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少卿赴召十首 其六
燕子樓成月滿欄,縷金衣就酒翻瀾。從前樂府知多少,再到東山記謝安。
燕子樓成月滿欄,縷金衣就酒翻瀾。從前樂府知多少,再到東山記謝安。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草杪青紅少,西風掃客齋。旋黃疲落覆青階。衣薄敧門長佇,蕭瑟冷形骸。亦有秋時趣,東山小菊臺。背人時候一蓬開。莫道秋寒,莫道咽蛩哀,莫道海棠憔悴,壞了好情懷。
微茫浦溆汎孤艫,煙景何曾讓五湖。習習輕風翔鸛鶴,曈曈初日照菰蒲。隨波錦纜疑沉陸,傍險銀鞍免戒途。跋涉敢辭王事苦,路難終日憫征夫。
自肯名為懶,何曾與眾同。閑情長向道,妙語半談空。平日身多病,今年藥有功。門前栽五柳,春亦在其中。只向廛中隱,幽居地更偏。竹風吹夜月,梅雪墮寒煙。心定欺云石,神清照野泉。一峰擎壞塔,終日在吟邊。四歲傳家子,心明語未真。也知初受命,似覺便成人。舉動須呼仆,端身學拜親。若教樓上去,定道摘星辰。
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十二玉闌干,風動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聞君作宦山西去,為我持書問故人。青社部符藩屏重,黑頭當軸寵光新。中原幾載無狼虎,大野清時識鳳麟。同侍禁闈今遠別,鷓鴣啼殺上林春。
嚼姜咀桂未云辛,轉憶靈山共笑顰。嘆我平看無一可,羨君泉下反三人。
此日宜高尚,方無愧白華。無營元處子,不辱即中華。臥盡林間雪,餐馀海上霞。浮云多妙志,與爾總忘家。
久吟碧草思門徑,況對黃昏媚省曹。入夜星文回黼閣,經秋云物戀宮袍。持衡合兆三階正,倚杖那思五岳高。但使松喬延服食,可容稷契訪蓬蒿。
三韓輿地內,四郡海濤邊。圣主思申命,廷臣選獨賢。下情宜訪度,上德在敷宣。莫愛千金劍,將貽漢史傳。
遁翁居山厭囂俗,繞屋叢栽萬竿竹。藤床木幾足清賞,詩書為粱竹為肉。竹成不作鶠鶩棲,鳳生已即鳴陽枝。枝頭白日照疏翠,幽陰野色還相宜。君不見,淇隈如簀歌金錫,至今清風播無極。
歲晚陶元亮,平生馬少游。凋殘半枯木,浩蕩一虛舟。鶴望塵迷眼,雞棲屋打頭。瓶儲尚蕭索,焉敢計菟裘。
和氣能致祥,人心妙通物。中丞脩厥德,瑞產重疊出。神瓜與落酥,一蒂二三實。枯松再發榮,嘉谷自堅栗。邊城有頌歌,并入詩人筆。
往者更聲律,公兮獨老成。馀波及猶子,作賦得虛名。瘴海三年別,靈巖一夢驚。歸來訪遺跡,心折涕縱橫。
瑤草仙壇路不分,空中香氣正氤氳。鳳車龍輦轔轔去,只隔青天一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