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宣撫待制挽詩
百尺樓高臥,宜乎造物游。衛青開幕府,李廣不封侯。
世界乾坤在,邦家歲月流。遙知水心老,歷歷志諸幽。
到眼交朋少,前頭師友多。膠庠一騰達,臺閣合婆娑。
混跡談諧爾,成名字畫何。隆興乾道舊,零落幾山阿。
百尺樓高臥,宜乎造物游。衛青開幕府,李廣不封侯。
世界乾坤在,邦家歲月流。遙知水心老,歷歷志諸幽。
到眼交朋少,前頭師友多。膠庠一騰達,臺閣合婆娑。
混跡談諧爾,成名字畫何。隆興乾道舊,零落幾山阿。
您如高臥百尺樓之人,本應與造物同游。像衛青一樣能開設幕府,卻如李廣一般未得封侯。世界依舊乾坤運轉,國家隨著歲月流逝。遙想水心先生,會清晰地記載您的諸多事跡。眼前相交的朋友漸少,過往的師友眾多。在學校中一朝騰達,本應在朝廷中自在為官。您只是混跡于談笑詼諧之間,成名卻只在字畫方面。隆興、乾道年間的舊人,如今已零落于幾處山陵。
百尺樓高臥:化用陳登高臥百尺樓典故,指有才能、有志向之人。
造物:指創造萬物的天,即大自然。
衛青開幕府:衛青為西漢名將,曾多次出征匈奴,開設幕府招攬人才。
李廣不封侯:李廣是西漢名將,一生征戰卻未得封侯。
乾坤:天地。
膠庠:古代的學校。
臺閣:指朝廷。
隆興、乾道:均為南宋孝宗年號。
此詩應是為悼念一位姓陳的宣撫待制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隆興乾道舊”可推測,創作于南宋隆興、乾道之后,當時南宋朝廷局勢復雜,人才的命運往往受到諸多因素影響,詩人借此詩悼念逝者,感慨其命運。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陳宣撫待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借古喻今,表達對逝者命運的惋惜。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對人才命運的關注。
龍居洞云深,飛泉瀉絕壁。
不聞耳邊喧,但覺心境寂。
富貴由他人,得失俱抱戚。
孰能全其天,山中樗與櫟。
一門期負荷,太息此生終。
世道不如古,君心誰與同。
官清余橐在,虞返故堂空。
作善寧須報,悠悠付彼穹。
堂上瞻三像,衣冠各儼然。
兩朝賢太守,一代老詩仙。
棠影春風里,梅花夜月邊。
西湖新學校,千載后同傳。
旋營小屋并湖濱,最喜閑身葉樣輕。
俗子過門令我病,好山到眼覺心清。
新開白地多栽竹,怕惹紅塵少入城。
魚鳥忘機自飛泳,酒邊盡可助吟情。
扁舟搖蕩水心村,幾度煙波入夢魂。
猨鶴認名聽號令,漁樵執禮敘寒溫。
浮生多事景逾促,自古求人道不尊。
莫為窮途妨曠達,定應束帛賁丘園。
故人書只問平安,已分還山豈愿官。
猿鶴不驚松逕夢,貂蟬難換竹皮冠。
長安落葉秋深見,故國斜陽雨后看。
莫道剡中吟不盡,不成吟處亦停鞍。
白玉樓成閱幾春,今瞻祠貌儼如生。
一麾出守唐朝舊,八字封王宋爵榮。
花發梨山存故跡,水流柘浦響清聲。
傳聞有禱須形夢,能使人知桂籍名。
心以靜而虛,眼以動而應。心如明月懸太空,眼如當戶掛清鏡。
月光不受微云干,鏡光或為塵土暝。學問之道貴澄源,源之既澄流自正。
但令心體常如月體明,寒風暑暄豈能為我病。
吾友平生讀書眼,炯然不與事物競。外圜偶被輕埃薄,靈府不搖中自定。
杜門息交逾三旬,強本勝邪在一靜。
昨日扶杖過我蝸角廬,共談壁上先天內外圖。
窮探羲孔象中意,不與異說論懸殊。
高談亹亹竟日暮,睛光滟滟生清??。
夜歸不煩炬火照,入門索觀細字書。
晨興宿霧盡掃卻,銀海爛爛可以貫碧虛。
神耶天耶孰能詰,心耶眼耶萬變同一樞。
里人共傳先生有良劑,爭持病目求我滌懵瞇。
先生無藥亦無方,請將心來為君洗。
簞瓢吾道在,此樂語人難。
遺卻形骸累,始知天地寬。
遠山不辨樹,高屋易生寒。
數夜雪風急,編蘆壁未完。
湖光終日對,且喜絕塵紛。
時事年來別,山中人不聞。
霜林晴滴雨,寒井晚云生。
門掩松風里,知心有范君。
林巒深密地,怪石紫苔存。
留得巉巖勢,全無斧鑿痕。
浮云沉水底,落葉走山根。
最喜傾杯處,高僧遇老溫。
校讎存手澤,肯構烱前光。
際此圣明代,應無屋壁藏。
半窗分雪影,群蠹避蕓香。
靜想趨庭意,居然師友旁。
澒洞風塵莽未明,天翻地覆劫將盈。
翠華海上知何似,白首山中空自驚。
哭向鶑花非世界,夢迷弓劍繞皇陵。
誰知薇蕨同杯酒,為酹興亡終古靈。
近傳丹詔下彤墀,夜鶴寒猿也自疑。
江上晚風終自急,山中白石最相宜。
潮生潮滅鷗先見,花落花開蝶未知。
懷玉山人如問我,爛柯山下看圍棋。
屋破深山里,門無車馬塵。
誰知青竹塢,中有白蓮人。
坐上長留客,詩中不見貧。
池塘園圃樂,花木四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