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寺丞挽詩
仁宅居郊秀,儒科載世清。致君才列寺,教子亦專城。
寵數垂車佚,恩封進秩榮。逢辰俱動色,厚夜失吞聲。
恪素安時論,謙洪陟宦涂。飛鳧應縹緲,峨豸乃踟躕。
玉水流深派,靈山擁壯圖。豐碑看隴首,大隧錫龜趺。
仁宅居郊秀,儒科載世清。致君才列寺,教子亦專城。
寵數垂車佚,恩封進秩榮。逢辰俱動色,厚夜失吞聲。
恪素安時論,謙洪陟宦涂。飛鳧應縹緲,峨豸乃踟躕。
玉水流深派,靈山擁壯圖。豐碑看隴首,大隧錫龜趺。
他宅居郊外盡顯仁厚之美,家族科舉世代清名遠揚。輔佐君主才任職于寺署,教導子女也能治理一城。恩寵之數如垂車般安閑,封贈進秩榮耀無比。逢此盛事眾人動容,如今深夜卻失其聲而悲痛。他為人恭謹向來為輿論認可,謙遜寬宏踏上仕途。本應如飛鳧般仕途高遠,卻似執法官員般有所躊躇。他的品德如美玉之水源遠流長,志向如靈山般有宏偉藍圖??茨请]首的豐碑,墓道賜予了龜趺。
仁宅:指有仁德之人居住之所。
儒科:科舉考試。
列寺:指在寺署任職。
專城:指治理一城,做地方長官。
垂車:古代官員年老告退,賜予安車,即垂車,此處指恩寵。
進秩:進升官階。
飛鳧:傳說仙人王喬曾化為飛鳧,此處比喻仕途高遠。
峨豸:指御史,因御史執法時頭戴獬豸冠。
玉水:比喻品德美好。
豐碑:高大的石碑。
大隧:墓道。
龜趺:碑座的形狀像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余寺丞去世后,作者為表達對他的追思和敬意而作。當時社會重視科舉和家族榮耀,余寺丞在仕途和教導子女方面都有一定成就,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挽詩。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余寺丞。突出特點是通過對其家族、仕途、品德等多方面的描述,展現他的一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和人們對逝者的紀念方式。
滿江秋月照艖明,水國云鄉老此生。常慮中宵風雨變,孤舟時向岸頭橫。
一見風波即放篷,徐徐再訪斗牛宮。將吾心事頻思檢,慚愧煙蓑江上翁。
層華旖旎正關春,正苦無詩與寫真。持送平分風月手,果題香草屬幽人。
光風轉處影搖春,寂寂茅檐自養真。痛飲讀騷纕且紉,應言憔悴昔何人。
皓月凌空照綠波,
廣寒宮里舞嫦娥。
憑誰掃卻蟾蜍影,
天下清光應更多。
佛手驢腳生緣,
非佛非道非禪。
莫怪無門關險,
結盡衲子深冤。
掃石移尊去,披云曳杖行。岡巒頻轉換,郛郭偶生成。
溪盡田家出,山回仄路平。遠峰稠疊起,蒼翠撲軒楹。
閒即攀蘿上,倦來枕石眠。田廬陰翠壁,雞犬入層煙。
竹院通茶戶,山鄉近水廛。主人心但了,勝作苦形仙。
買足青山地,幽回搆屋居。暮煙慈竹嶺,秋水菊花渠。
煉石為方藥,磨嵐寫道書。丹砂如就得,拔去即仙廬。
閉卻層崖道,人間了不知。漁樵分氏族,花果認干支。
滴露新梧子,參云老檜枝。龍髯曾此去,巒壑也堪疑。
健兒身手。仆仆風塵牛馬走。
肩起長槍。才覺軍中意味長。
夜來涼月。狹路遭逢兵力接。
去去人人。盡掃倭奴不顧身。
君拂千里塵,我破十年想。
清尊侶蘭膏,歡呼振林莽。
老屋閉寒陰,言歡倏溫朗。
爰以巖廊姿,馳情煙波黨。
湘管招群靈,襟期搆幽爽。
置君丘壑中,冥心觀萬象。
凜然松風來,飛泉答靈響。
眉端紫氣開,欣欣有馀賞。
嬿婉艱久羈,駕言邁西往。
冰磧啟朝昏,鞭風振嵣?。
惓惓別離情,華發應增長。
稼盡原隰空,木脫山容近。
綿亙暮嶺長,斷續寒流引。
寸莽竭窮樵,槁壤連修畛。
白日隱寒云,哀商正凄緊。
玄冥逼凜秋,急景催時迅。
四序自有常,三壽誰能準。
來息自勞勞,往消憐泯泯。
景物悵蕭條,人事勞坎壈。
鮮知成獨復,多方謝眾敏。
日夕掩柴關,清琴理瑤軫。
不辭身作質,
只為母須羊。
此日江州牧,
當年買德郎。
青山猶古人,
碧草亦大雅。
幽鳥話升平,
陳摶何為者。
微紅頰暈生,淺綠眉痕逗。侍女約簾鉤,繡閣妝成后。
細步下香階,慢卷宮羅袖。折得小桃花,背立東風瘦。
來本無機去亦輕,
扁舟歸向闔閭城。
賃舂廡下僑居者,
莫向皋橋隱姓名。
九陌紛紛翳吾目,
是間冰熨一塵無。
十日五日一水石,
造次著詩那得摹。
伊洛深且廣,王畿奠其陽。炎劉建丕業,定都繼周王。
重城抱宮觀,迤邐遙相望。嵯峨黃金闕,璀璨白玉堂。
多士正駢集,冠蓋如云翔。文英聚東觀,耆德充上庠。
防邊盡衛霍,定策皆平良。垂拱正宸極,淵穆詎可量。
宸游布時令,大駕馳上襄。鸞輿儼儀從,佩服何煌煌。
緘書封泰岳,潔壇祀圓方。靈祇盡來格,至和兆嘉祥。
甘露粲華滋,朱草粲奇英。雨旸順時序,下民歌樂康。
玄德既昭晰,至治孰與京。纘承有賢嗣,國運宜繁昌。
所以千載下,奕奕垂休光。
清露釀花煙。皓魄無邊。數枝低亞笑嫣然。一自天臺迷路后,辜負年年。
蟾影罩霞鮮,似共流連。茅齋相對恍疑仙,賺得東風今日好,莫為愁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