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昭卿賦贈葉神童 其一
神童之貌清且奇,神童之道傳希夷。
入室三年丹已熟,肌膚綽約光離離。
結繒自覆有馀樂,曄曄紫芝堪療饑。
跳入壺中人莫見,朝游五岳暮瑤池。
有時混世來塵境,短發鬅鬙滿面垂。
頃刻龍蛇生筆下,為將高興寄新詩。
我疑虛靜樂山水,來歸舊隱掛冠緌。
愿策浮云飛碧落,致身絳闕長相隨。
神童之貌清且奇,神童之道傳希夷。
入室三年丹已熟,肌膚綽約光離離。
結繒自覆有馀樂,曄曄紫芝堪療饑。
跳入壺中人莫見,朝游五岳暮瑤池。
有時混世來塵境,短發鬅鬙滿面垂。
頃刻龍蛇生筆下,為將高興寄新詩。
我疑虛靜樂山水,來歸舊隱掛冠緌。
愿策浮云飛碧落,致身絳闕長相隨。
神童容貌清秀又奇特,神童所修之道傳承自希夷先生。進入師門三年丹藥已煉制成功,肌膚柔美光彩照人。用彩綢覆蓋自己也有很多樂趣,那繁盛的紫芝可以充饑。跳入壺中別人看不見,早上游覽五岳晚上到瑤池。有時混入塵世來到人間,短發蓬松垂在滿臉。頃刻間筆下就能寫出如龍蛇般靈動的文字,把高雅的興致寄托在新詩里。我懷疑他是喜歡虛靜的山水,歸來隱居摘下官帽。希望能駕馭浮云飛向天空,置身于皇宮長久相伴。
希夷:指陳摶,字圖南,號希夷先生,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
綽約:形容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這里形容肌膚柔美。
離離:光彩照人的樣子。
結繒:用彩綢覆蓋。
曄曄:繁盛的樣子。
紫芝:靈芝的一種,古人認為是瑞草,可入藥,也可充饑。
壺中: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夜里就跳入壺中,壺里別有天地。后以“壺中”指仙境。
五岳: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所居之地。
鬅鬙:頭發蓬松的樣子。
虛靜:道家所追求的一種清虛寧靜的境界。
冠緌:古代官吏的冠飾,這里代指官職。
碧落:天空。
絳闕:宮殿、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社會上對神童比較關注,存在崇尚道家文化的氛圍。詩人可能是在見到葉神童后,被其才華和氣質所打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神童的贊賞以及自身對道家境界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葉神童的超凡能力和道家修為,突出了神童的神奇與高雅。其特點在于奇幻的想象和優美的語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神童和道家文化的態度。
欲知歸期近,行行重攜手。
掖垣隔華省,明日難邂逅。
作者六七人,崢嶸竦神秀。
藏蟄龍虎姿,風云即騰吼。
嗟予自遲暮,老驥伏閑廐。
奪珠不量力,攬臂犯牙口。
平生辛苦行,何足為已有。
政似逢毛嬙,歸憎孟光丑。
西鄰禪師憐我老,北苑新茶惠初到。
晨興已覺三嗅多,午枕初便一杯少。
七碗煎嘗病未能,兩腋風生空自笑。
定中直往蓬萊山,盧老未應知此妙。
約己心全小,寬民德有余。
外家恩澤少,先后禮容虛。
原廟因前室,中朝避冊書。
功名不勝紀,四謚嘆猶疏。
冬溫未宜人,風雪中夜止。
疾雷略吾窗,輕冰入吾被。
病去適三日,驚起存一氣。
心安氣亦安,二物本非二。
皎然一寸燈,下燭九泉底。
物來無不應,物去未嘗昧。
恨我俗緣深,撓此古佛智。
醫來視六脈,六脈非昔比。
掇拾于川,搜捕于陸。
俯鞠婦子,仰薦昭穆。
閩乘其偷,載耒逐逐。
計無百年,謀止信宿。
偶自十年閑,非繼七人作。
早歲漫云云,志大終落落。
齒發已半空,頭顱不難度。
顏曾本吾師,終身美藜藿。
乞麾占得山川勝,金紐新提左顧龜。
蒼闕斗龍辭日下,紅旌引騎照江湄。
剡溪月午何妨醉,曲水春余好賦詩。
玉案天香攜滿袖,錦衣誰似過鄉時。
雨后麥多病,庾中蛾欲飛。
不辭終日暑,幸脫半年饑。
潦水來何暴,秋田望已微。
農夫愚可念,此報定誰非。
史君承詔出黃扉,急漿翩翩畫鹢飛。
天上鹓鸞猿鶴喜頻歸。
列城將吏瞻戎節,夾道鄉人看錦衣。
今古蓬萊足吟詠,更留風月待珠璣。
淮海老使君,受詔行當至。
當官不避事,無事輒徑醉。
平生自相許,兄先弟亦次。
東南豈徒往,多難嫌暴貴。
白首六卿中,嚼蠟那復味。
為留十步南墻竹,莫怪門前鳥雀多。
陋巷何妨似顏子,勢家應未奪蕭何。
詩書懶惰何曾讀,氣息調勻不用呵。
多病從來少賓客,杜門今復幾人過。
鄰家三畝竹,蕭散倚東墻。
誰謂非吾有,時能惠我涼。
雪深聞毀折,風作任披猖。
事過還依舊,相看意愈長。
還朝正三伏,一再趨未央。
久從江海游,苦此劍佩長。
夢中驚和璞,起坐憐老房。
為我忝丞轄,置身愿并涼。
此心一自許,何暇憂陟岡。
早歲發歸念,老來未嘗忘。
淵明不久仕,黔婁足為康。
家有二頃田,歲辦十口糧。
教敕諸子弟,編排舊文章。
辛勤養松竹,遲莫多風霜。
??窒戎?,獨引社酒嘗。
火急報君恩,會合心則降。
中歲謬學道,白須何由生。故人指我笑,聞道未能行。
我笑謝故人,唯唯亦否否。老聃古道師,白發生而有。
佛告波斯匿,汝有不白存。亭中掌亭人,何嘗隨客奔。
客去不用留,主在亭不毀。墁墻支折棟,在我不在爾。
道成款玉晨,跪乞五色丸。肝心化黃金,齒發何足言。
春寒未脫紫貂裘,燈火催人夜出游。
老厭歌鐘空命酒,病嫌風露怯登樓。
擁袍坐睡曾無念,結客追歡久已休。
試問西鄰傳法老,此時情味似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