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僧
苦厄那能度,醫王亦抱疴。苔侵雙屐濕,塵翳一瓢多。
錫杖頻扶手,金剛為伏魔。跏趺在禪榻,或恐是維摩。
聞鐘苦夜長,形影自凄涼。懺悔除前障,呻吟檢古方。
坐非同面壁,臥豈倦津梁。氣運有時盡,千花塔里藏。
苦厄那能度,醫王亦抱疴。苔侵雙屐濕,塵翳一瓢多。
錫杖頻扶手,金剛為伏魔。跏趺在禪榻,或恐是維摩。
聞鐘苦夜長,形影自凄涼。懺悔除前障,呻吟檢古方。
坐非同面壁,臥豈倦津梁。氣運有時盡,千花塔里藏。
僧人深陷苦難難以解脫,連醫王也身患疾病。青苔浸濕了僧人的雙鞋,瓢上布滿了灰塵。僧人頻繁扶著錫杖,心中念著金剛經降伏魔障。他跏趺坐在禪榻上,或許就像維摩詰居士一樣。聽到鐘聲覺得長夜難熬,形單影只十分凄涼。通過懺悔消除以前的障礙,痛苦呻吟中翻看古代醫方。坐著并非像達摩面壁,躺著也不是厭倦了渡人之事。氣數總有盡頭的時候,最終會像千花藏于塔中般逝去。
苦厄:苦難、災厄。
醫王:佛教中指能醫治眾生身心之病的佛,這里可能也指醫生。
抱疴:患病。
翳:遮蔽、覆蓋。
錫杖:僧人手持的法器。
金剛:指《金剛經》。
跏趺: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
維摩:即維摩詰居士,是在家菩薩,示疾說法。
津梁:橋梁,比喻濟渡眾生。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一位患病僧人艱難修行的情景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佛教氛圍濃厚,人們對僧人的生活有所關注,詩人也對生命的苦難和無常有深刻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僧人患病時的艱難處境和精神狀態,突出生命的脆弱和無常。其特點是通過細膩描寫刻畫僧人形象,營造出凄涼意境。在文學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佛教修行者生活的一種關注和思考。
笠澤多異竹,移之植后楹。
一架三百本,綠沈森冥冥。
圓緊珊瑚節,釤利翡翠翎。
儼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
槭槭微風度,漠漠輕靄生。
如神語鈞天,似樂奏洞庭。
一玩九藏冷,再聞百骸醒。
有根可以執,有??可以馨。
愿稟君子操,不敢先凋零。
翠{??/筏}初織來,或如古魚器。
新從山下買,靜向甔中試。
輕可網金醅,疎能容玉蟻。
自此好成功,無貽我罍恥。
一失輦前恩,綺羅生暗塵。
惟應深夜月,獨伴向隅人。
長信翠蛾老,昭陽紅粉新。
君心似秋節,不使草長春。
艇子小且兀,緣湖蕩白芷。縈紆泊一埼,宛到孤園寺。
蘿島凝清陰,松門湛虛翠。寒泉飛碧螭,古木鬬蒼兕。
鐘梵在水魄,樓臺入云肆。巖邊足鳴??,樹杪多飛鸓。
香莎滿院落,風泛金靃靡。靜鶴啄柏蠹,閑猱弄榅?。
小殿熏陸香,古經貝多紙。老僧方瞑坐,見客還強起。
指茲正險絕,何以來到此。先言洞壑數,次話真如理。
磬韻醒閑心,茶香凝皓齒。巾之劫貝布,饌以栴檀餌。
數刻得清凈,終身欲依止。可憐陶侍讀,身列丹臺位。
雅號曰勝力,亦聞師佛氏。今日到孤園,何妨稱弟子。
三幅吹空縠,孰寫仙禽狀。
?耳側以聽,赤精曠如望。
引吭看云勢,翹足臨池樣。
頗似近蓐席,還如入方丈。
盡日空不鳴,窮年但相向。
未許子晉乘,難教道林放。
貌既合羽儀,骨亦符法相。
愿升君子堂,不必思昆閬。
糟床帶松節,酒膩肥如羜。
滴滴連有聲,空疑杜康語。
開眉既壓后,染指偷嘗處。
自此得公田,不過渾種黍。
秖隈蒲褥岸烏紗,味道澄懷景便斜。
紅印寄泉慙郡守,青筐與筍媿僧家。
茗爐盡日燒松子,書案經時剝瓦花。
園吏暫棲君莫笑,不妨猶更著南華。
九十攜鋤傴僂翁,小園幽事盡能通。
??煙栽藥為身計,負水澆花是世功。
婚嫁定期杉葉紫,蓋藏應待桂枝紅。
不知家道能多少,只在句芒一夜風。
徑盤在山肋,繚繞窮云端。摘菌杖頭紫,緣崖屐齒刓。
半日到上真,洞宮知造難。雙戶啟真景,齋心方可觀。
天鈞鳴響亮,天祿行蹣跚。琪樹夾一徑,萬條青瑯玕。
兩松峙庭際,怪狀吁可嘆。大螾騰共結,修蛇飛相盤。
皮膚坼甲胄,枝節擒?犴。罅處似天裂,朽中如井眢。
襹褷風聲?,跁跒地力痑。根上露鉗釱,空中狂波瀾。
合時若莽蒼,辟處如轘轅。儼對無霸陣,靜問嚴陵灘。
靈飛一以護,山都焉敢干。兩廊潔寂歷,中殿高巑岏。
靜架九色節,閑懸十絕幡。微風時一吹,百寶清闌珊。
昔有葉道士,位當升靈官。欲箋紫微志,唯食虹影丹。
既逐隱龍去,道風由此殘。猶聞絳目草,往往生空壇。
羽客兩三人,石上譚泥丸。謂我或龍胄,粲然與之歡。
衣巾紫華冷,食次白芝寒。自覺有真氣,恐隨風力摶。
明朝若更往,必擬隳儒冠。
天降賢人佐圣時,自然聲教滿華夷。
英明不獨中朝仰,清重兼聞外國知。
涼夜酒醒多對月,曉庭公退半吟詩。
梁城東下雖經戰,風俗猶傳守舊規。
紅壚高幾尺,頗稱幽人意。
火作縹醪香,灰為冬醷氣。
有鎗盡龍頭,有主皆犢鼻。
倘得作杜根,傭保何足媿。
一夜春光綻絳囊,碧油枝上晝煌煌。
風勻秖似調紅露,日暖唯憂化赤霜。
火齊滿枝燒夜月,金津含蘂滴朝陽。
不知桂樹知情否,無限同游阻陸郎。
一室無喧事事幽,還如貞白在高樓。
天臺畫得千回看,湖目芳來百度游。
無限世機吟處息,幾多身計釣前休。
他年謁帝言何事,請贈劉伶作醉侯。
太湖有曲處,其門為兩崖。當中數十頃,別如一天池。
號為銷夏灣,此名無所私。赤日莫斜照,清風多遙吹。
沙嶼埽粉墨,松竹調塤篪。山果紅靺鞨,水苔青髬髵。
木陰厚若瓦,嚴磴滑如飴。我來此游息,夏景方赫曦。
一坐盤石上,肅肅寒生肌。小艖或可泛,短策或可支。
行驚翠羽起,坐見白蓮披。斂袖弄輕浪,解巾敵涼飔。
但有水云見,更余沙禽知。京洛往來客,暍死緣奔馳。
此中便可老,焉用名利為。
求于花石間,怪狀乃天然。
中瑩五寸劒,外[差]千疊蓮。
月融還似洗,云濕便堪研。
寄與先生后,應添內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