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聞猿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清晰地傳來幾聲猿猴的啼叫,猿聲穿過稀疏的白色煙霧。它們應該棲息在有多月色映照的樹上,何況現在是下霜的寒天。遠行萬里的游子正端坐著,千山萬境一片寂靜。到了更深夜靜猿聲仍不停息,讓我想要移船離開。
歷歷:清晰的樣子。
寥寥:形容聲音稀疏。
棲:棲息。
危坐:端坐。
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
更深:夜深。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萬里客”可推測詩人處于漂泊羈旅中。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在三峽聽聞猿聲,觸景生情寫下此詩,心境孤獨凄涼。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游子的孤寂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三峽的猿聲和環境來烘托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生動展現了羈旅詩的特色。
當年蓬館近儲胥,紅璧東西對直廬。
綿??同參臺曲議,蕓籖分校御前書。
朅來憔悴騷人國,隨見光華使者車。
莊舄有吟皆病思,賞音徒欲慰頑疏。
節物秋將半,疏慵日益加。
不為投劾去,徒有折腰嗟。
味酒懷江鱖,乘風憶海槎。
東籬滿涼露,已約伴黃花。
荊楚旬宣盛事夸,十年重復賦皇華。
更弦已見調疏越,切玉猶須試鏌鎁。
隨手春風飄塞下,回頭膏雨潤天涯。
親聞父老慇懃說,溝壑沾恩數百家。
錦花香浸碧琉璃,誰折芳叢下帝闈。
橫裊正疑豪客纜,雙垂曾見婦人衣。
長條臥蘂勝繁李,密葉攢英似紫薇。
系取東風留節物,還家猶及醉春暉。
月滿扁舟久客懷,石頭城下暮潮回。
霸王基業從吳始,人物風流自晉來。
大抵險深輸道德,于今榛莾蔽樓臺。
吟毫千百年間事,賸寫江南庾信哀。
九疑山色望中青,似與湘江展翠屏。
終日掩關澄俗慮,有時開卷讀仙經。
談端往往該窮達,酒興悠悠混醉醒。
南去北歸皆惜別,更嗟衰鬢尚飄萍。
浩然天地秋,涼風日蕭索。
憲也固非病,回焉不改樂。
公秫已堪釀,兵廚有近約。
以此邀子車,主禮豈云薄。
法從深嚴寵祿榮,清標素節兩難并。
有心報國雖謀國,無意求名又得名。
道服豈煩垂寶帶,安居何用飾華纓。
秋風一夜喬林減,惟見松篁不變更。
清門令德江南吳,三紀蘭洲心自娛。
明時中林隱君子,蚤歳東門賢大夫。
老去笑談惟玉塵,病余風韻更冰壺。
世于出處罕無意,兩忘未見斯人徒。
境與人相得,長鯨宅海宮。
香花六時會,心跡萬緣空。
地恐諸天接,江從九澤通。
潮噴寺門冷,霞拂殿簷紅。
暮鴈來淮北,朝帆下浙東。
千重蒼桂霧,萬頃碧蘆風。
衲擁山云暖,缾函水月融。
當年約蓮社,何日謝塵籠。
凜凜英風數百齡,舍生知與義相形。
莓苔老澀穹碑暗,云木疏寒古殿扃。
自許孤城摧虎兕,至今遺事炳丹青。
二公死所真難處,獨恨臨淮有遁刑。
中道立不倚,大哉王者言。
文章曾潤色,功業在調元。
袞繡光閭里,圖書遺子孫。
悲風起吳國,千載鳯凰原。
南明山足勢欲盡,正是新崖東脅隈。
不知泉自那峰出,皆謂井因齊相開。
甘滑堪預酈經載,淵渟疑俟桑苧來。
神蛟往往此潛蟄,旱歲莫測生風雷。
大歷年中茅結宇,禪翁瓶錫久曾留。
飛泉堂下雨長滴,偃石道傍云不收。
野鳥歸來群木晚,老猿啼罷一山秋。
世人多事頭多白,底事情閑亦白頭。
清泉黳石餅,南海寶洲香。
下簾隱幾坐,煙霏散央央。
春云乍凝聚,玉穗忽纖長。
瑞鴨戲歕吐,雙臥不肯翔。
佛國寶芬郁,仙圃花氣芳。
真靈格杳冥,邪厲敺幽荒。
安得逍遙人,肯顧來此堂。
說我無上道,德音斯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