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鍊師游龍虎兼東周白士祝洞天
古洞曾窺一線天,歸來塵世又千年。
笑騎遼鶴閩山去,荔子花開海月圓。
磷磷白石龍泓下,泉落清池月半彎。
憶與仙都周白士,鉤簾把卷對南山。
古洞曾窺一線天,歸來塵世又千年。
笑騎遼鶴閩山去,荔子花開海月圓。
磷磷白石龍泓下,泉落清池月半彎。
憶與仙都周白士,鉤簾把卷對南山。
曾探訪古洞窺見一線天光,歸來人間已過千年時光。笑著騎乘仙鶴前往閩山,正值荔枝花開海上明月圓滿。龍泓之下白石清瑩閃爍,清泉落入池塘映著半彎月。回憶起與仙都周白士,卷起簾幕持書共對南山。
一線天:狹窄巖縫中可見一線天光的自然景觀;
遼鶴:用丁令威化鶴歸遼典故,借指仙人或道士出行;
閩山:福建境內山脈;
荔子:荔枝;
龍泓:傳說中龍居深潭;
仙都:仙人聚居處,此指周白士居所;
鉤簾:卷起簾子;
把卷:手持書卷。
此詩為送別道士王鍊師前往閩地(龍虎山地界)游歷,并向東周白士(周白士)問候洞天福地所作。創作時或正值荔枝花開、海月圓滿之際,詩人借仙游之景寄寓對友人的送別與慕仙之情。
詩為送別之作,以仙游意象與回憶交游為脈絡,既描繪友人游仙之趣,又寄寓對超脫生活的向往,語言清逸,意境幽美,善用典故,展現了古典送別詩的仙趣特色。
我得南星鐵如意,狂歌水仙愁擊碎。世間何物堪倚聲,竹管匏笙不能吹。
鐵崖嘗豢雙鐵龍,雌龍入海招其雄。千年干鏌兩俱化,至今怒吼吳江風。
玉鸞也復無消息,曾照廣陵秋月白。廣陵鍛工摹影來,白鸞毛羽今變黑。
蕪城雪后風正饕,寒冰一條吾手操。彈指連珠五星見,當頭明月三天高。
便欲招呼簫史輩,翩然彩鳳同游翱。元云之曲應天籟,世俗絲管空啁嘈。
如意從今得朋慶,以之按拍聲相應。池上蕤賓方響飛,江東高唱銅琶競。
此際官梅有芳信,吹徹簫聲花欲迸。君不見道人鐵腳誦《南華》,宰相鐵心能賦花。
鶯啼花落故園春,
一樣風光獨愴神。
多少故交零落盡,
歸來翻似異鄉人。
小玉梳成鬧掃,善師教就琵琶。惱人春著杏兒紗,繡帶臨風一把。
紅閣畫槳萱草,青墻映出梨花。斗雞坊下認兒家,揀取垂楊系馬。
茗椀爐薰枕簟清,竹陰亭子嫩涼生。城中滾滾紅塵滿,猶有忙人暴日行。
幽亭無地著塵囂,縱有塵心亦自消。何處有聲清到耳,天風吹動萬瓊瑤。
越衣當暑清風至。芒鞋偶過云巖寺。
虎丘山下故人家,能倒金樽留我醉。
醉后難平多少事。仰天欲問天何意。
偏使雞鳴狗盜生,卻令賦客騷人死。
山鬼跳梁慣逐群,奇橫何不畏蒼旻。
拽牌盜石為生計,穿穴謀金趁落曛。
刬草牧?;墓炮?,移尸賣地廢孤墳。
多年積弊君除禁,城北城南勒示文。
剔起燈來是火,
歷劫無明照破。
歸堂撞見圣僧,
幾乎當面蹉過。
芙蓉帳暖燕雙棲,
楊柳風涼鶯語迷。
嬌傍海棠春睡足,
娥眉偏向楚宮低。
相逢相問屬秋天,共說今年勝舊年。田祖有神宜報賽,吹簫擊鼓備芳筵。
盤有粢兮鼎有牲,同來祀社告西成。祭馀不用留神惠,相勸莊人酒共傾。
酒酣耳熱歌聲起,翹首村村夕照微。散社忍教相別去,醉聞簫管又忘歸。
江山如此況將歸,未意從君踏翠微。
危壁障風黃竹大,古泉鳴竇綠苔肥。
借眠香界思前度,過雨桑乾似合圍。
直上高邱莫回首,千年宮闕沒斜暉。
山翁盡慣臥山云,
夜漏無聲夢境平。
舟近譙樓眠不穩,
卻嫌更點太分明。
慈恩猶記北山游,四十年間幾別愁。歲晚天涯重握手,兩翁齊白九分頭。
我丈之賢今老成,題輿剖竹傍青城。從容官事一時了,莫忘莼鱸秋日羹。
予奪平心足矣,
痛癢以身體之。
薤本何須先拔,
蒲鞭不可妄施。
一領青蓑,一柄長镵,也是閒牽累。歸去來何處,可言歸,舊家山目。前即是知,者稀誰堪就,問津路莫將黃葉。迷童稚憑冷,覷春花閒,看秋月蒼天伎。倆止此笑乾坤兩扇。半開扉任柳絮穿簾。撲面飛既,不黏泥自,然輕脫唯。吾,之意噫歸。
去來兮縱橫萬里。人間世嚼匫。{匸內龠}橄欖來回甘??嘀杜?,月輕雷散,一天暮靄傾倒銀。河香水釀就,蜂蜜驚回,蟻夢丈夫當如。此矣昭,昭白日亭午。
時駕玉虬停驂一問。之向虞淵可容轉。計燭龍今在何,處料也難酬。答但斟北斗天,漿滿斝恣。我花前沈。醉歸來斬盡一團,疑胡不歸漫留止。
客里不知春早晚,
失驚紅雨到墻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