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君封禪處桃花谷口幾殘碑獨傳李白詩魂在海日長看夜半時 其三
少室峰頭跡未陳,騎羊仙者是吾身。自從玉女窗前別,落魄塵寰五十春。
少室峰頭跡未陳,騎羊仙者是吾身。自從玉女窗前別,落魄塵寰五十春。
少室山峰頂的痕跡還未陳舊,騎羊的仙人正是我自己。自從與玉女在窗前分別后,在塵世中落魄已有五十年。
少室峰:嵩山群峰之一,與太室峰并稱嵩山二室。
跡未陳:痕跡未顯陳舊,陳意為陳舊、過時。
騎羊仙者:化用古代仙人騎羊的傳說(如《列仙傳》載葛由騎羊升仙),此處詩人自比仙人。
玉女:指傳說中嵩山的仙女,或代指曾相交的仙緣之人。
塵寰:塵世、人間。
五十春:五十年,以“春”代指年,是古詩常見手法。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暫無明確史料記載。結合“少室峰”“玉女”等意象推測,或與作者游歷嵩山、接觸道教文化的經歷相關。詩中“騎羊仙者”自喻及“塵寰落魄”之嘆,或反映詩人對超脫世俗的向往與現實失意的矛盾心境。
詩以仙者視角追憶往事,通過仙凡對比,展現對往昔仙緣的懷念與流落塵世的感慨。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融合傳說與現實,體現了詩人對生命際遇的獨特體悟。
鷓鴣春雨過東風,晴日桃花岸岸紅。行到小橋聞犬吠,人家都在柳陰中。
桑葉繞綠多纖纖,蕨芽正肥春筍甜。茅屋人家風日好,老翁捫虱傍頹檐。
梁燕依依成伴侶。誰遣把、離愁深訴。江海漫惜歸去。隔后春社還相遇。
獨有巫峰天外路。無計使、行云留住。三點四點更鼓。畫簾聽盡瀟瀟雨。
我自忘心神自悅,
跨水穿云來相謁。
不問黃芽肘后方,
妙道通微怎生說。
別浦潮生玉一痕,倚闌目送渡江云。
寶蓮秀色連秦望,商略風煙到十分。
隔江便是越州山,無雨無晴盡好看。
不妒臥樓高百尺,妒它終日倚闌干。
阿母柱杖行,送子從軍去。大星天際明,朦朧天欲曙。
年高腳力微,倦倚道旁樹。忍淚不曾流,呼兒與之語。
日寇肆兇殘,神人所共怒。今日送兒行,不知幾去處。
囑兒惟數言,莫把戎機誤。努力殺倭奴,慎勿憂老嫗。
年少尚有為,百神長呵護。他日凱歌還,杯酒澆娘墓!
阿兒感母言,臨風淚如注。
餞臘蠻村鼓。聲聲急、雁邊低和鳴櫓。瓊簫市遠,膏爐爓薄,好春何許。橫溪數萼嬌紅,點綴入、迎年秀語。任向夕、雪意垂垂,韓山冷落眉嫵。
銀荷翠管西船,歌呼簺博,渾忘羈旅。涂箋燥墨,沾杯淡酒,自溫眠緒。荒雞定憐沈夢,是一夜、鄉心幾處。喚緒風、帆色新年,春程未誤。
岸落棠梨鳥落藤,燒痕明滅小人登。
僧鐘遠隔云邊樹,江路斜窺峽里燈。
絕澗得風長響瀑,陰崖無日久留冰。
茫茫不見同來棹,月阻諸峰夜始升。
少日諸公后,流年兩鬢斑。
世情春冰泮,行路太行艱。
何計分珠履,空懷對玉山。
風期知不淺,逸駕恐難攀。
郎署簡趨謁,永晝罷拘束。
暫謝車馬擾,稍覺形神屬。
虛庭冷清飆,芳階曠遙矚。
疏花改春榮,繁陰敷夏綠。
感茲生意成,悟彼化機促。
遐心寄縹緗,深襟托醽醁。
慚無滄海略,久索金門粟。
仲生述樂志,老氏貴止足。
逐物詎有涯,駕貪期不辱。
仕隱希古人,庶幾企高躅。
幾度開樽宴畫樓,
月華孤負好中秋。
姮娥也厭笙歌沸,
云幕重重不上鉤。
月白江空鶴一聲,美人香夢可曾驚。
瑤臺自劃天為界,玉笛實飛雪滿城。
春有去時誰定例,潮聞來處敢相迎。
藐姑只合羅浮宿,金屋如何好貯卿。
勃窣家風一任真,
述朱終是不成文。
何如竹榻吟清夜,
月到花梢有幾分。
空馀短笠與輕蓑,
道著休時事早多。
更向中間問消息,
夜深無奈月明何。
絳帳傳經二十春,茫茫瀛海屬前塵。偶談故里遺黎在,重到他鄉父執親。
竹寺千秋留韻事,桔園萬首寄天真。刺桐城里相逢處,昔日諸生剩幾人。
舊游星散海東天,晉水江干狎釣船。鯤島風流詩鼻祖,閩山活潑地行仙。
傷時庾信懷鄉思,問字侯芭結夙緣。遺集林高成雅贄,先生青眼肯垂憐。
蓂露晴吹玉律風,寒暄一歲兩宵中。
盤供小摘春前綠,綵斗新團臘后紅。
坐惜殘更非畏老,戲隨舊俗亦占豐。
蓬蒿尚有梅花在,且囑癡兒莫送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