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五詠 其四 買宅
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東家欲遷去,馀積尚可捐。
一費豈不病,百口儻獲安。
田家伐榆棗,賦役輸緡錢。
長大可雙棟,瑣細堪尺椽。
生理付兒曹,老幸食且眠。
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東家欲遷去,馀積尚可捐。
一費豈不病,百口儻獲安。
田家伐榆棗,賦役輸緡錢。
長大可雙棟,瑣細堪尺椽。
生理付兒曹,老幸食且眠。
我年老還沒有自己的宅院,子女們常常為此提及。東邊的人家想要搬走,我余下的積蓄還可以用來購置。這筆花費豈能不令人擔憂?但若能讓全家獲得安定便值得。農家砍伐榆棗木(用于建宅),繳納賦稅用的成串銅錢。粗大的木料可做房屋的棟梁,細小的材料也能當椽子使用。生計之事就交給孩子們去處理,我這老人有幸能吃飽睡好。
諸子:子女,兒子們。
捐:此處指花費、支出。
病:擔憂,困擾。
百口:指全家人口。
伐:砍伐。
緡錢:成串的銅錢,古代用繩穿錢,每串一千文為一緡。
雙棟:指寬敞的房屋,棟為房屋的正梁。
瑣細:細小,指小木料。
尺椽:一尺長的椽子,代指小材料。
生理:生計,生活事務。
兒曹:孩子們,子女輩。
此詩為陸游晚年退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時所作。陸游晚年生活清簡,雖有詩名但經濟并不寬裕。詩中“我老未有宅”反映其晚年尚無固定宅院的狀況,子女為此擔憂(“諸子以為言”)。恰逢東家遷宅,得以用積蓄購置,詩中記錄了這一生活事件,展現其對家庭安定的重視及晚年心境。
全詩圍繞“買宅”這一日常小事展開,通過置宅的考慮、籌備到托付子女的過程,刻畫了一位晚年渴望家庭安定、信任子女、安于現狀的老者形象。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實細膩,體現了陸游詩歌“平淡之中見真味”的藝術特色,也反映了宋代文人晚年關注家庭生活的真實狀態。
千古詩中老斫輪,久埋玉樹去修文。野人指點青山下,此是黃家魯直墳。水行雙井陸沉沉,洗我胸中三斗塵。人物只今雖寂寞,溪山依舊自清新。
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
紫鳳天吳萬里回,風濤澎湃起驚雷。離騷一語真凄絕,當面蘭荃變草萊。
昔我歸自黃山時,曾送龍虎張君詩。張君善詩逼張籍,淡若古瑟弦朱絲。難兄之下有難弟,有道有術仍能醫。攜詩過我茅屋底,每憶令兄欣見之。上清真人矞云氣,南陽太守清冰姿。顧慚寘我珠玉側,華胄遙遙那得辭。君歸見兄道賤子,別二十年雙鬢衰。山中茯苓倘可斸,歲晚楖栗當相隨。
稍稍月當戶,蕭蕭風滿林。夜寒香夢遠,霜重漏聲沈。孝子終身淚,忠臣到死心。承平春似海,豈料有如今?
新春和氣頗薰蒸,共說今年可太平。滿眼干戈誰擊賊?繞街簫鼓強題燈。常悲塵世陰晴半,須信人生苦樂并。老去不為兒女態,引杯看劍起呼鷹。憂國煩心苦郁蒸,眼中萬事況難平。開懷且共新豐酒,亂眼猶疑太乙燈。歲晏孤蹤猶嶺海,夜闌清夢刷幽并。柳林記得朝元罷,曾侍鑾輿學臂鷹。
子相足周旋,破此家產豐。陰功誰為書,得來華陽中。
如何太白婦,卻羨牽牛妻。但得橋堪渡,寧論醉似泥。穿針還乞巧,織錦慣孤棲。倘學回文字,頻年信好題。
一年佳節到黃花,霜在籬根月在沙。今日縣侯親送酒,幾時詩客報還家。疏枝向晚青如許,老鬢逢秋白未涯。更欲西良開酒?,勝游堪泛五更槎。
灑窗疑雨急,投隙信風斜。換竹千林色,添梅幾樹花。戲堆朝作獸,滿掬夜煎茶。乘興山陰客,能過靜者家。
龍眼初如菉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兒。南荒北客難將息,最是殘春首夏時。
堤邊流水高于城,搖搖孤艇如空行。欲晴未晴小雨外,斷虹落日爭鮮明。峨峨塔勢遠凌漢,隱隱雁行斜墮汀。游人夜向酒樓宿,月明風冷吳歌清。
別卻旌旄才幾日,飄搖心緒似浮萍。塵途幸我頭將白,云路從他眼未青。自是思家嫌缺月,可堪懷友嘆疏星。非才不稱明時用,儗向吳山筑草亭。
數九固難陪,生辰幾劫灰。晴看蝴蝶戲,暗聽杜鵑催。杏火燧人氏,云香祝壽杯。藐姑仙子笑,白萼酒邊栽。
昆季從來識二難,每從過者問平安。久交自許如金石,遠信何由托羽翰。拄笏看山云冉冉,研朱點易露漙漙。卦爻會要新傳得,寄與燈前仔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