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霸王臺屬驟雨至
何處崤函風雨來,
楚天搖落正悲哉。
玉門西眺憑陵下,
不見烏騅走漢臺。
何處崤函風雨來,
楚天搖落正悲哉。
玉門西眺憑陵下,
不見烏騅走漢臺。
從哪里帶來了崤山和函谷關般的風雨呢,楚地草木凋零,這景象實在讓人感到悲哀。我在霸王臺上向西眺望,在這風雨中,卻不見當年項羽的烏騅馬馳騁在漢王的高臺上。
崤函:崤山和函谷關,地勢險要,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楚天:楚地的天空,這里泛指南方地區。搖落:指草木凋零。
玉門:這里可能指霸王臺的某個位置。憑陵:憑借地勢向下眺望。
烏騅:項羽的坐騎。漢臺:漢王劉邦的高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登上霸王臺時恰逢驟雨。霸王臺與項羽相關,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曾叱咤風云,最終卻失敗。詩人可能身處歷史遺跡,面對風雨交加的景象,聯想到歷史的興衰,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的變遷和英雄的消逝。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用典,將眼前之景與歷史故事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情感表達。
露地白牛黑黑,是處尋他不得。山青水綠,似有如無。眼見耳聞,依稀彷佛。全不顧時,蹄角卻在。才動著時,蹤由已沒。
月下閑將短笛吹,風前休把長繩勒。
阿呵呵,也奇特,如今趁亦不去,自在東西南北。
滄溟回合斷塵紅,
祠宇岧峣出鏡中。
異代至今還俎豆,
徽聲終古薄云空。
抗章獨正巖廊色,
討亂誰如社稷功。
一自科名誇宋室,
頓令五嶺日增崇。
輪云世故,千萬態、過眼誰能殫紀。只履攜歸消許急,日暮行人問邸。麝以臍災,絨為尾累,焚象都因齒。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此。
檢點洛下同盟,蕭疏甚,白發戴花人幾。一覺齁齁,笑仆家越石,聞雞而起。顏發俱非,頭皮猶在,勝捉來官里。俗間俚耳,未曾聞這腔子。
鳴蟬無語戀寒枝,正是登高病起時。忙里不知秋色老,青山紅樹夕陽垂。
佳節徒增寥落心,秋空無雨晝陰陰。年華不似愁依舊,寂寂幽庭聽遠砧。
郎拋罾罟妾輕橈,
暮雨朝云任汐潮。
網得一雙文錦鯉,
綠楊深處醉今宵。
人正倦,晝偏長。
夢醒微聞繡閣香。
花徑尋芳誰是伴,金衣公子雪衣娘。
羽衛森然翠輦平,仰瞻天步出西清。
月行青道夜如晝,春入皇州花滿城。
三五良辰傳盛觀,九重歸路沸歡聲。
君王已向龍樓望,喜奉慈顏酒數行。
龍潭無復柘千章,
終古招提聳上方。
竹筧就亭縈水脈,
紙窗當枕納山光。
乍來別院風鈴靚,
深閉離宮月樹荒。
不待道人商去住,
極知魚梵勝冿梁。
酒醒鐙冷夢頻驚,
吟傍蘆花客思清。
木落晴林秋幾樹,
潮平寒浦月三更。
荒村有影江煙澹,
古岸無人石氣橫。
東望海門天際遠,
亂峰稠疊白云生。
香閣瓊峰里,
嵐光夕易陰。
鶴歸松色暝,
猿嘯嶺云深。
僧亦知農事,
巖耕近瀑泉。
筑堤分澗道,
引水灌山田。
永日門常掩,欣聞五馬過。社馀巢燕入,花散蜜蜂多。望斷千山綠,愁來兩鬢皤。肝腸思一濯,須藉酒為河。
酒味年來美,攜觴約屢過。交情貧始見,詩思老仍多。許國心常赤,思家發任皤。誦君新得句,秀色攬山河。
沉毅陳夫子,談兵孰與過。運籌知必勝,善將不論多。漢陣千重黑,胡沙萬里皤。如聞洗戈甲,誰為挽天河。
臥看月落半瑤環,
起喚清風紫翠間。
玩意詩書千古樂,
放懷天地一身閒。
幾多倦鳥歸何晚,
無限浮云去未還。
不向此中真得趣,
更論盤谷與商顏。
春風兩酌西山醅,蒼松萬壑何人栽。我向江南又江北,一葦頻煩驛使梅。當年紫髯分鼎足,茲山矗立何崔嵬。龍驤虎踞雄六代,江中蕩漾金銀臺。蘇黃憑眺頃刻耳,大江東去如飛埃。蒼涼銅馬劫灰后,疏林漸欲青成堆。百疊屏風開九曲,隔江棨戟排金罍。遠望飆輪卷大浪,樓船高出白云隈。仰天長嘯坐狠石,劍池龍去空莓苔。八州都督鎖雄鎮,山靈恍惚天門開。立縛長鯨笞海若,六鰲屃屃蛟宮摧。武昌官閣補題句,問誰擲筆驚春雷。驪珠探得老劉來,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
記桃花時節,攜登香閣。
小婢呼茶出蓮幕。
縱是愁難細說,說來防錯。
抵多少、眼酬眉酢。
生怕人疑,故向窗前倚著。
早見桃花已零落。
妾命郎情,只恐似他都薄。
便無語、臨風蕭索。
君昔侍吾師,宦游入閩甸;吾師蒙難時,舉家危懸線。君年未及壯,飄泊經百鍊;島棲十七載,苦淚揮霜霰。
談盡島中心,識盡島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遷變。經權惟所適,忠孝從其便;況有佳題目,救民息爭戰。
天地瘖無聲,是非任顛眩;游子孤所望,決計歸鄉縣。吾師忠義骨,一紀羈淺竁;于今遂首邱,遠道將裧輤。
遠道風景殊,腥臊幣地遍;死者而有知,豈忍須臾見。君應體此志,去同離弦箭;貞操眾所欽,孝思誰能先。
我本狂戇人,多招流俗譴;聲氣托君家,兩世相慕戀。忽忽忽別去,值我貧病薦;無金饋君贐,無酒飲君餞。
贈君貧者言,言言心血濺;行矣尚勉旃,勿以規為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