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述懷呈滌生師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韻同次青仙屏彌之作 其一
九天閶闔叫能開,
大地波瀾挽得回。
溝壑余生千里轉,
沙場戰骨幾人埋。
風高勁草猶披拂,
歲晚喬松待護培。
懷舊蒼茫嘗獨立,
眼中多少出群材。
九天閶闔叫能開,
大地波瀾挽得回。
溝壑余生千里轉,
沙場戰骨幾人埋。
風高勁草猶披拂,
歲晚喬松待護培。
懷舊蒼茫嘗獨立,
眼中多少出群材。
能將九天的天門呼喊打開,能把大地的波瀾扭轉挽回。從溝壑絕境中幸存,輾轉千里;沙場上的戰骨,有幾人得以掩埋?風急浪高,勁草依然隨風披拂;歲暮天寒,喬松等待著養護栽培。懷念舊友時,我常獨立于蒼茫天地;眼前所見,多少是出類拔萃的人才。
閶闔(chāng hé):傳說中天宮的正門,此處借指朝廷。
溝壑余生:指從困境或死亡邊緣幸存的人。
勁草:疾風知勁草,喻在艱難環境中堅韌不屈之人。
喬松:高大的松樹,喻指杰出人才。
護培:養護培育。
出群材:超越尋常的人才。
此詩約作于晚清太平天國戰爭時期。作者以門生身份向曾國藩(號滌生)述懷,同友人次青(李元度)、仙屏、彌之等唱和。時逢戰亂頻發,作者歷經輾轉,感于時事與個人遭際,借詩抒發對時局的思考與對人才的期許。
全詩緊扣“感事述懷”主題,由扭轉時局的信心起筆,繼寫戰亂創傷,再贊堅韌品格與人才輩出,脈絡清晰。既體現對戰爭的反思,又傳遞積極進取的精神,是晚清戰亂背景下士人情懷的典型寫照。
餐英人去已千年,
留與先生泛酒船。
昔日避讒今避世,
黃花獨識兩翁賢。
素幕悠悠逗曉風,
行隨哀挽出深宮。
妃嬪莫向蒼梧望,
云覆昭陵洛水東。
誰將此筆點行藏,真有乾坤日月光。三尺羊裘幾銖兩,千秋龍袞共低昂。
客星天上何須急,老腳人間不浪長。留得先生在臺輔,不知東漢可陶唐。
羊裘不返道終疑,玉帛雖來事可知。天下君臣光武召,世間膾炙子陵碑。
故人不改狂奴態,一事堪為百世師。九鼎漢家從此重,聽歌山谷老人詩。
桐江秋水來天地,照見千年老鳳還。太史直書形跡外,先生猶在是非間。
交情此去投當寧,年事何勞列從班。欲向東吳問遺老,江湖容有此翁閒。
先生如此亦天民,高坐桐江一水濱。卻到陵夷排亂賊,方知名節是忠臣。
白鷗自去江湖遠,黃紙何來道路頻。往往見人東廡下,傷心一代帝王真。
吾衰屢嬰子桑疾,老去欲焚王壽書。
袖中往往得詩簡,美人睡起新弄珠。
丁香花發春滿除,海棠嬌艷雛鬟如。
遲君不來苦相憶,何日載酒尋杯湖。
經年不見玉溪翁,百里江山萬里同。無計相從話心曲,時揮一紙寄西風。
問君那向城中住,賴有清風濯市塵。門外數根楊柳樹,細看別作一家春。
心腹相知會面稀,一春未有盍簪期。西窗風雨愁眠夜,夢到君家賦小詩。
陋巷深深屋數椽,以文為業硯為田。一觴一飯常留客,知是君家內子賢。
老夫時作白頭吟,爨下焦桐孰賞音。敢望荊溪作詩跋,自慚弊帚享千金。
王建不能憐賈島,吟邊懷抱向誰開。扶病欲迎新太守,不知千騎幾時來。
