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二闋
從來交分擬金蘭,一紀前同陟道山。君畜高才終未偶,我居榮路獨何顏。
鄴臺將卜全身退,洛宅先輸任意閑。感舊倚樓空自嘆,不如飛翼倦知還。
退謀休洛勇難攀,性得清虛不在山。十畝足居應慕白,一瓢猶樂直師顏。
誰論世路風波惡,漸見仙家日月閑。我亦安陽蝸舍就,羨君殊欲幅由還。
從來交分擬金蘭,一紀前同陟道山。君畜高才終未偶,我居榮路獨何顏。
鄴臺將卜全身退,洛宅先輸任意閑。感舊倚樓空自嘆,不如飛翼倦知還。
退謀休洛勇難攀,性得清虛不在山。十畝足居應慕白,一瓢猶樂直師顏。
誰論世路風波惡,漸見仙家日月閑。我亦安陽蝸舍就,羨君殊欲幅由還。
我們向來情分深厚如金蘭之交,十二年前一同在道山任職。你懷有高才卻始終不得機遇,我身處顯達之位又有何顏面。我打算在鄴臺謀劃全身而退,你在洛宅早已能隨意安閑。感懷舊情倚樓空自嘆息,不如飛鳥疲倦了知道歸返。我想退居洛陽的謀劃難以企及你的勇氣,生性追求清凈虛淡并非一定要在山林。有十畝之地居住應羨慕白居易,有一瓢之食仍能快樂應師從顏回。誰去談論世間道路風波險惡,漸漸看到仙家日子清閑自在。我在安陽的簡陋居所也已建成,真羨慕你能隨心歸來。
交分:交情,情分。金蘭:指朋友間感情投合,后來用做結拜為兄弟姐妹的代稱。
一紀:十二年。陟道山:指在道山任職,道山有朝廷藏書處等意。
偶:遇合,指得到機遇。
榮路:顯達的仕途。
鄴臺:可能代指作者所在的某個地方。全身退:指辭官歸隱。
洛宅:洛陽的住宅。
清虛:清凈虛淡。
十畝足居:可能化用白居易相關典故,白居易有自己的居所。慕:羨慕。
一瓢猶樂:用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典故。師顏:以顏回為師。
蝸舍:簡陋狹小的屋子。
幅由還:可能是“自由還”,指自由歸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作者與友人曾一同為官,多年后友人可能已歸隱洛陽,而作者仍在仕途。作者面對友人的境遇和自身的狀況,感慨萬千,于是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這首詩主旨圍繞友情、仕途與歸隱展開。通過回憶與友人的過往,對比彼此的現狀,表達了對友人的關切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其特點在于情感細膩,用典自然,在當時的文學創作中可能反映了文人在仕途與歸隱之間的矛盾心境,具有一定的時代代表性。
壞云如山壓齊壘,六軍顏色如灰死。
高郎元自觧琵琶,萬歲無愁作天子。
伯升何曾上青天,濺血遺痕芳草間。
長城萬里自推仆,駿馬只馱馮小憐。
奸臣百計為蟊賊,不但妖娥解傾國。
熊羆哮鬬蹙平陽,馮妃對鏡嬌櫳粧。
死生契濶不相棄,雙雙刎頸長安市。
西垣有古人,磔磔氣貌古。落筆成文章,無可加損處。
策蹇得過門,殷勤相勞苦。湛然神觀全,秀粹充眉宇。
語我春已闌,斯民望時雨。宿麥正滿野,驕旸惡如虎。
云師未灑澤,赤子將誰乳。侍臣當憂國,密計應禆補。
又云好著書,安得一州去。知公趣操異,不為夸腰組。
