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依韻和酬王彥霖四首 其一
幾度春風信陸沉,
曾題醉筆寫花陰。
詩情不復隨風亂,
今日花前對展禽。
幾度春風信陸沉,
曾題醉筆寫花陰。
詩情不復隨風亂,
今日花前對展禽。
多少次春風中消息沉寂無聞,曾帶著醉意揮筆描繪花下陰影。如今詩情不再隨春風紛亂,今日在花前與您如柳下惠般相對。
陸沉:本指陸地沉沒,此處比喻消息沉寂、無聞。
醉筆:帶著醉意寫就的詩句。
展禽:即柳下惠,春秋時魯國大夫,以高潔著稱,此處借指王彥霖,贊其品格。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王彥霖酬和之作,創作于春日花前。詩人回顧往日春風中醉筆題詩的經歷,對比今日心境的沉穩,借此表達與友人相聚的閑適與對友情的珍視。
詩通過今昔詩情狀態的對比,展現詩人心境從紛擾到平和的轉變,以自然意象與用典手法,含蓄傳遞對友情的珍重,語言簡練而情感真摯。
喜與水云會,甘與水云同。云屯水聚處,塞破太虛空。
月光昏淡水痕微,香影如前舊植稀。可是孤山雪初霽,有人吟坐擁深衣。
相逢及送別,都在落花時。霜雪添雙鬢,兵戈共一枝。江湖空在望,天地盡堪疑。顧陸煩憑吊,吾生未有期。馬當湖水北,南望杳瀟湘。陸海英雄躓,船山煙草荒。客臺留蠹簡,謁者戀幽芳。片石延陵字,他年待報章。
窗涵煙水茫茫白。筠簾卷起如鉤月。殘夢憶廬陵。書燈冷畫屏。亂蟲吟四壁。旅客愁應絕。獨自倚欄干。宵深風露寒。
徒云歸是客,難道客如歸。易簣僮先散,招魂誰可依。來驚春浪闊,去及柳條稀。迢遞黃山路,程程入翠微。
人言一日養,不以三公換。況乃桑梓邦,王藩作明宦。祿養既盡歡,承顏復泮奐。禮樂誠嘉猷,河間即東獻。賈傳良足師,臨湘莫重嘆。治安策可陳,早為明廷贊。
十年南北看參商,今夕向緣會草堂。自笑家貧無旨酒,我憐宦薄但空囊。呼童刻燭催新句,見子摳衣問舊章。一榜故人今有幾,情如骨肉莫相忘。
百花開遍園林,又春歸也誰為主。深黃淺紫,嬌紅膩白,他誰能妒。似不勝情,醉歸花月,夢回云雨。又豐肌、恰被東風搖動,盈盈底、霓裳舞。世事紛紛無據。與楊花、飛來飛去。當年斗大,知他多少,蜂窺蝶覷。金谷春移,玉華人散,此愁難訴。漫尋思,承詔沈香亭上,倚闌干處。
上館宜才子,佳名玉葉光。文章奪云錦,衣服惹天香。下筆驚鸚鵡,吹簫跨鳳凰。淮王門下客,冠蓋日相望。
二載巴川縣,誰知是與非。還鄉何所有,載得一清歸。
江邊水落漲虛沙,望里迢遙去路賒。岸柳未青前度眼,山梅應白故園花。關津多阻如留客,魂夢頻驚不到家。野鳥閑鷗飛不定,身隨一葉寄天涯。
二月風堪愛,悠悠天際生。向空鳴籟細,乘暝作寒輕。拂水紋層浪,穿條杌紫莖。煩君期素魄,相伴倒春清。
王郎多逸興,張子更清談。詞賦誰當并,交游我獨慚。晚風聞竹碎,霏月對花酣。轉首成宵夢,梅開湖水南。
九折危途寸步艱,至今回首尚心寒。元來自有安身處,茆屋三間似海寬。才薄常為世俗輕,還山力不給躬耕。即今贏得都無事,袖手東窗聽雨聲。俗事紛紛意不攄,兀如頭垢念爬梳。東窗且復焚香坐,閑看微云自卷舒。寂寂東窗午夢殘,更堪春雨作春寒。蠻童未報煎茶熟,一卷南華枕上看。
憶眠時鳳帳掩嬌顰,臉印枕痕新。任金釵壓扁,羅衫摺蹙,休喚真真。只恐和人和夢,都化作梨云。夢里何滋味?猶咽香津。那日迥廊中酒,有猩紅萬點,鋪作重茵。被檀奴欺負,偷解茜紗裙。甚東風相扶不起,被春愁困了柳腰身。憑仗著三生恩眷,消受橫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