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好禮
廢王立武覆車同,
抗疏精忠幸見從。
若使荒淫終愎諫,
玄宗又是一高宗。
廢王立武覆車同,
抗疏精忠幸見從。
若使荒淫終愎諫,
玄宗又是一高宗。
廢除王皇后改立武氏,這與之前的覆轍相同,潘好禮直言上書進諫,他的忠誠有幸被聽從。要是唐玄宗一直荒淫且固執不聽勸諫,那他就會變成另一個唐高宗。
廢王立武:指唐高宗廢掉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一事。
覆車:比喻失敗的教訓。
抗疏:向皇帝上書直言。
愎諫:固執地不聽勸諫。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唐玄宗執政時期的一些情況,聯想到唐高宗“廢王立武”的歷史教訓,有感于潘好禮的進諫行為而創作,提醒君主應善于納諫,避免重蹈覆轍。
此詩主旨在于借潘好禮進諫之事,以史為鑒,告誡君主應虛心納諫,避免因荒淫愎諫而導致不良后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對君主賢明的期盼,在文學上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歷史思考。
豪絲哀竹近中年,過眼春痕水上煙。一窖黃金先鑄佛,半床青史小游仙。引人入夢偏胡蝶,勸客歸田有蜀鵑。暢好尚湖秋萬頃,幾時同上釣魚船。
驅卻青蠅百事宜,石幢松影下罘罳。客磨詩里花同瘦,秋到人間佛不知。萬葉盛衰先有信,一蟬哀怨總無私。紅塵白社雙青眼,如此相看得幾時。
乘風欲去東南,
回頭此意誰參。
當時蹉過足庵,
卻來攻愧同龕。
傳來風鶴忽如麻,倉猝西行入夜嘩。
未必婚姻能谷我,那堪衰病更離家。
眼前骨肉還欣聚,身外風塵不暇嗟。
見說將軍能卻敵,全師應向玉關遮。
奕世鳴珂盛,多君結綬榮。
參藩新駐節,選部舊蜚聲。
豈料星空隕,翻憐墓已成。
松楸聞鶴唳,掛劍不勝情。
偶泛蓬舠繞郭來,摩挲墓碣久徘徊。
重看俎豆登鄉社,尚想干掫捍黨魁。
白刃爭攖千載烈,青云并附九京哀。
蕭蕭松柏凌秋爽,遺臭生祠安在哉!
珠海霜飄葉未紅,柴門揖客得高風。早傳封事神州內,竟接鴻詞白雪中。
笑語性應歸上乘,須眉氣自可凌空。他年九帶臺邊月,千載香花愿與同。
書歸金馬道仍西,棄卻銀魚世罕齊。鎮海珠誰徒手得,摩天鶴不共雞棲。
摧殘智勇留盤谷,開拓心胸選釣溪。莫遣秋霜攻玉質,蓮華相待踏琉璃。
何用金丹九轉成,
手持芝草已身輕。
祥云平地擁笙鶴,
便自西山朝玉京。
待汝頻扳桂,憐予久系匏。無嫌一日長,愿結百年交。
啟戶驚黃葉,開尊藉白茅。自無奇可問,何怪世人嘲。
兒童操翰墨,四十且無成。自汝工諸體,令予畏后生。
吾里中丞裔,前朝太傅名。高才有如此,真不愧家聲。
我舅為生祖,生名較我嘉。忘年稱小友,累世屬通家。
王謝賢非乏,園廬路不遐。逼衰偏篤舊,數見惜年華。
信步南岡上,寒松一徑斜。浮杯當柳色,促席坐桃花。古殿明丹壑,方塘漾彩霞。紅妝晚成隊,拾翠傍晴沙。
步步春原色,尋芳意自閒。石枰疏竹里,金鐸亂松間。一壑停蒼佩,千峰峙翠鬟。平生雙屐在,天闊任躋攀。
遠天橫霽色,箕踞坐莓苔。竹露晨猶滴,松風午漸來。翠微懸絕壑,蒼靄覆平臺。十日猶能客,將無典綠醅。
潦倒悲華發,追隨暫少年。煖風抽麥日,微雨拗花天。游女矜環佩,居民競管弦。維揚好春色,何地著絲鞭。
瘦頸隆肩碧眼生,
翰林親贊虎頭能。
終年不語看如意,
似證禪心入大乘。
九月嚴霜塞下飛,
連營回首望寒衣。
將軍縱上移屯奏,
無柰公卿半是非。
此邑吾鄰境,嘗聞嘆恨深。
有田盡增稅,無楮可為衾。
愿布中和政,毋懷忿疾心。
歸田當有日,好聽宓生琴。
堂前春已背人歸,檢點馀光付品題。
曲徑愁鋪芳草路,小橋橫斷落花溪。
無情夜月能相照,有恨流鶯莫亂啼。
贏得詩人多少意,碧桃空老雨凄凄。
翠水西流鐵艦通,
?州極目海云紅。
弓刀小駐元戎隊,
滿地秋蕪宋故宮。
云低雨細靜無風,
似著精神染異紅。
駐輦慈恩賞佳句,
若論今日定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