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國知舊
淮甸當年憶旅游,
衲衣棕笠外何求。
城中古巷尋詩客,
可憐王化融融里,
惆悵無僧似惠休。
淮甸當年憶旅游,
衲衣棕笠外何求。
城中古巷尋詩客,
可憐王化融融里,
惆悵無僧似惠休。
當年回憶起在淮甸一帶游歷,除了僧衣和棕笠還追求什么呢。在城中古老的小巷尋訪詩客,可惜在這君王德化融洽的時代,惆悵沒有像惠休那樣的僧人。
淮甸:淮河流域。
衲衣:僧衣。
棕笠:棕葉編的斗笠。
王化:君王的德化。
惠休:南朝宋僧人,善詩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曾在淮甸一帶游歷,對那段時光印象深刻。當時社會處于君王德化之下,但詩人卻難尋像惠休那樣有才華的僧人,或許反映出詩人在文學交流上的孤獨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對往昔游歷的懷念和對知音難覓的惆悵。其特點是通過簡潔的語言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文學交流的渴望。
曉堤春浪拍江城,出郭試尋堤上坰。云腳忽從平地起,柳梢先入半天青。村深漸覺人煙好,地僻苦無車馬經。日暮歸來微雨歇,酒醒客去月當庭。
燕子樓成月滿欄,縷金衣就酒翻瀾。從前樂府知多少,再到東山記謝安。
祖席聯文武,言追宛潞傍。錦衣明晝日,繡斧□秋霜。路入三山迥,風行百粵長。嶺云連晚樹,魚鲙出江鄉。
郎當嶺外分司馬,惶恐灘頭奉使船。到處不如歸去好,南窗寄傲北窗眠。
輕風透幕羅衾薄,滿萼嬌紅綴小桃。明月對愁縈錦字,斷弦空暗紫檀槽。冰盤瑩靜風簾闔,酪粉嘗殘日影曛。棱枕印紅斜玉頰,碧衫揎袖整輕云。紋簟浥香馀汗粉,綠眉攢恨舊愁新。焚香夜拜初生月,暮色窗紗薄霧勻。霜驚葉落催寒曉,夢破人愁覺夜長。香暗折梅初點玉,鏡鸞呵手試新妝。
曾聞墨向染絲悲,誰笑悲絲是老癡。圣域奮然容易到,路頭差卻便難期。夢中講夢真成夢,非處求非蓋補非。豐蔀決開天日曉,羹墻親切見堯眉。
解組歸來日枕流,攤書林下雪盈頭。難將媚骨隨塵世,祇有童心任拍浮。史竊累累張左馬,詩篇籍籍亞曹劉。翛然一覺游仙夢,月旦憑誰續太邱。
臥游山水丹青路,澄懷漸忘寒暑。歷歷楓晴,纖纖柳弱,別鶴孤鸞為侶。真人漫詡。眷蘿徑苔磯,板橋云渡。釣罷思廬,廣陵清散竹林賦。華胥或甘或苦,似曾相識客,來去無語。季子貂裘,壺公藥肆,康節梅花易數。天時過午。正近寄幽窗,遠觀蒼鷺。未置徽弦,一張琴漫撫。
馮高秋望杳無涯,表里河關擁漢家。已倩白云扶落帽,更攜黃菊散空花。清砧出郭催寒近,返照銜山度鳥斜。古往今來何日盡,大千世劫本恒沙。
籬邊黃菊為誰開,轉憶陶潛歸去來。插了滿頭仍漬酒,且謀歡洽玉山頹。
療人一例飲芒硝,再世華佗脈理高。舊鬼煩冤新鬼哭,終南山下草蕭蕭。薏苡明珠不易分,竟將鴆毒冒甘醇。羊頭狗肉雖云假,猶是天良未泯人。橫行市井沒毛蟲,十萬金錢買誥封。從此西裝革履樣,真教刮目認阿蒙。亂頭粗服走飛車,酗酒叼煙意氣奢。罵譜拳經皆習遍,路人側目霸王花。百碼長街濺血紅,飛車直撞更橫沖。絕憐一死三傷后,猶自安然靠座中。追升殺跌炒熊牛,倏爾多空已洗籌。刮盡錙銖歸黑洞,一家歡喜萬家愁。閉門哄斗氣軒昂,外戰從來是外行。氣煞九原高太尉,蝦孫蟹子太郎當。逐臭追膻碰壁蠅,慣從小道覓新聞。憑君筆下觀天象,盡見銀河是脫星。
一個仙舟竹葉風,不知南北與西東。世人若欲追行跡,或在長安酒市中。
寧州刺史晉英雄,奇絕嬌娃有父風。天女城邊流戰血,斜陽秋草一痕紅。
客居長日少人過,況復經旬積雨多。自愛窗前生綠草,不妨門外注銀河。頑云礙日能為沴,流潦因風解起波。為問郡庠周博士,此時官況定如何。
涉跡商郊世已淹,石潭容得老龍潛。泉聲帶雨還歸壑,山色和云漫入簾。一竅有天通萬象,六塵無地著毫纖。此游不減香山樂,賡倡爭夸格律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