玄化無停機,四序迭交易。
青春幾何時,鬢發颯已白。
有生穹壤間,滿者孰能百。
胡為勞其生,汨汨受形役。
務學須及時,孳孳在晨夕。
尺璧諒非寶,寸陰當是惜。
彼哉蚩蚩氓,白首竟何益。
擿埴類冥行,倀倀奚所適。
周公古圣人,尚能戒無逸。
進脩茍力勤,終造圣賢域。
天涯浪跡幾年春,此日何期青眼頻。
贈藥為憐司馬病,解衣應念少陵貧。
慚非駿骨逢知己,羞把蛾眉奉路人。
聽雨不堪孤館夜,感今追昔倍沾巾。
蒼翠帶平岡,
坐見南山路。
白云淡無心,
遙遙向山去。
十載蘋洲。正襟懷黯黯,歲月悠悠。望云心欲絕,懷橘愿難酬。鴻北向、水東流。拼一醉新篘。把此中、無邊寥落,盡付眠鷗。
燕臺更有前游。記閑園角酒,水榭迎秋。題糕徵韻語,說餅擁香篝。憐別后、見無由。更莫上高樓。暮山橫、斜陽芳草,處處生愁。
道大誰能與,才難圣所嘆。
浮云雖暫掩,寶氣不終蟠。
走卒稱司馬,蒼生起謝安。
縱無臨賀送,當有翰林觀。
呼天自作不平鳴,
誰料天心更不平。
忠孝盡教磨折死,
自然梟境會孳生。
鄴王臺上幾追陪,臺上鴉鳴古甓摧。
每對燈前青玉笛,不辭花下白銀杯。
九重幽夢驪駒近,百卉佳時鷤?催。
更約歡呼須繼日,從教河漢卷星回。
祖德隆三后,天心廓九圍。
謳歌通毳幕,風雨想戎衣。
一自車書合,長看職貢歸。
黃圖無內外,時邁有光輝。
霞起冠嶺色,
瀑下飛空寒。
興公如未賦,
勝絕誰能看。
三五肇人極,圣道何巍巍。夏殷逮成周,文風漸弘開。呂政絕天紀,殘苛恣雄猜。萬姓坐涂炭,六籍成寒灰。自謂世無敵,沙丘忽崩摧。阿房樂未央,長城空怨堆。人文至今存,狂秦安在哉?千古驪山下,穢德銜余哀。
武皇藉文景,民殷倉粟陳。不守清凈化,開邊政多門。四方屢游幸,萬里行三軍。有子不自保,哀哉真少恩。外虛仁義名,奈茲多欲身。神仙在何處,茂陵今幾春。
自古寺人職,司閽供灑掃。秦漢始撓政,國本亦枯槁。唐初任猶輕,高貴在天寶。淪胥宣懿間,神器由顛倒。門生詆天子,尊重壓元老。社稷遂已墟,群閹那自保。全忠不堪忿,殲殞何草草。嗟哉太宗業,家奴壞王道。后世宜鑒之,慮患防須早。
道君蒞天位,聰明邁前人。紹述溺新法,棄彼藝祖仁。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師相寵京貫,狂妄開燕云。藩籬既已撤,狼虎俄成群。吞噬至骨肉,和議尚紛紜。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塵。至今竊憤錄,一覽猶傷神。
磊落元始祖,英名出天然。繼統一海內,彬彬任才賢。偃武重斯文,生民皆息肩。從容頗中道,暗合如有傳。胡俗思改易,華風未能全。文統與桑哥,相繼專威權。茲誠損盛德,誅殛斷弗憐。貽謀計亦疏,國運無百年。
順帝饒巧思,良工弗能及。奇后褻坤儀,儲子驕相襲。奸回屢登崇,弊政滋郡邑。群雄遂蜂起,志士如龍螫。脫脫力未展,擴廓兵方集。信讒忌成功,九廟斯嶪岌。不有昏政乖,那歸皇祖急。歷數在圣明,萬代洪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