前。
提封:指管轄的區域。
畫?。褐干袝?,古代尚書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故稱。
陰山:山脈名,位于今內蒙古境內,古代北方邊塞要地。
瀚海:指北方的大沙漠或湖泊,此泛指邊塞。
畫諾:主管官員在文書上簽字,表示同意,代指處理政務。
捫虱:典出《晉書·王猛傳》,王猛捫虱而談天下事,此喻從容論政。
先隴:祖先的墳墓。
紫荊:象征兄弟和睦,此處指與王彥和的情誼。
白纻(zhù):白色的苧麻衣服,代指便裝。
隱淪:指隱居不仕的人。
鹓行(yuān háng):指朝官的行列,喻在朝為官。
乘傳(chéng zhuàn):乘坐驛站的車馬。
玉階除:宮殿的臺階,代指朝廷。
此詩為作者贈別王彥和檢校還北平所作。王彥和或為元代或明初官員,“檢校”為職官名,掌文書???。詩中提及“拜表”“承恩”“藩屏歸付托”等,可見王彥和受朝廷重托,此次返回北平或與處理地方事務相關。作者通過組詩表達對其才德的贊賞、職責的關切及私交的深厚。
組詩以“還北平”為線索,從宮廷宴飲、邊塞重任、隱居舊誼、民生現狀多角度切入,既頌其才德,又關其職守,更念其舊情,展現文人贈別詩“重情重義、兼懷天下”的典型特征,語言工整而情感真摯,是元代或明初交游詩的代表之作。
素甚鄙南岳,幸嘗忝雪窗。
格高為第一,意到自無雙。
倏忽千軍陣,雍容九鼎扛。
僧敲作手勢,吾可賈長江。
樂天詩句本嘲詼,那有人從碧海來。
五百年間逢好事,披榛來訪此崔嵬。
尉佗昔帝粵,
獨為陸生折。
寶劍千金裝,
南來景前哲。
鏡檻新開響屟忙,
溶溶四壁照花光。
為渠一笑三年住,
卻記衣襟未染香。
五色綵絲初獻壽,
九重嘉氣頌長生。
庇民精意方虔鞏,
垂拱仁風更穆清。
生涯真斷梗,身世委虛舟。
直欲超千劫,都將付一漚。
縱橫無滯礙,游戲任沈浮。
報盡隨緣去,聊從一笑休。
君不見梁王已破六國壘,苑中便起文園臺。黃金白玉架樓閣,綺榻延賓四向開。
清泠池上三尺雪,相如新賦傾鄒枚。臨邛美人斗花朵,挑以琴心禮豈那。
漢庭賣賦得千金,白首游梁計亦左。今人空怍古人風,抱策為儒嘆不逢。
嗚呼古來文士不簡豈足病,且覽詞彩如長虹。黃河東來沙填海,陳留十山幾山在。
梁王古苑九地深,歲歲龍蛇窟穴改。我田在苑苑在東,灌園鑿井當其中。
應門兩黃鶴,抱琴雙玉童。行歌曳杖如游龍,前身恐是河上公。
君不見七十二帝如旋蓬,惟有堯舜流高風。人生百年電閃閃,何必希時釣譽攀援日月獨為功。
子云草玄恒不調,虞卿著書仍固窮,我懷欲附沙洲鴻。
風流云散了無馀,
天祿空存舊直廬。
小吏獨來開鎖鑰,
案頭塵滿校殘書。
洛陽橋,一望五里排琨瑤。
行人不憂滄海潮,沖沖往來乘仙飆。
蔡公作成去還朝,玉虹依舊橫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遼,千古萬古無傾搖。
荔支盆,來三山,枝頭壅土生根難。
荔支盆,上建浦,沖波峻灘挽舟苦,短逢愁日復愁雨。
荔支盆,過仙霞,千夫肩荷百吏遮,汗流骨出愁鞭撾。
從此浮江溯河去,嚴程晝夜不停住。
焦枯顛頓十存五,寥落猩紅綴孤樹。
蓬萊宮中掩露嘗,冰丸入口流瓊漿。
寧知一丸數金值,百旬勞擾千村忙。
大臣事君自有禮,忠孝不在養口體。
爭新作俑彼何人,繹騷煩費無窮已。
不貴異物惟吾皇,勤求民隱恒如傷。
誰能上書罷貢獻,令人千載思唐羌。
又得浮生兩載馀,隨緣度日且安居。
非因怕死方持偈,不善謀生且讀書。
花落花開春自在,云來云去意常舒。
窮通天早安排定,抱甕何妨手灌蔬。
樹杪點霏霏,蹁躚燕子飛。
數聲啼鳥寂,一縷篆煙微。
竹筍掀泥出,梨花帶雨肥。
眼前饒好景,得句愧珠璣。
工愁善病女相如,暫徙瑤齋檢道書。一縷藥煙清似水,云屏隔斷廣寒居。
小庭花木費平章,終日琴鳴古研旁。卻下水晶簾一扇,仙肌冰雪自生涼。
南窗置榻北窗寬,一曲書廊鏡檻安。那有紅塵飛得到,綠芭蕉映雪闌干。
雙扉閒鎖一階苔,屈膝銅鋪晝不開。只有常娥推不去,夜深遠近小窗來。
刺銅清影拂簾長,鼎沸松風藥透香。親把銀匙調一過,同心甘苦愿分嘗。
暫廢椒花格律新,繞床書卷尚逡巡。臥中聽得秦嘉詠,一字推敲又損神。
竹床冰簟鎮相親,吟瘦身看病瘦身。聽說蓮塘遭雨打,今年花更瘦于人。
疏云先作一分秋,添得窗欞綠更幽。幾點雨彈涼葉上,紅心枯草又新抽。
隔年情事記分明,雪椀冰盤夜話清。昨日到門親聽得,小鬟偷學誦詩聲。
妝樓晝靜屨聾無,畫稿叢殘墨未枯。等月再生人病起,拜雙星夜玉梯扶。
一尊高館暮,下榻意偏勤。旅興窮燕雪,歸裝促岱云。簫傳雙鳳吹,劍合二龍文。何限賡酬事,無令洛下聞。
夙訂金蘭社,聊辭玉筍班。片帆同掛海,雙屐互登山。梅柳爭春發,松蘿結夏攀。天門和梁甫,聲振白云間。
去國留鴻跡,還家狎鷺群。
城居無識令,畎畝不忘君。
玉郎開三殿,金函出五云。
白頭逢圣詔,感激復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