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憶蘭亭佳致,從憲長,剩追尋。問開花高山,晉祠流水,誰是知音。雖無鳳笙龍管,勸行杯、時有不弦琴。馬首家家明月,眼前處處禪林。一觴一詠暢懷襟。塵世任浮沉。莫論興亡,休爭人我,且樂歡心。韶華豈能常在,又斜陽、西下暮云深。好袖東風歸去,春宵一刻千金。
憶蘭亭佳致,從憲長,剩追尋。問開花高山,晉祠流水,誰是知音。雖無鳳笙龍管,勸行杯、時有不弦琴。馬首家家明月,眼前處處禪林。一觴一詠暢懷襟。塵世任浮沉。莫論興亡,休爭人我,且樂歡心。韶華豈能常在,又斜陽、西下暮云深。好袖東風歸去,春宵一刻千金。
古來禁火惟汾晉,今徧天涯海角然。
一老家才有黔突,五侯第各起青煙。
絕諛墓筆方無愧,比乞墦人豈不賢。
獨恨海棠吹打盡,枝頭粉淚濕紅綿。
匹馬單鎗去復還,天生此士濟時艱。
如何方奏淮夷雅,又遣行歌蜀道難。
兜刺史誰修廢廟,漢將軍尚有荒壇。
會當露布西陲捷,師擁齋旄客換班。
蔚鬰相門望,新書在所銜。
昔隨翁出宰,今見子封男。
大錄鶩行至,遺民馬首參。
擊鮮良不惡,何日返槐庵。
小時玉雪二尊憐,兩字眉間點綴鮮。
尚記嬉游佩觿日,安知荏苒釣璜年。
渡遼難以偏師從,歸魯猶將舊學傳。
自古鄉先祭于社,不須辛苦上凌煙。
吏奉新書多刻峭,君于此事極忠勤。
告緡鮮有麗三尺,投劾不如寬一分。
重幣稍權周舊法,大搜安用漢深文。
先民最善言陰德,莫要人知耳自聞。
不能測海更窺天,頗廢開荒與糞田。
碧眼睛中疑有祟,白蕉肘后惜無傳。
佛云泡影應如是,儒說心思既竭焉。
老子冥搜難屬和,公詩美似彈丸圓。
不但持荷班法從,兼聞視草屬鴻儒。
邇英兩講煩箴砭,文德三麻待播敷。
即日載賡虞帝作,幾時重入洛英圖。
諸公若問樗庵叟,歲晚偏盲又夾扶。
匹雛力薄難軒輊,一鶚能高易挽推。
屢見袞衣聞吉語,安知夾袋偶遺才。
易云極困將亨矣,諺說平分有是哉。
若餞古公煩問訊,蚤開翹館筑金臺。
衰殘悔不早修真,藍縷何須更逐貧。
諸惡能通三世業,瓣香要做再來身。
先民至死思存漢,諂子偷生作美新。
俯仰兩間無愧怍,有辭可以白先人。
圣度如天未易量,每憐孤直赦疎狂。
中傷競發千鈞弩,拂拭重登七寶床。
昔忝未歸同二老,今無殉死愧三良。
鼎湖望斷靈斿遠,血淚才干又數行。
漢家募擊匈奴者,此士如何未見收。
聞說將軍能揖客,安知定遠不封侯。
羊腸九折誰云險,駿骨千金豈易酬。
自古薦揚繇幕府,送君去謁大參謀。
昔事先皇帝,弱羽參高翰。對揚乏鯁論,狂疎犯龍顏。
臺簡凜霜凝,圣度如天寬。赦于碓磨中,驅之原隰間。
乘傳者四人,記憶獨賜環。重來寖通顯,三黜因封還。
歲晚復見收,奏技列從官。所忠來諭旨,聞卿十年閑。
所著凡幾書,頗欲見一斑。臣既美芹獻,上亦停箸觀。
曾未逾信宿,王言冠篇端。孔筆褒貶嚴,舜歌賡載難。
華顛際休明,幻軀迫尪殘。倦直承明廬,求出函谷關。
彩纈藉金罍,玉柄綴寶紈。上有二十字,妙畫翔龍鸞。
及帝將遺弓,許臣遂掛冠。古人報一飯,飚馭無路攀。
送不涉胥濤,葬不殉橋山。長吟黃鳥詩,血淚空汍瀾。
交疎認鹿為山友,客少呼猿作野賓。
藏手澤書慚忝祖,食躬耕粟恥求人。
腹無點墨寧非懶,腰有重金未是貧。
已把朝冠掛神武,終身一幅華陽巾。
端人舌本鈍如槌,自畫村眉不入時。
門巷張羅賓客少,車輪生角仆夫悲。
共游洛下凋零盡,末向巖頭付囑誰。
為吾子師余豈敢,伊家元有大宗師。
家住武夷精舍邊,若非悟道必逢仙。
不為宰相渾閑事,只作名醫也自賢。
羞與市爭伯休價,盡教人負宋清錢。
幔亭泉石應如故,安得相從刺釣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