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同廖道人扣王生門索酒酒行而電電大作眾皆辟易余興益豪至子夜乃休
夜暖不成寐,披衣聊起行。
一街絲雨暗,半隙幌燈明。
壁上煙黃字,甕頭點滴聲。
乾蓮與烘筍,倍覺有心情。
天意蒼茫惡,奔雷駕雨風。
書翻入甕內,兒走匿床中。
拍案山公叫,沾唇兒盞空。
歸途那用燭,電火照人紅。
夜暖不成寐,披衣聊起行。
一街絲雨暗,半隙幌燈明。
壁上煙黃字,甕頭點滴聲。
乾蓮與烘筍,倍覺有心情。
天意蒼茫惡,奔雷駕雨風。
書翻入甕內,兒走匿床中。
拍案山公叫,沾唇兒盞空。
歸途那用燭,電火照人紅。
夜晚溫暖得讓人難以入眠,我披上衣服起身漫步。整條街道被如絲細雨籠罩顯得昏暗,半扇窗戶透出搖曳的燈光。墻壁上煙熏的黃色字跡,酒甕里傳來滴滴答答的聲音。有干蓮和烘筍作伴,更覺興致盎然。老天的樣子陰沉險惡,奔雷裹挾著風雨而來。書被吹進了酒甕里,孩子嚇得躲到了床中。我像山公一樣拍案大叫,幾盞酒下肚嘴唇都沾濕了。回家的路上哪里用得著蠟燭,閃電的火光把人照得通紅。
幌燈:搖曳的燈。
甕頭:指酒甕。
乾蓮:干的蓮子。
烘筍:經過烘烤的筍。
山公:指山簡,這里形容作者飲酒后豪放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是在一個溫暖的夜晚,作者與友人相聚飲酒,期間遭遇風雨雷電,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作者心境閑適且興致高昂。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一次夜晚的經歷,突出作者豪放的性情。其特點是場景描寫生動,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陰陰御園里,瑤草日光長。
靃靡含煙霧,依稀帶夕陽。
雨余荑更密,風暖蕙初香。
擁杖緣馳道,乘輿入建章。
濕煙搖不散,細影亂無行。
恒恐韶光晚,何人辨早芳。
勝游經小苑,閑望上春城。
御路韶光發,宮池柳色輕。
乍濃含雨潤,微澹帶云晴。
冪歷殘煙斂,搖揚落照明。
幾條垂廣殿,數樹影高旌。
獨有風塵客,思同雨露榮。
勝游從小苑,宮柳望春晴。
拂地青絲嫩,縈風綠帶輕。
光含煙色遠,影透水文清。
玉笛吟何得,金閨畫豈成。
皇風吹欲斷,圣日映逾明。
愿駐高枝上,還同出谷鶯。
今來游上苑,春染柳條輕。
濯濯方含色,依依若有情。
分行臨曲沼,先發媚重城。
拂水枝偏弱,搖風絲已生。
變黃隨淑景,吐翠逐新晴。
佇立徒延首,裴回欲寄誠。
小苑宜春望,宮池柳色輕。
低昂含曉景,縈轉帶新晴。
似蓋芳初合,如絲蔭漸成。
依依連水暗,裊裊出墻明。
雖以陽和發,能令旅思生。
他時花滿路,從此接遷鶯。
帝京春氣早,御柳已先榮。
嫩葉隨風散,浮光向日明。
悠揚生別意,斷續引芳聲。
積翠連馳道,飄花出禁城。
柔條依水弱,遠色帶煙輕。
南望龍池畔,斜光照晚晴。
圓丘才展禮,佳氣近初分。
太史新簪筆,高臺紀彩云。
煙空和縹緲,曉色共氛氳。
道泰資賢輔,年豐荷圣君。
恭惟司國瑞,兼用察人文。
應念懷鉛客,終朝望碧雰。
南宮聞古樂,拂曙聽初驚。
煙靄遙迷處,絲桐暗辨名。
節隨新律改,聲帶緒風輕。
合雅將移俗,同和自感情。
遠音兼曉漏,余響過春城。
九奏明初日,寥寥天地清。
映殿松偏好,森森列禁中。
攢柯沾圣澤,疏蓋引皇風。
晚色連秦苑,春香滿漢宮。
操將金石固,材與直臣同。
翠影宜青瑣,蒼枝秀碧空。
還知沐天眷,千載更蔥蘢。
柳色新池遍,春光御苑晴。
葉依青閣密,條向碧流傾。
路暗陰初重,波搖影轉清。
風從垂處度,煙就望中生。
斷續游蜂聚,飄飖戲蝶輕。
怡然變芳節,愿及一枝榮。
繞階流dA々,
來砌樹陰陰。
早夏宜初景,和光起禁城。
祝融將御節,炎帝啟朱明。
日送殘花晚,風過御苑清。
郊原浮麥氣,池沼發荷英。
樹影臨山動,禽飛入漢輕。
幸逢堯禹化,全勝谷中情。
幾歲含貞節,青青紫禁中。
日華留偃蓋,雉尾轉春風。
不為繁霜改,那將眾木同。
千條攢翠色,百尺澹晴空。
影密金莖近,花明鳳沼通。
安知幽澗側,獨與散樗叢。
上林新柳變,小苑暮天晴。
始望和煙密,遙憐拂水輕。
色承陽氣暖,陰帶御溝清。
不厭隨風弱,仍宜向日明。
垂絲遍閣榭,飛絮觸簾旌。
漸到依依處,思聞出谷鶯。
小苑春初至,皇衢日更清。
遙分萬條柳,回出九重城。
隱映龍池潤,參差鳳闕明。
影宜宮雪曙,色帶禁煙晴。
深淺殘陽變,高低曉吹輕。
年光正堪折,欲寄一枝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