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蜀公奉酬 其二
逍遙今是地行仙,無事全勝藥駐顏。
早歲風流都翰苑,他時文字出名山。
修竿養竹千馀畝,小屋誅茅八九間。
潁水可憐歸未得,不如云鶴會飛還。
逍遙今是地行仙,無事全勝藥駐顏。
早歲風流都翰苑,他時文字出名山。
修竿養竹千馀畝,小屋誅茅八九間。
潁水可憐歸未得,不如云鶴會飛還。
如今您逍遙自在如同在地上行走的仙人,沒有俗事纏身比吃藥養顏還要好。早年在翰苑盡顯風流才華,日后文章定會流傳名山。您種著千余畝修長的竹子,還蓋了八九間茅屋。可惜您想歸潁水而不得,還不如云中仙鶴能夠自在飛回。
地行仙:指生活逍遙自在的人。
藥駐顏:通過藥物來保持容顏。
翰苑:翰林院,這里指在翰林院任職時。
出名山:語出《史記·太史公自序》,指文章流傳后世。
修竿:修長的竹竿,這里指竹子。
誅茅:割草蓋房。
潁水:潁河,常被文人用作隱居之地的象征。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推測是詩人贈答友人之作。友人可能曾任翰林,此時生活閑適但未能歸潁水隱居,詩人以此詩相酬。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生活逍遙、才華出眾,同時惋惜其歸鄉不得。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誼。
古洞曾窺一線天,歸來塵世又千年。
笑騎遼鶴閩山去,荔子花開海月圓。
磷磷白石龍泓下,泉落清池月半彎。
憶與仙都周白士,鉤簾把卷對南山。
正月山園未有花,
梅花落盡亦堪嗟。
瑞香莫與蘭爭長,
獨立風前自一家。
去官因脫囚,
為感戴天仇。
史氏乃失實,
卻云逃報讎。
天地風塵幾草廬,銅坑山下閉門居。
時來將相都論命,老去英雄只著書。
吳會浮云蒼狗后,具區秋水白鷗初。
尋君便放煙波棹,七十二峰來釣魚。
雪滿清溪溪水濱,
憐余憔翠鬢毛新。
秋風久已聞張翰,
朗月何期遇許詢。
文學宴中將別客,
太常齋里是醒人。
明朝汝潁西游路,
江左風流憶葛巾。
孤棹邅回,濕云如夢吳天瞑。一彎新月到蘆花,晴雪寒無影。離思悤悤未定。更那堪、漏長人靜。倚舷凝眺,山澹無姿,水明生暈。
怊悵冬郎,已涼天氣江南恨。冷蛩哀雁攪馀思,淚點青衫凝。拌向旗亭酩酊。奈愁思、易催人醒。為秋銷瘦,詩號秋懷,賦題秋興。
博浪一椎,何嘗欲殺秦皇帝。當初眼里。只有韓而已。
亡命下邳,炎漢因之起。傷心地。徘徊故里。應悔私劉季。
水光山色共清妍,自樂乾坤靜里天。
用竹引泉通后圃,因花開徑閱前川。
夜長明月從虧缺,歲稔浮云任變遷。
甕里濁醪常不匱,杖頭何用阿宣錢。
微物亦生理,
勿教屐齒侵。
疏林馀宿潤,
古井半秋陰。
一雨寒如此,
無煙綠自深。
小園生欲遍,
漠漠感愁心。
同是冰天謫戍人,
敝裘短褐益相親。
愁中獨念孫開士,
風雨吳江倍愴神。
才見春光轉上林,錦臺微冷尚蕭森。風回薊野有時息,霧隱燕山盡日陰。燕語鶯啼圜內景,江湖廊廟老來心。更深還有愁人處,門內柝聲門外砧。
疏窗照日影初斜,可奈囚居此歲華。傳世從來無赤子,通天空憶有浮槎。依依遙見城邊柳,裊裊忽聞塞上笳。詩句漫成還有用,將來幽地賞春花。
共坐圜門向日暉,開襟更覺暖風微。葵生已露根頭品,鴻漸還成天際飛。將此孤懷頻點檢,肯教素步自相違。紛紛無奈爭春物,綠干紅芳一樣肥。
三載艱危嘆白頭,可堪吾志在春秋。自憐賈誼一腔淚,空作張衡四段愁。適意時看階下草,奮飛終愧水邊鷗。美人蹤跡今何在,杕杜猶存古雍州。
認得西銘如下棋,茫茫宇內盡堪悲。顧予顛沛真無似,空惜盈虛自有時。燕羽輕風還??,春暉驚眼又遲遲。艱難惆悵懷千古,采采榛苓是所思。
十年佳趣在青山,瀟灑襟懷出世間。心上一真原未泯,眼前萬類總相關。緬懷周道今何事,寤寐哲人多厚顏。歸去再尋千古上,耕莘老叟與同班。
斯文千古是誰功,由彼陶唐立大中。措履敢從浮世好,幾微深愧古人風。衢連柳過圜墻綠,苑隔桃侵屋宇紅。潦倒還思涇渭上,絲綸閑釣有漁翁。
山連薊北見逶迤,小徑通天傍險陂。隱谷長蔓多細草,懸崖短干少松枝。習浮鷗子隨波逝,憩樹牧兒逐影移。老去登臨無健力,白頭空惜此低垂。
涪江秋水碧云空,
霜葉楓林也自紅。
惆悵故人何處去?
鉤深堂在月明中。
恩怨榮污總不知,
片云只鶴久相期。
驅磨花月三千界,
斷送風波十二時。
山房里,往事足追尋。
曉閣校書同問字,午窗斗茗罷拈針。
一局向花陰。
幼也知孝讓,
居然合禮儀。
休疑汝尚小,
須信我饒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