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七十一
今朝臘月二十,依舊眼橫鼻直。
從頭收拾將來,恰似一棚雜劇。
便是抹土涂灰,我也阿誰相識。
九百木大小進,處分全由節(jié)級。
忽然出至棚前,也解打躬相揖。
駝起要打便打,放下要泣便泣。
驀然冷笑一聲,笑倒判官五十。
今朝臘月二十,依舊眼橫鼻直。
從頭收拾將來,恰似一棚雜劇。
便是抹土涂灰,我也阿誰相識。
九百木大小進,處分全由節(jié)級。
忽然出至棚前,也解打躬相揖。
駝起要打便打,放下要泣便泣。
驀然冷笑一聲,笑倒判官五十。
今天是臘月二十,我還是老樣子,眼睛橫著長,鼻子豎著長。把這些經(jīng)歷從頭整理一番,就好像一場雜耍戲。就算是被抹黑受委屈,我也不認識什么人。就像雜劇中各種角色,一切行動全由節(jié)級安排。突然走到棚前,也懂得打躬作揖??钢蝿諘r讓人打就打,放下任務時想哭就哭。猛然間冷笑一聲,能把五十個判官都笑倒。
今朝:今天。
抹土涂灰:比喻遭受抹黑、委屈。
阿誰:誰。
九百木大小進:這里指雜劇中各種角色。
節(jié)級:原指軍中小頭目,這里比喻掌控局面者。
解:懂得。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佛教表達禪理。作者可能在臘月二十這一天,有感于生活的種種現(xiàn)象,以一種詼諧的方式表達對人生的感悟,傳達超脫世俗、自在灑脫的禪意。
這首偈頌以幽默的筆觸描繪人生,將人生比作雜劇,體現(xiàn)了作者豁達超脫的人生觀。語言通俗,意境獨特,在禪詩中別具一格,有助于人們以更輕松的心態(tài)看待生活。
合掌焚香敬揲蓍,數(shù)符大衍為君悲。
生如玄德不為夭,命許宣尼只自知。
方丈室中曾示病,三生石上又前期。
他年認取本來面,依舊顛僧與退之。
白發(fā)寒叢里,疏枝的爍明。
風霜半夜后,南北一時晴。
冷淡吟邊景,啁嘈夢里聲。
園中幾許樹,獨汝最關情。
諸老之中骨相奇,天胡遽使哲人萎。
每懷釣月池邊樂,尚憶編茅亭下詩。
隔面樹云勞我夢,傷心薤露為君悲。
典型已矣嗟何及,腸斷天寒日暮時。
歲芳兮婉冉悲,江空兮蘭枻歸。
人嬋媛兮胡來遲,憺風魂兮佩誰思。
素衣兮儼黃里,玉襦兮蒙翠被。
明波渟渟兮渺愁予,含香懷春兮中心苦。
昔遺褋兮今契闊,佇佳期兮窅修絕。
幻塵緣兮謇中憂,時既晏兮不可留。
泛云??兮水裔,??予瑟兮難理。
人奚歸兮路蒼茫,湘有皋兮春綠起。
相逢海上不須歸,兩鳥天教一處飛。
何必盤中為子所,茍堪釣處是吾磯。
主人合讓泉邊屋,吟友來敲月下扉。
聞道山陽曾好隠,此回休道孟光非。
養(yǎng)氣須令四體充,饑寒不動是英雄。
常羞仲子徒三咽,稍似顏淵只屢空。
舉動未嘗為物礙,精神若可與天通。
氤氳開闔無窮妙,祇在綿綿一息中。
一藏一切藏,錯。
隨隠隨時隠,錯。
靄靄春云,眼中金屑。
直饒并到帝王前,總是一團閑落索。
這落索,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當年汗漫期,蟾窟折危枝。
四海習鑿齒,三生杜牧之。
凄其一聲笛,已矣八哀詩。
忍看亭前柳,青青似舊時。
野客雙蓬鬢,溪童一釣竿。
得魚何與我,對境自成歡。
日暮欲歸去,支筇更一看。
淡紅千草燭,濃綠萬花盤。
釣魚如之何,亦惟釣與絲。
為學如之何,亦惟行與知。
擇善必固執(zhí),誠意毋自欺。
博我復約我,至之而終之。
先民莫不然,予曷敢有虧。
但恐寒者至,莊敬以自持。
爾自髫??年,期已領鶚薦。
兩浙多賢豪,論交皆北面。
徊翔逾幾春,尚未輸夙愿。
匪無才與猷,良乏明時眷。
力田逢少年,處囊陡爾見。
事績炳寰區(qū),聲華流海甸。
風低健翮偶南翔,收斂虹霓萬丈光。
江左諸賢慕安石,貞元朝士獨劉郎。
尚期意氣風云會,竟老英雄潦霧鄉(xiāng)。
如此典型今已矣,天乎莫詰意茫茫。
天陰盡日黯無光,白骨縱縱橫地霜。
真韃未多多偽韃,拒王不罪罪勤王。
昔持耒耜今兵革,人食糟糠馬稻粱。
正似鑊湯無冷處,年三十六死為長。
一別已五載,重來得舊朋。
秋風多敗葉,童行半為僧。
暫憩亦云好,長游愧未能。
前山久相識,為我碧崚嶒。
江風淅淅日將暮,庭葉紛紛天已秋。
對酒欲消今夕恨,挑燈又動昔年愁。
月如有意穿窗罅,蟲故移聲近枕頭。
百感關心不能寐,起開塵匣看吳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