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二六 周燮
未能追綺季,
且復守東岡。
為有先廬在,
他山忍遁藏。
未能追綺季,
且復守東岡。
為有先廬在,
他山忍遁藏。
雖然沒能像綺季那樣隱居避世,那就暫且守著東岡。因為有先輩留下的房屋在這里,又怎忍心到別的地方去隱居呢。
追:追隨、效仿。
綺季:漢初隱士,“商山四皓”之一。
且復:暫且又。
先廬:先輩留下的房屋。
他山:別的地方。
忍:忍心。
遁藏:隱居、躲藏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是宋代詩人林同創作的一組詩,旨在宣揚孝道。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重視儒家的道德倫理觀念,孝道是其中重要部分。林同創作這組詩可能是為了通過列舉古代賢人的孝行故事,來倡導社會尊崇孝道。
這首詩主旨圍繞孝道與堅守,突出周燮因先輩廬舍而不遠離故鄉的孝行。語言簡單卻表意清晰,在宣揚孝道的詩作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覿體全彰,曾無覆藏。蟬聲集古寺,鳥影度寒塘。
眼里無筋,偷觀即瞎,耳中有竅,絕聽何傷。
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知諸佛出身處,錯摶量。
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引得傍人斗熱荒,鵲石何曾解放光。
風云氣盡惜須眉,絕業名山未可知。
香草美人如我意,薜蘿山鬼誦君詩。
靈旗相見恒王廟,蠟鼓驚傳漂母祠。
吾道已非全盛日,萬方一概去何之。
扁舟如小閣
列坐豁塵襟
待月移蘆港
追涼系柳陰
客貽新制茗
鄰借舊藏琴
蘇圃遺蹤在
千秋共素心
微涼動修竹,晚色上樓遲。待月清吟處,看山露坐時。鳥輕飄紫毳,蟲細吐清絲。尊酒聊乘興,還期續短詩。
明月照尊酒,涼風拂樹頭。醉馀山簡興,吟破杜陵愁。警柝通宵急,疏星帶水浮。林塘危坐久,景物似新秋。
良夜徂,皚光盈,東方歷歷白日生。
酌醇酒,吹華笙,閱世迢迢心不驚。
發清謳,蕩閒情,九州萬年誰相攖。
乘逍遙,歸太寧,馳騁無羈驅空□。
塞水恒流此處渟,
柳湖蓮島偶募形。
煙容波態皆如畫,
屬意悠然在杳冥。
劉郎桃樹欲撓春,
一夜飄零最惱人。
不似窮秋作霜露,
摧殘蒲柳有誰嗔。
乞巧筵開玉露秋
一鉤涼月掛西樓
人間百巧方無奈
寄語天孫好罷休
勞生日日帶煙歸,
繞樹呼鳴擇一枝。
素月流天元未曉,
何須半夜苦驚疑。
出關何年無,入關亦時有。誰知七品郎官歸,贖自兩縣百姓手。
官視百姓如仇仇,百姓視官豈父母。云何兩縣風氣殊,謫戍其官引為咎。
或咀于社或祝神,或聚而哭或狂走。或欲慷慨三公陳,或欲匍匐九閽叩。
其小人曰必歸公,公不即歸我顏厚。其君子曰必歸公,公之歸也義不茍。
方今天子真圣人,仁孝聰明本天牖。公有祖母年及耄,公有母氏亦多壽。
若公之子以情聞,公不當歸眾人后。鍰贖之說古有之,國典公誼兩無負。
龜卜筮卜卜吉同,眾乃唯唯不否否。青錢早信輸乞兒,白璧不煩待良友。
風霜奔走皮膚皴,道路哀號面目丑。萬千人心同一心,長安市上嘆未有。
春風策馬居庸還,關內依依曳楊柳。繪圖題句盈篋笥,其榮乃與使相耦。
回首一官值幾何,天之玉成意非偶。于今歸來月八九,處處家家進雞酒。
深閨兒女無所知,往事言之尚疾首。自愧無德何以堪,作此詩焉志永久。
誰與兩縣新城曹,誰與贖者一窮叟。
夜雨空階,尋短夢、重衾寒戀。記那日、芳郊香徑,桃花人面。樓上春暄開翠幕,窗前侍女揮紈扇。把紅紅、白白紉芳詞,思量遍。
武陵洞,天臺院。路已失,峰猶轉。恰勝常道罷,回眸難見。山獺有情空抱木,冰蠶到死仍留繭。好風光、如夢復如塵,腸千斷。
欲說當時事,諸公豈愿聞!
西園梅弄月,北郭酒論文;
峰勢雞冠聳,溪形燕尾分。
故鄉今剩我,何以慰離群!
越林多蔽天,
黃柑雜丹橘。
著要及春前后到,
趁賦梅花庾嶺東。
去歲招攜過小亭,
一冬景物可幽情。
為尋方外煙霞侶,
卻值人間月旦評。
笑語移時疑俗態,
溪山千古訂新盟。
自憐野鶴身常瘦,
只影凌風天外行。
垂楊絲雨小窗前,濕粉墜香綿。東君不是繁華主,怕匆匆、信了啼鵑。要趁楝花風起,送他桃葉舟還。每逢三月病懨懨,詩負衍波箋。連宵懶索金蕉飲,有篝燈、知我無眠。忽憶去年今夜,春寒第幾樓邊。
生香吹散錦熏籠,門掩綠陰中。籌花斗草年年事,今年怎、事事疏慵。桃葉輕隨逝水,柳枝瘦舞迥風。月明應笑畫堂空,小閣睡娃僮。新愁隔斷相思路,湘羅揾、難寄啼紅。不恨尋春較晚,可憐俱是飛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