衣錦若還鄉,亦當從幕府。
王國方登俊,清才尚折腰。
萱堂余愴在,瘴海此行遙。
宴語無疏濶,離懷但黯銷。
紅塵一羈旅,風馭羨飄飄。
綠竹帶斜暉,猗猗有余態。
微風到簾櫳,舞影入圖繪。
更無余聲雜,直與妙意會。
掩卷罷吟哦,誰同此三昧。
秋風解煩暑,尊俎可從容。
盡會青云士,來游群玉峰。
瑯函窺一一,金鑰發重重。
四庫傳觀喜,惟應吏困供。
落葉不到地,隨風復飄揚。
凋殘北窗陰,凌亂日西光。
時節如未已,烏鳥情亦傷。
何事千丈松,歲晚仍蒼蒼。
昨夜秋風來戶庭,殘燈閃滅微涼生。得公團扇未及用,掛向空堂神骨清。但將遠趣醒耳目,不獨暑月排歊蒸。慚當厚意無以報,前詩空說玖與瓊。
漆箱猶有南中紙,濶似棋枰凈如水。傳聞造之自梅州,蠻奴赤腳踏溪流。銀波滲徹云蟾髓,入軸萬杵光欲浮。收藏終恐非吾物,寶劍銀鉤有時失。
不如包卷歸文房,錢公家世能文章。五日京兆聊爾耳,歸步金鑾上玉堂。玉堂不復知吏事,紫槖華簮奉天子。鳳閣曾觀思涌泉,謫仙今振辭如綺。
不似冷官太苦辛,吟哦風月愁山鬼。
城中勢利如聚蛙,聒聒鼓閙窮兩衙。
忽聞攜樽命真賞,如見地涌金蓮花。
況茲危亭跨高爽,極目四顧窮天涯。
紅蕖繚遶幾數畝,盛粧翠蓋相撐拏。
輿肩不換足已到,咫尺異彼窮幽遐。
居之自可換凡骨,不必飲露餐朝霞。
堂堂露衢不戶牖,非此非彼無追賒。
幸時有酒共酩酊,不爾一啜先春茶。
楸枰小小較勝負,往往笑語成讙嘩。
歸來清風恐飄帽,月影已向西樓斜。
長舒兩腳就枕簟,一覺已聽清晨笳。
悠悠清曉歴長陂,楊柳溝塍雁鶩池。
風色著人寒料峭,日光生野暖融怡。
鶴歸云海心空在,雁度湖天力己疲。
客路馳驅元不定,西游應有再來時。
我家廬山下,綠竹常陰陰。春雷迸狂籜,萬點群玉簮。
別來經歲時,肌肉塵土侵。歘見此圖面,醒然豁煩襟。
方幅藏萬里,環以青山岑。旁飛清泠泉,下有瀟灑林。
恍惚如夢到,杖笻聽幽禽。欲投環堵室,浩渺忽難尋。
人生諒自苦,一官泳蹄涔。搖尾爭光華,豈知滄海深。
虞卿衒白璧,季子夸黃金。貪得以忘我,俱非賢達心。
何如返鄉國,坡塢窮差參。茅簷當天風,時聽笙簧音。
暑岸千株綠,秋庭萬點黃。
明晶能奪目,圓滿要經霜。
瑞露凝膚滿,甘泉沃肺涼。
美滄不解事,金椀薦檳榔。
永夜無塵事,閑眠似道堂。
紙窗分曉色,絮被借春陽。
萬慮此中息,一身今可忘。
周公不足夢,佳趣在羲皇。
造物巧雕鎪,慇懃在石榴。
中妍寧暴露,外穏不輕浮。
露液甘凝蜜,瓊房密貯秋。
非徒適人口,饤坐亦風流。
畫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與塵客踈。
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遣兩仙同校書。
名臣已去騎箕尾,尚有規模在新史。
浩然初若泛滄溟,目眩形勞安得止。
興亡治亂略可知,兩公少壯方施為。
齋房比鄰數相說,聽公清談勝欲酒。
憶初懷詔下天街,紅燭相隨御史來。
場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見已成材。
誅鋤險異歸平坦,洗濯英華出草萊。
文藻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