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十首 其十一
一法不明,翳汝眼睛。
眼睛不明,世界崢嶸。
一法不明,翳汝眼睛。
眼睛不明,世界崢嶸。
有一個道理不明白,就會遮蔽你的眼睛。眼睛看不清,世界就會變得艱難險惡。
一法:一個道理、一種佛法。
翳:遮蔽、蒙蔽。
崢嶸:本形容山勢高峻,這里引申為艱難險惡、不太平。
偈頌是佛教僧人的唱詞,通常用于表達佛法義理。這首偈頌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為了向信眾或修行者傳達對佛法領悟的重要性,勸誡人們要努力明悟佛法,避免被世俗的迷霧蒙蔽雙眼。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處于佛教傳播和修行的氛圍中。
這首偈頌主旨是強調明悟佛法的重要性。其特點是言辭簡潔卻寓意深刻,以生活中常見的“眼睛”和“世界”為切入點,讓人們容易理解。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起到了傳播教義、勸人修行的作用。
乘螭游不周,垠堮騁八荒。
在昔為靈均,君也今頡頏。
入秦紀山川,蔥郁懷帝王。
想見登太華,天風吹衣裳。
三峰墜黃河,日月背后行。
瞻禮白帝宮,賦詩一百章。
英聲流琴笙,古色當琥璜。
引手接天河,眾星隨低昂。
遙望赫運臺,云氣如牛羊。
矯首至再三,枉矢飛天狼。
感慨亦何為,宇宙原秕糠。
郎采蓮,妾采蓮,
蓮花開似妾初年。
蓮房結實妾生子,
郎今采取應相憐,
暖香雖斷相牽連。
樹底全無一點紅。今年春事又成空。不須追恨雨和風。
欲去未來多惡況,獨眠無寐少歡悰。一聲啼鴂五更鐘。
寫就相思字,
燈前帶淚看。
欲緘還未忍,
少待淚痕乾。
任丘馬首有箏琶
偶落吟鞭便駐車
北望觚棱南望雁
七行狂草達京師
海氣入樓腥,
停云肯暫停。
檐高惟聚雀,
草茂只多螢。
書帙因風亂,
詩腸對酒醒。
那堪愁夜永,
雷雨撼窗欞。
玉京人去秋蕭索。
愁眉斂翠春煙薄。
倚蘭橈,捲珠箔。
前事豈堪重想著。
酒醒情懷惡。
燈背小窗高閣。
離魂何處飄泊。
柳陰煙漠漠。
香剎憑游覽,尋幽夜未歸。
松陰枝拂蓋,谷轉石當扉。
卷幔天河入,開窗月露微。
梵音迎漏徹,旅夢覺酲違。
古樹生秋色,層嵐吐夜菲。
渾疑天路近,科坐白云衣。
鴻雁飛時塞草秋,風沙颯颯使人愁。因君為報江南信,蘇武天山雪滿頭。
天目山前粳稻秋,西風歸雁影悠悠。月明何處云羅遠,浩蕩湖波水滿洲。
幾年湖海不知羞
一見桃花自點頭
堪笑傍觀猶眼熱
也來趁隊逞風流
洛中舊話誰拈出,
幾載寥寥有此杯。
迂叟力辭年高晚,
先賢羞與尹俱來。
寧陪邵子稱安樂,
免使歐公笑僻乖。
況值霜天好風月,
皺眉不若且舒懷。
建州突騎本天驕,
舟壑潛遷大業消。
鲙縷固當誅逆豎,
厲階何止溯前朝。
已成兵禍巢林燕,
猶有宗親毀室鸮。
窮歲驅車聊一過,
雪晴鳷鵲尚岧峣。
尊俎之間著二陳。津津眉宇笑生春。清歌妙舞兩無倫。
叔隗輕盈饒態度,小喬嫵媚足精神。風流總屬一家人。
雛鶯啼去怨春殘,馀香襟袖斑。朱弦辛苦再三彈,心期深訴難。
金鴨冷,黛蛾攢,依依山上山。將離花好自愁簪,由他紅半闌。
東平心事本雄豪,何必才名獨慕曹。
學比今儒醇且奧,詩如古義刺而褒。
鄒之夫子誠堪嘆,霸者將軍未足高。
賢杰固當謀遠到,莫論山岳與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