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四十五首 其三十九
因我得禮汝,
乾坤粟粒許。
若要除三害,
無過問周處。
因我得禮汝,
乾坤粟粒許。
若要除三害,
無過問周處。
因為我而讓你獲得禮儀之道,天地宇宙不過如粟米般渺小。若想要除去三種禍害,不用多問,就像周處那樣去做。
因我得禮汝:可理解為因為一方的引導讓另一方獲得某種道理或禮儀。
乾坤:指代天地、宇宙。
粟粒許:像粟米一樣大小,形容微小。
三害:這里未明確所指,一般周處故事里三害指蛟龍、猛虎和周處自己。
周處:西晉時期的人物,年少時橫行鄉里,被視為禍害,后改過自新,為民除害。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明確其創作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看到社會上存在一些不良現象或人有不良行為,希望通過此詩勸誡人們像周處一樣改過自新、去除禍害。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人改過除害。其特點是語言質樸,通過對比和用典來表達深刻道理。在文學上雖可能并非經典大作,但以其直白的勸誡意義有一定價值。
滿谷松風枕石眠,中元戰血又成川。
但思秦鑄銅人日,不記齊成柏寢年。
大藥一爐暾晚日,孤桐三尺寫秋泉。
何妨狂舞旗亭下,乞與人間畫醉僊。
一百七十里,我行誰謂賒。
期年初去國,度宿即還家。
事似談春夢,身如寄客槎。
石帆村好在,重理舊桑麻。
野店山橋策蹇驢,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顏幾歲已辭鏡,胎發今朝還入梳。
小甕謾營秋社酒,斷編閑理小年書。
白云可笑猶多事,常向人間耐卷舒。
往者江淮未徹兵,丹陽邂逅識耆英。
叩門偶綴諸公后,倒屣曾蒙一笑迎。
敢意癡頑成后死,相從仿佛若平生。
小詩話別初何有,一段清愁伴櫓聲。
并海寬閑野,清秋搖落天。
微涼供美睡,穩字入新聯。
陋屋蕭蕭雨,修筒細細泉。
晚窗生酒興,洗酌一陶然。
頹然掩戶不妨奇,又賦幽居第二詩。
大藥鼎成令虎守,精思床穩用龜搘。
壺中自喜乾坤別,局上元知日月遲。
更就群童閑鬭草,人間何處不兒嬉。
細雨重云漸入梅,陰陰門巷長新槐。
壯心已與年俱逝,脫發應無術可栽。
美睡常嫌鶯喚起,清愁卻要酒闌回。
年來百事非平昔,信手題詩懶剪裁。
饑寒陷侵暴,其實可憐傷。
一事百自反,忿心冷如霜。
恕物學者心,省事慮亦長。
吾過固多矣,責彼何暇詳。
推枕悠然起,吾詩忽欲成。
雖云無義語,猶異不平鳴。
有得忌輕出,微瑕須細評。
平生五字句,垂老愧長城。
賣刀買黃犢,用以事耕稼。
凄風山北秋,缺月溪西夜。
小童搢竹枝,相呼聊一跨。
秋來作欄成,參差出林罅。
青煙起草積,微火近茅舍。
未言東作功,此景已可畫。
霜有連甍白,林無一葉青。
紙衾圍栗烈,風響送東丁。
酒盡尊余滴,灰深火撥星。
蓬窗了無事,默坐養黃庭。
漁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傳范蠡經。
鬰鬰林間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
云邊筑舍分南北,陌上逢人半醉醒。
莫恨西村歸路遠,行前點點有飛螢。
老子居然健,上元如許晴。
湖平波不起,天闊月徐行。
散發漁舟穩,臨風野笛清。
安能擁笳鼓,萬里將幽并。
鄭侯骨相非復常,伏犀貫額面正方。
聲名赫奕動天子,家世富貴連椒房。
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合落筆中書堂。
畿西謀帥國大事,當寧久弄黃金章。
一朝丹詔自天下,兩班仰首看騰驤。
鄭侯此行端可羨,繡旗皂纛戈如霜。
三更傳令出玉帳,平旦按陣來毬場。
宿兵萬灶盡貔虎,牧馬千群皆骕骦。
酒酣賦詩幕府和,縱橫健筆誰能當。
雖然鄭侯志意遠,虎視直欲吞北荒。
榆林雁門塞垣紫,孟津砥柱河流黃。
出師有路吾能說,直自襄陽向洛陽。
云歸禹穴賞新晴,酒買蘭亭散宿酲。
竹帶鞭移俄盛出,鶴全窠買已長鳴。
故山雖愧收身晚,外物元如脫發輕。
只恐村鄰成間闊,杖藜隨處叩柴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