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湖上四首
霧霽山高牖,天寒水落沙。試披深岸草,往往見黃花。
穫水登紅稻,篙舟割紫菱。杯盤見秋物,江海思飛騰。
風枝掛危葉,飛動夕陽中。莫遣兒童撼,留看著露紅。
折葦隨風色,枯荷盡雨聲。平波極眼凈,好放畫船行。
霧霽山高牖,天寒水落沙。試披深岸草,往往見黃花。
穫水登紅稻,篙舟割紫菱。杯盤見秋物,江海思飛騰。
風枝掛危葉,飛動夕陽中。莫遣兒童撼,留看著露紅。
折葦隨風色,枯荷盡雨聲。平波極眼凈,好放畫船行。
霧散后,高山如在窗前;天寒時,水位下降露出沙灘。試著撥開岸邊深處的草叢,常常能看到黃色的花朵。在水中收獲紅稻,撐船采摘紫菱。杯盤間擺著秋日物產,勾起對江海遠游的向往。風枝上掛著將落的葉子,在夕陽中輕輕晃動。別讓兒童搖晃樹枝,留著看葉上露水晶瑩。折斷的蘆葦隨秋色擺動,枯荷落盡雨聲。平靜的水波極目澄凈,正好讓畫船悠然前行。
霽:指云霧消散。
牖(yǒu):窗戶,此處形容山高如在窗前。
穫(huò)水:在水中收獲,指收割水稻。
危葉:即將飄落的葉子。
撼(hàn):搖動。
極眼凈:目光所及之處一片澄凈。
此詩為作者與晏相公(或指晏殊)同游湖上時的唱和之作,具體創作時間無明確記載,推測為秋日游湖時所作,通過描繪湖景與游賞見聞,記錄當下的觀景感受。
全詩以秋日湖景為中心,從霧散山顯、水落沙出到農事收獲、枝葉搖落,多角度展現湖景的清寂與生機,語言清新自然,情感閑適超脫,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微之美的敏銳捕捉。
汝向泉臺已匝年,月遺明鏡翠遺鈿。人間萬里音堪寄,獨有黃壚雁不傳。
去年愁里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里奠,遙懸淚眼灑天涯。
一角斜陽照綠苔。桃花歷亂李花開。多情拚不上樓來。
風日無如江渚好,年華莫被杜鵑催。聞聲喜是遠人回。
浮云西北來,黃鵠東南飛。
由來是匹儔,羽翼何當乖。
豈不膠與漆,讒言變歡諧。
揚蛾日以親,掩鼻日以疑。
良會不可久,萬里今在茲。
出門視顏色,風波更何期。
赤羽飛軍閫,黃云繞祃壇。
出師羆虎奮,駐足士民看。
神策柔疏勒,天兵洗賀蘭。
雪消龍馬躍,鼠急豹旗寒。
報國須如此,封侯竟不難。
丈夫無涕淚,君子挾心肝。
頗牧籌真熟,甘陳事有端。
會傳西域靖,喜見北門安。
日月原相照,雷霆莫可干。
防風毋后至,萬一圣恩寬。
惻惻冢高低,
催人速行樂。
七字真足傳,
傳遍江南北。
結廬空谷抱沉憂
底事軒車肯為留
千里問涂良獨苦
似君須向古人求
湛母曾師得道真,
群妖劍斬術通神。
青旸沿襲旌陽號,
仙去墩遺渺隔塵。
韶光遲暮。
芳草西園路。
懶去踏青尋伴侶。
怕見飛花飛絮。
東風簾影天涯。
年時心事空嗟。
只有春燈一點,
背人猶照梨花。
靈和殿里最風流,
三月飛花雪御樓。
換得玉人眉樣巧,
一春渾不下簾鉤。
會惜芳菲步出津,芙蓉扶我遠尋春。紅隨流水桃浮澗,綠暗長亭柳襲人。日灸幽花林綻錦,潮回洲渚島生云。乾坤何限融和趣,前者歌傳后者聞。
陶令歸來柳外津,看殘秋菊又看春。雖憑綠醑傾佳節,也愛酡顏伴里人。何處微詞銷白璧,尚憐素發倚青云。東風傳得幽禽語,空對韶光一慨聞。
綠陰冪小亭,地僻不知暑。
石幾坐晚涼,夕陽淡遙嶼。
呼童撥松爐,乳茶活火煮。
泉味辨淄澠,瓷品雜哥汝。
藤陰悄無人,幽鳥答詩語。
盆蘭發疏花,細香散成縷。
微風颯然來,竹氣涼似雨。
靜對欲忘言,新蟾已當戶。
寺愛雞鳴過柳堤,三春風日弄晴暉。身登佛塔形如花,心出云霄步欲飛。今古英雄留勝跡,尋常治亂起幾微。夕陽回首烏衣巷,爭迓神仙一醉歸。
玄武湖邊寺可扳,黑龍常見有無間。六朝文物空前代,七級浮屠尚此山。王氣東南元有主,大明日月照區寰。先生多少登臨興,富貴浮云視等閒。
薄病無端恨久留,
憶花心事上枝頭。
及今小愈花都老,
怕觸春光不下樓。
極目空饒悵望情。園林無處不啼鶯。淡云消盡遠天晴。
楊柳渚邊文酒席,桃花潭上棹歌聲。正攜弦管出重城。
出門望鐘山,龍蟠云霄里。始皇笑空游,濠上起真主。
昔日天子氣,厥徵乃如此。鳳至筑鳳臺,臺存鳳不來。落日眺臺上,忽生素王哀。紛紛行路人,寧有知吾衰。
昭明娛群籍,折節下通儒。昔日種蓮處,但生蘋與蒲。被褐偶來此,傷心太子湖。
李白觀落星,紫裘換斗酒。千載覽遺跡,烏啼墩前柳。沉吟懷謫仙,風流世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