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秋夜
秋宵永。紗窗明月微留影。微留影。倚欄獨坐,夜深人靜。
階前緯絡聲難聽。海棠倚石梧風冷。梧風冷。幾多秋色,凄涼幽景。
秋宵永。紗窗明月微留影。微留影。倚欄獨坐,夜深人靜。
階前緯絡聲難聽。海棠倚石梧風冷。梧風冷。幾多秋色,凄涼幽景。
秋夜漫長無盡頭。紗窗上明月只留下微弱的光影。微弱的光影。獨倚欄桿靜坐,已是夜深人靜。臺階前蟋蟀的叫聲令人心煩。海棠花傍著石頭,梧桐在冷風中搖曳。梧桐冷風吹。多少秋景,都是這般凄涼幽寂。
永:漫長。
緯絡:蟋蟀的別稱,秋夜常見鳴蟲。
梧風冷:指秋風吹動梧桐葉,帶來寒意。
此詞或為古代詞人秋夜獨處時所作。秋夜本易引發愁思,詞人于深夜獨坐,耳聞秋蟲哀鳴,目見冷寂秋景,觸景生情,遂作此詞以抒孤寂心境。
全詞以秋夜為背景,通過明月、蟋蟀、海棠、梧桐等典型秋景的細膩描寫,營造出凄涼幽寂的意境,含蓄表達了獨處秋夜的孤寂之情,語言簡練,意象鮮明,是一首典型的秋夜抒情小令。
去去楞伽子,春深道路長。
鳥啼青嶂險,花落紫衣香。
此去非余事,還歸內道場。
憑師將老倒,一向說滎陽。
泠泠瀑滴清,貫串有規程。
將諷觀空偈,全勝照乘明。
龍神多共惜,金玉比終輕。
愿在玄暉手,常資物外情。
幽居湖北濱,相訪值殘春。
路遠諸峰雨,時多擉鱉人。
蒸花初釀酒,漁艇劣容身。
莫訝頻來此,伊余亦隱淪。
方得論心又別離,黯然江上步遲遲。
不堪回首崎嶇路,前程不少南飛雁,聊寄新詩慰所思。
器琢仙珪美有余,席珍國寶比難如。銜花乳燕看調瑟,即期寰海隆平日,歸佐吾皇侍玉除。
益友相隨益自強,趨庭問禮日昭彰。袍新宮錦千人目,八龍三虎森如也,萬古千秋瑞圣唐。
具體而微太少年,鳳毛五色帶非煙。倚天長劍看無敵,即應出將傳家法,圣澤恩波浩浩然。
柳岸花堤夕照紅,
風清襟袖轡璁瓏。
行人莫訝頻回首,
家在凝嵐一點中。
楚水和煙海浪通,
又擎杯錫去山東。
道情雖擬攀孤鶴,
朱門再到知何日,
一片征帆萬里風。
上玄大帝降坤維,箕尾為臣副圣期。豈比赤光盈室日,今日降神天上會,愿將天福比須彌。
異香滴露降紛紛,紫電環樞照禁門。先冠百王臨億兆,今以??才歌睿德,猶如飲海妙難論。
茂祉遐宣勝事并,熏風微入舜弦清。四洲不必歸王化,西逾昆岳東連海,誰不梯山賀圣明。
遠人玉帛盡來歸,及物天慈物物肥。春力遍時皆甲拆,為報蜀皇勤禱祝,圣明天子古今稀。
積劫修來似煉金,為皇為帝萬靈欽。能當濁世為清世,今朝獻壽將何比,愿似莊椿一萬尋。
失意荊枝滴淚頻,
陟岡何翅不知春。
心中岐路平如砥,
從茲相次紅霞里,
留取方書與世人。
水蹴危梁翠擁沙,
鐘聲微徑入深花。
嘴紅澗鳥啼芳草,
因尋古跡空惆悵,
滿袖香風白日斜。
禪坐吟行誰與同,杉松共在寂寥中。
碧云詩里終難到,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識謝公。
暮角含風雨氣曛,
寂寥莓翠上衣巾。
道情不向鶯花薄,
手中孤桂月中在,
來聽泉聲莫厭頻。
周郎懷抱好知音,常愛山僧物外心。
閉戶不知芳草歇,
但似前朝蕭與蔣,老僧風雪亦相尋。
天資忠孝佐金輪,香火空王有宿因。此世喜登金骨塔,釋子沾恩無以報,只擎章句貢平津。
似圣悲增道不窮,憂民憂國契堯聰。兩髯有雪丹霄外,林僧歲月知何幸,還似支公見謝公。
步步層層孰可陪,相輪邊日照三臺。喜歡烝庶皆相逐,一年一度常如此,愿見文翁百度來。
水壇檉殿地含煙,領鶴行吟積翠間。
數閣涼飔終日去,
唯羨靈溪賢太守,一麾清坐似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