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三首 其三
許蔡古鄰國,風煙相雜和。
蕭然客舍靜,不愿主人過。
野薺春將老,淮魚夏漸多。
街南病居士,有酒對酣歌。
許蔡古鄰國,風煙相雜和。
蕭然客舍靜,不愿主人過。
野薺春將老,淮魚夏漸多。
街南病居士,有酒對酣歌。
許國和蔡國在古代是相鄰的國家,風與煙相互交織融合。我獨居的客舍一片寂靜,不希望主人前來打擾。野外的薺菜到春天快結束時已老去,淮河的魚到夏天漸漸多起來。街南那位抱病的居士,有酒就盡情高歌。
許蔡:許國和蔡國,春秋時期的兩個諸侯國。
雜和:相互混合。
蕭然:寂靜冷落的樣子。
野薺:野生的薺菜。
居士:在家修行的佛教徒,這里可能指作者自比。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旅居狀態,在許蔡一帶的客舍居住。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平靜,詩人在寧靜的環境中,有感于季節變化和自身狀態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獨處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態度。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感悟和創作風格。
早田栽已成,晚田耕未遍。
風吹苗已長,汝事不可緩。
邇來雨況足,高下通溉灌。
雖云手足瘽,孰愈溝壑患。
自茲日不百,早稻期入爨。
晚禾雖云晚,霜肅但秋半。
我昔山中居,升沒每關嘆。
及今食官倉,謂得度昏旦。
那知不足飽,過午或空案。
尚言工吟哦,猶說鄙計算。
那知汝田翁,栽種日月斷。
但懼政或疵,因之罹水旱。
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
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
我行溧陽得楊子,何止國士天下士。大科異等非謾狂,筆頭真有三萬字。
十篇瑯瑯金玉音,一唱三嘆感我心。子昂感遇不啻過,阮籍詠懷何念深。
匡章通國稱不孝,夫子與游仍禮貌。雖然前圣亦有云,善與不善分惡好。
草木均是體,顧有幸不幸。
故侯住瓜田,四皓臥芝嶺。
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
居然說終少,籍甚談箕潁。
得非以人重,后世聞之警。
維菊本甚微,在昔曾莫省。
羅生蓬蒿間,自分托地冷。
一趨騷人國,再墮淵明境。
遂同隠居者,身晦名獨耿。
何當園五畝,不覬田二頃。
秋風及春雨,采擷花與穎。
既充天隨饑,亦望南陽永。
有志未能攄,對花徒引領。
婦有居冢亞,冢富亞則貧。
貧知敬尊章,富不親補紉。
尊章愛貧婦,富婦讒生鬭。
讒巧偽若真,兩婦俱遭詬。
貧婦自修飭,富乃計之得。
日復鬭其間,眾謂貧當出。
尊章頼深慈,不納富婦詞。
貧婦亦勿疑,但瘽前所為。
才言有時辨,富婦何施面。
貧婦貧無歸,尊章愿終眷。
連朝南浦亭,系此一葉舟。
未去已欲動,既行奚復留。
篙撐尚依岸,風至忽打頭。
中宵渺無際,清曉浩莫收。
行止固有定,淹速寧與謀。
我友邈難見,西山澹凝秋。
北風卷湖水,萬里雪欲狂。
乘勢不自止,云開日垂光。
風伯益振厲,行子立欲僵。
青女探其機,變作明日霜。
湖水凍成坼,層冰傲朝陽。
松柏愁悴死,寧云草蒼蒼。
哀哉羈棲人,破褐無幾長。
塞向亦墐戶,退憐無地藏。
緬思六月中,誓言望清商。
及今玄冬時,懔懔反莫當。
流金與折膠,事乃旦暮常。
安時輔爾躬,毋為徒自傷。
長年獲稻時,人盡趨南畝。
束薪固圖售,求益敢屢拒。
念昔居田園,連林恣斤斧。
炊飲煮坡羹,徒聞亂風雨。
昔人重離合,感慨思功名。我今迫貧賤,乃作分袂驚。
徘徊未能別,崎嶇復同行。捫蘿到黃巖,倚杖日已傾。
摩挲磴道古,開拓窗戶明。道人慣看客,撥火治短檠。
村醪偶提攜,霜柑亦包并。病來不喜飲,一再瀉濁清。
道涂今日勞,林壑他年盟。蘇州對床臥,不下五言城。
自經長少公,增重手足情。細聽松竹響,疑是風雨鳴。
披衣更起坐,月出山四更。
我行向何許,貢江與章江。
悠悠異所見,俗變服亦龐。
定遷本中州,來南已殊邦。
況此接荒服,寸心那得降。
山中無歷日,不知冬已交。
起行視林園,草木如半凋。
黃花獨何為,亭亭有余高。
俯不媿轉蓬,仰何羨凌霄。
當其雜眾芳,開落真謾勞。
豈若稍退步,坐閱枯與焦。
建中方死蘇,元嘉迺終陶。
二老蓋巋然,所歷匪一朝。
人無送酒錢,官無種秫田。
鄰家頼可賒,醉過春風顛。
春風急雨顛,梅黃更連連。
不念陋巷士,其貧類顏淵。
昔在山水樂,往往失意人。
公今弦歌余,迺復于此親。
搜羅既奇勝,落筆為寫真。
文章復何似,高處殆先秦。
新月凈林木,微風動菰蒲。
客子不能寐,拊身念艱虞。
忽思騎鯨翁,已去不可呼。
樂哉今夕境,忍令墮空虛。
南都李文學,豪氣老不除。
將為章江行,值我彭蠡湖。
一見如平生,健論真起予。
座間誦新作,崢嶸突黃初。
攜酒夜過我,烹雞仍鲙魚。
快飲不記琖,耳熱歌烏烏。
乘墜俱大謬,醉倒不用扶。
幾夢即了我,此身無復余。
勝踐無古今,人事自作疎。
東西南北人,何必懷此都。
明朝兩茫茫,危途各崎嶇。
語離有遺恨,更起捋君須。
下湖有隠人,卜筑自厥先。官曾駕高車,屋乃無修椽。
究觀諸郎貧,固知大夫賢?;k雖乏黃金,家故余青氈。
其季我與游,于今幾何年。文得南澗賞,經從晦翁傳。
味有陸子同,譽由吾輩宣。其人可知已,忤俗何病焉。
今逢初度日,為頌初度篇。君非黃叔度,殆似元魯山。
見之意輒消,坐久歸忘旋。是資薰陶益,能使鄙吝捐。
沖風足披挹,好句寧引牽。況復兩玉兒,共嬉郎罷前。
潛魚必求深,鳴鶴終聞天。君當茂明德,食菊仍佩荃。
我亦愿黃發,挹袂仍拍肩。濯足冰水流,振衣懷玉巔。
世茍混氛濁,神其歆吉蠲。我老不足道,君乎斯勉旃。
此君如高人,風節常凌厲。雖經隆冬中,正色不少替。
春今盡正月,萌蘗且次第。天公出奇手,白晝變昏翳。
初飛佛場花,繼灑鮫人涕。群兒顧驚走,老眼亦睥睨。
是時凡草木,掩抑若自衛。惟君獨傲然,略不威嚴霽。
太剛竟摧折,乃悟非善計。追懷周旋久,于此增懔悷。
其生既冤死,其死可輕弊。當為殺青簡,更以色絲綴。
盡書卓行人,出入生死際。作我座右銘,蘄能免于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