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朱卿
謫仙曾昔冠詞場,一笑巖花滿意芳。月里直攀蟾桂種,風前常惹御爐香。從他凡艷傾城色,本自高名觀國光。少為清秋試題品,五云歸路鶴天長。
弭節高溪又一年,功名終古畫凌煙。經筵星拱云霄上,言路風行雨露邊。早達未應真勇退,晚成當不負臚傳。叢生桂處秋光好,磅礴閒心且醉眠。
乘流遇坎過饒陽,不見長安且惜芳。酒到此時瓶欲罄,詩來明月韻偏彊。無端醉里乾坤大,有底吟邊歲月忙。一笑漁樵與爭席,春風何事不彷徉。
謫仙曾昔冠詞場,一笑巖花滿意芳。月里直攀蟾桂種,風前常惹御爐香。從他凡艷傾城色,本自高名觀國光。少為清秋試題品,五云歸路鶴天長。
弭節高溪又一年,功名終古畫凌煙。經筵星拱云霄上,言路風行雨露邊。早達未應真勇退,晚成當不負臚傳。叢生桂處秋光好,磅礴閒心且醉眠。
乘流遇坎過饒陽,不見長安且惜芳。酒到此時瓶欲罄,詩來明月韻偏彊。無端醉里乾坤大,有底吟邊歲月忙。一笑漁樵與爭席,春風何事不彷徉。
您曾如謫仙人般在科舉考場奪冠,一笑間巖花也格外芬芳。您在科舉中高中,常伴在皇帝身邊。那些凡俗艷麗的美色,怎比得上您的高名。年輕時就為清秋時節的事物品評,未來仕途光明如仙鶴在長天飛翔。您在高溪停留又過一年,功名本就該載入史冊。您在御前講席如眾星拱月,在諫言之路如風行于雨露之旁。早年得志不應輕易隱退,大器晚成也不會辜負科舉榮耀。桂花叢生處秋光正好,您可暫且放寬心醉眠。順流而行遇到險阻路過饒陽,不見長安美景就珍惜眼前芬芳。酒喝到此時瓶子快空了,在明月下吟詩韻味更濃。無端在醉里感覺乾坤廣闊,吟詩時才覺歲月匆忙。與漁樵之人談笑爭席,春風中何必不自在逍遙。
謫仙:指才華非凡之人。詞場:科舉考場。
蟾桂種:指科舉中第,傳說月中有蟾蜍和桂樹。
御爐香:皇帝身邊的氣息,代指在皇帝身邊任職。
觀國光:指有機會見國家盛景,喻有好名聲。
臚傳:科舉殿試后宣讀皇帝詔命唱名。
弭節:停留。
經筵:為帝王講經論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言路:向朝廷提出批評或建議的途徑。
乘流遇坎:順流而行遇到險阻。
爭席:與他人爭座位,指與人相處不拘禮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友人經歷科舉或仕途發展過程中所作,表達對友人的贊賞與期許,也融入了自己對生活和仕途的一些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科舉成就和仕途前景,同時流露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意象優美、情感豐富。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碧瓦朱欄映柳黃,水光泛瀲入回廊。伏生老死遺經盡,重過青山吊影堂。松篁堂榭夜窗虛,小子低回此故居。人事自生今日意,不須重話老尚書。
相送一如昔,出關行復留。初看萬里至,忽是五年流。老駿從東路,春鴻向北州。青門數行柳,煙色暮含愁。春郊馀雪日,河甸起風沙。送折燕中柳,行逢汶上花。賓朋半海內,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
