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四十五首 其十七
案頭獲敕令行時,
閫外全提殺活機。
回首華山孤頂望,
巨靈神亦豎降旗。
案頭獲敕令行時,
閫外全提殺活機。
回首華山孤頂望,
巨靈神亦豎降旗。
當在案頭得到敕令開始行動時,在朝廷之外要全面掌握生殺予奪的時機。回頭朝著華山孤頂望去,就連巨靈神也豎起了降旗。
敕令: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閫外:指京城或朝廷之外,亦指外任將吏駐守管轄的地域,與朝中、朝廷相對。
殺活機:比喻生殺予奪的時機和權力。
巨靈神: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以力大無窮著稱。
此詩作者為宋代的釋慧遠。宋代佛教禪宗發展,許多禪師會通過詩詞來表達禪理和感悟。這首詩可能是作者在闡述一種對權威、力量和修行境界的理解,以形象的語言傳達禪意。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頌執行命令者的權威和強大能力。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鮮明、氣勢宏大。在文學史上,它作為宋代禪詩的一種,豐富了禪詩的表達形式和內涵。
鸞杯進酒近天顏,拜舞風清響佩環。瑞日正高重御宴,摵鞭才定再催班。霓旌絳節仙家樂,金闕銀臺海上山。綺陌曉來回望處,建章樓閣紫云間。
憶蘭亭佳致,從憲長,剩追尋。問開花高山,晉祠流水,誰是知音。雖無鳳笙龍管,勸行杯、時有不弦琴。馬首家家明月,眼前處處禪林。一觴一詠暢懷襟。塵世任浮沉。莫論興亡,休爭人我,且樂歡心。韶華豈能常在,又斜陽、西下暮云深。好袖東風歸去,春宵一刻千金。
點漆飯蒙清凈供,翻匙那敢配羊寒。獨欣法味盈齋缽,尚欲詩辭看彈丸。
父老沾襟訟不平,千巖鬼哭亂泉聲。烏鳶誤飽忠義肉,點檢戰功誰眼明。
旋隨瓊霙飛,繞我茆屋角。結子意漸濃,豈為羌管落。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更長初過雁,蟄后稍無蛩。
茫茫天壤間,物物因維系。聊以永今朝,安得號神異。神龍誰系之,可系非龍類。山鬼拜我前,公言本高致。
一徑浮云入,千崖落照明。廣川新廟貌,繁露舊家聲。水綠平吞市,山青半壓城。九原人可作,相對話西京。
美人生南國,絕世多妍姿。窈窕如游龍,青楊宛娥眉。與我結綢繆,恩愛兩不疑。青蠅一朝集,白璧生瑕疵。恩情中斷絕,棄我忽若遺。盈盈對面間,邈如天之涯。感今復念昔,使我長嗟咨。
水花分塹弱,山木抱云稠。更宿招提境,還同惠遠游。
活琉璃漲金明色,鬧綺羅成上苑圍。須信皇州春自滿,莫愁青帝等閒歸。
鄴侯藏書手不觸,嗟我嗜書終日讀。短檠照字細如毛,怪底昏花懸兩目。扶衰賴有王母杖,名字于今掛仙錄。荒城古塹草露寒,碧葉叢低紅菽粟。春根夏苗秋著子,盡付天隨恥充腹。蘭傷桂折緣有用,爾獨何損丹其族。贈君慎勿比薏苡,采之終日不盈匊。外澤中乾非爾儔,斂藏更借秋陽曝。雞壅桔梗一稱帝,堇也雖尊等臣仆。時復論功不汝遺,異時謹事東籬菊。
朝來東閣重窺,苔痕草色當年異。絮篩風勁,萍黏浪轉,晨星還幾。西塞春殘,誰憐蓑笠,閒漁身世。須眉再覿,云寒石瘦,有無限,低徊意。追憶黃雞惡識。吊長沙、日斜庚子。神山飄渺,海枯塵黯,青鸞難致。冰雪荒江,風煙喬木,茫茫感此。繹泉明、遺令舊家松菊,道歸來是。
三嘆屬厭閻沒腹,十方皆滿凈名簞。定中不敢逃禪飯,卑景何因醉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