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友人韓雙臺三首
一子耕農二子儒,數犁春雨五車書。主人杯盞微醺后,逸士傳中訪友于。
丘園步履迥塵埃,一段超然襟抱開。眼底乾坤都是樂,不從此外更安排。
關中高士韓雙臺,獨把功名等草萊。胸次悠然忘物我,聊呼童冠與徘徊。
一子耕農二子儒,數犁春雨五車書。主人杯盞微醺后,逸士傳中訪友于。
丘園步履迥塵埃,一段超然襟抱開。眼底乾坤都是樂,不從此外更安排。
關中高士韓雙臺,獨把功名等草萊。胸次悠然忘物我,聊呼童冠與徘徊。
一個兒子務農耕地,兩個兒子讀書為儒,春雨中幾架犁在勞作,家中有五車的藏書。主人飲酒微醉之后,就像在逸士傳里去尋訪友人。在田園中行走遠離塵世,一種超脫的胸懷就此展開。眼中的天地都是樂趣,不再做其他的安排。關中的高士韓雙臺,獨自把功名看作草芥。內心悠然忘卻物我之分,只是招呼著童子和冠者一同徘徊。
五車書:形容藏書很多,學識淵博?!肚f子·天下》有“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丘園:指山林田園。
迥:遠,遠離。
草萊:雜草,比喻無用之物,這里指把功名看得如草芥般無用。
胸次:心中,內心。
童冠:指童子和成年人。《論語·先進》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而友人韓雙臺獨善其身,過著淡泊名利的生活,詩人有感于此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友人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韓雙臺的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閑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態度。
下里之音愧不才,
艷陽三月春燕來。
過情獎藻難承受,
滾滾詞源詩境開。
何地無芳草,朝來攜杖尋。
云羅俱勝跡,山水有佳音。
可怪泣岐者,寧知遁世心。
鹿門如可作,還與共瑤琴。
十丈塵中眼忽明,好山如笑快相迎。
官橋楊柳稊初茁,墓道棠梨葉半生。
古木叢祠成獨憩,夕陽寒色下層城。
歸來卻憶山堂事,密雪疏鐙坐五更。
行書滿紙遺君文,
可見閨門敬若賓。
應與少文能協趣,
定因元亮遂忘貧。
客有儒中俠,人憐身后名。言從徐孺子,得尚濟南生。
山水存遺操,冰霜問舊盟。莫將青鳳翮,到處覓兼城。
識汝沾沾意,曾因御李君。死猶能借客,生可罷論文。
附驥吾何有,登龍世所聞。祇應今夜月,鶴背悵離群。
群公移酒饌,高會醉茆茨。正值別離候,兼憐風雪時。催題應刻燭,折柳未成絲。坐久天將曙,悠悠嘆路岐。
乘風掛蒲席,言發珠江濱。暫別竹林客,行尋藥市人。中年離思苦,晏歲旅情真。多恐逢仙侶,羈留易過春。
未待經霜拆嫩黃,已思斜日醉高陽。
鬢毛擬共冠巾約,詩句先含萸菊香。
小雨微云愁令節,批風借月倚新章。
應門莫報催租吏,酒債如今也未償。
瞬息韶華慨逝波,世情幾許眼前過。
也知名士嘗題鳳,不信書生解化鵝。
混俗祇今聊復爾,謀生到此竟如何。
自來白發無公道,偏向愁人頂上多。
春色三分拋一半。陣陣芳紅,飛去難留綰。
欲折好花休更晚。怕它鶯老啼聲換。
蜂音燕語增煩惋。夢比河長,愁比天涯遠。
雨雨風風還逼趲。瞢騰只把杯斟滿。
客維舟處莫匆匆,
拂袖人來蓼已紅。
江上忽含煙雨意,
數峰還在有無中。
照水明霞,薰染暮山初透。杜鵑啼血流丹咮。誰栽南國調鸚豆。誤認紅桑,淺到滄瀛后。
向郊原討春,春醲如酒。淚盈盈、紫殷離袖。正路歧、躑躅斜陽候。甘泉火通,見說蕃胡狩。
一燈相伴漏聲遲,
客里情懷止自知。
如此月明如此夕,
不堪回首少年時。
鶉火告中時,皇州盛若茲。
九陽同化洽,萬匯得春熙。
樓月將收晚,歌云度欲遲。
布和周海域,翾蠕遂收宜。
風柔水滑櫓聲輕,人在江南畫里行。兩岸綠陰舟一葉,果然云樹盡多情。
月色江光漫溯沿,鄰舟何處撥鹍弦??蓱z暮雨瀟瀟夜,不聽吳歌已一年。
可待清秋菊共芳,
春苗夏葉已先香。
握蘭故事人誰識,
夙世龐眉漢署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