朱鳥光連河漢深,鵲橋先為架秋陰。銀釭照壁還雙影,絳蠟交花總一心。地久天長頻致語,鸞歌鳳舞并知音。人間若問章臺事,鈿合分明抵萬金。
娉婷初出苧蘿春,一笑當年國自傾。絲網珠璣迷去路,鴟夷風月倍多情。
我居南海湄,君住西江沚。相去天一涯,蹤跡渺難擬。自從挾策上皇州,十年幾渡西江水。西江江水清且深,云間秀出多峰岑。往來維舟重凝眺,山川云物系我心。地靈自是應人杰,仰止高山懷往哲。祥麟威鳳滿郊原,芳躅高蹤遠相軼。此地衣冠宋代強,雄文杰出稱歐陽。文山忠烈昭天地,至今日月爭輝光。后來豪杰森森起,賢名俱是標青史。金牛高蹈稱一峰,玉鉉勛庸羨東里。近時羅鄒世羽儀,儒雅風流予所師。只今群公俱已矣,吁嗟逸駕誰堪追。吉州此日信多士,瑰奇見爾龍門子。振藻人傳白雪聲,班荊我識青云器。羈棲俱在黃金臺,日暮過逢把酒杯。醉來時把珠璣吐,星辰錯落青天開。憐君行年未四十,深壑神龍正方蟄。匣中劍躍風雨鳴,筆底詩成鬼神泣。丈夫出處會有時,轉眼便是風云期。豈但文章埒班馬,直須事業等龍夔。自笑清狂何所有,意氣相逢卻非偶。長篇贈我重南金,高誼看君齊北斗。
未滿相知愿,天涯共客時。三年非小聚,千里餞新詩。柳色陽關曲,桃花潭水思。西湖山色好,相會不須期。
白發生來何可驚,不求雜食豈須耕。山間一榻無馀事,但看山花枯復榮。
東坡《和陶》作,才力本富有。滿抱不合時,知能似陶否。羲皇以上人,達者得尚友。凈心無物役,真氣托杯酒。杳杳源際花,迢迢宅邊柳。云龍非我期,枝麃庶為偶。
浪擁江聲,云浮海氣,奔流直下吳淞。巨壑騰蛟,危樓結蜃,遙天萬里空濛。噴薄起魚龍。念蒼茫身世,寄與艨艟。濁酒孤斟,銅弦高唱大江東。八蠻重譯來同。算漢家長策,只是和戎。水驛馳輪,樓船激箭,海門百道能通。落日大旗紅。嘆藩籬久撤,誰靖邊烽。聊把黃金買醉,歌舞向西風。
小灘拍拍鸕鶿飛,深竹蕭蕭杜宇悲。看鏡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陽時。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蒼茫自詠詩。莫問長安在何許,亂山孤店是松滋。
行盡溪山到海邊,合沙門外見平田。潭潭清世元侯宅,杳杳真人小洞天。萬戶管弦春賣酒,三山鐘鼓曉參禪。旌旄才上南臺路,方記詩篇落在先。二百馀人領此州,去思誰更有碑樓。浮名浮利果何在,潮去潮來空自流。照萬事時惟是道,賞三山處最宜秋。使君籍上尋同姓,只許旌旄獨自游。五十年前夢此游,已云持節豈能休。悠悠封域連東海,浩浩朝宗接上州。五季侯王時事古,九還仙子洞天秋。閒行嫌被朱衣覺,密往西堂獨倚樓。
臨風索笑傲冰霜,吐露春光漏泄香。兩岸斷橋人不渡,一川疏影橫斜陽。
驚看鴻雁北,歸帶白門秋。戀弟耽孤托,思親畏遠游。裝輕惜道路,老至愛朋儔。來歲黃花發,東籬一徑留。
長淮東下兩山尊,天作巍峰壯此門。金簡承華開日月,元圭拜手奠乾坤。僑名已變當涂國,遺跡猶傳禹會村。間話懷襄溯前烈,直疑疏鑿尚留痕。
春風吹綠遍山崖,叢竹留陰聽煮茶。度密穿青等閑事,撩人無奈海棠花。逝水流光鬢欲蒼,冶春仍入少年行。無錢有疾君休問,自分平生似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