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克之還歙因游浙中
新安百里水,
直下浙江流。
故人從此去,
相送淮南秋。
楊柳落已盡,
蟪蛄鳴更愁。
何時一書札,
西寄廣陵樓。
新安百里水,
直下浙江流。
故人從此去,
相送淮南秋。
楊柳落已盡,
蟪蛄鳴更愁。
何時一書札,
西寄廣陵樓。
新安江綿延百里的江水,徑直匯入浙江奔涌流淌。老朋友從這里啟程離去,我在淮南的秋色中為他送行。楊柳的葉子已經落盡,蟪蛄的鳴叫聲更添愁緒。何時能收到你的書信,從西邊寄到廣陵的樓頭。
新安:新安江,發源于安徽徽州(今黃山市),東入浙江,流經建德、桐廬等地。
故人:指吳克之,詩人的老朋友。
蟪蛄(huì gū):一種小型蟬,夏末秋初鳴叫,聲音凄切。
書札:書信。
廣陵樓:廣陵(今江蘇揚州)的樓閣,此處代指詩人所在之地。
此詩應為詩人秋日于淮南(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地區)送友人吳克之返回歙縣(今屬安徽黃山),并順路游歷浙中時所作。詩中緊扣“送別”主題,融入秋日特有的景物,反映詩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
全詩以秋江送別為背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與直抒胸臆的結合,簡潔而真摯地表達了對友人的不舍與思念。語言質樸,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別小詩。
海氣侵人拋翠箑。長夏欞紗,雨過秋先接。小圃千花紅半脫。欄干鎮日無飛蝶。
寶鴨香消愁暗結。奩霧輕呵,玉笛才停擪。題就新涼書墜葉。愁痕猶鎖金絲篋。
草木味自同,
樽酒歡相與。
舊夢忽以醒,
恍不知何所。
宦途迢遞惜年華,野寺行吟日未斜。提甕滿分龍鼻水,支鐺旋煮雁山茶。
云開絕壁猿窺果,春到寒巖樹著花。怪狀奇形留勝跡,都將清景付詩家。
折花玉階前,
簪上同心釵。
安得花下風,
吹夢入郎懷。
幾度春風信陸沉,
曾題醉筆寫花陰。
詩情不復隨風亂,
今日花前對展禽。
秋生木老,水退沙隆。
眉骨陰晴輕重,鼻筒子丑疏通。
身心霽月,蹤跡流蓬。
默坐胡床兮不欲說黑道白,閑倚柱杖兮誰能畫西指東。
君家吳望族,名冠儒林表。自昔我先人,素有通家好。若翁余同庚,交誼如管鮑。翁也蚤世久,余亦漸衰老。
阿戎能繼業,豐姿美年少。賦罷擬揚雄,詩成驚謝朓。一朝省世父,治裝遠來到。欲慰十載別,不憚千里道。
再敘骨肉情,重講家庭教。談話每宵分,尊卑愜懷抱。昨承訪蓬蓽,出迎雙屐倒。從容問答間,寒威頓除掃。
高門產麒麟,吾儕亦光耀。正欣接吟席,又復理歸棹。草色瀛洲新,鶯聲上林早。相送出都門,春江波浩浩。
局面山河未是真
幾番變故幾番新
偶因過客留情款
不為瀛洲六斛塵
徼外行宮隔萬山
朱光只在兩河間
可令未派龜魚種
卻踞中原虎豹關
槃木自來歌漢德
哀牢先許識天顏
于今垣市無推步
云漢遙佔鶉首班
靈泉九轉羽觴浮,
坐石攀花作酒籌。
莫遣花飛隨水去,
恐驚漁子更移舟。
河東鹽課事,
軍國用斯存。
錦綺商人富,
青驄使者尊。
溝渠憐赤子,
霄漢隔金門。
無限憂時意,
臨岐不盡論。
承天撫箓,纂圣登皇。遐清萬宇,仰協三光。
功成日用,道濟時康。璇圖載永,寶歷斯昌。
日月揚暉,煙云爛色。河岳修貢,神祇效職。
舜風攸偃,堯曦先就。睿感通寰,孝思浹宙。
奉揚先德,虔遵曩狩。展義天扃,飛英云岫。
化逸王表,神凝帝先。乘云厭俗,馭日登玄。
百粵喧嘩外,
三江指顧中。
耕桑遺俗在,
草木故城空。
近澤知田美,
多魚驗海豐。
由來形勢地,
越絕控遼東。
傀儡登場日,人情侮老翁。
放顛非獨醉,好弄有群蒙。
傾跌辭援手,昂藏見直躬。
由來腰不折,休笑腹偏空。
鬢任添新雪,身羞拜下風。
推排終莫屈,倔強孰能同。
潦倒嗤余子,支撐讓此公。
平生兒戲慣,可也忘頑童。
獨足上高臺
茂草變為灰
欲知我家處
朱門當水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