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淳親王
滿樹繁花應候榮,蟠根奕葉托瑤京。
試看花萼相承意,更聽塤篪迭和聲。
帶礪永存苗裔業,豆籩有踐弟昆情。
天朝屏翰家庭事,莫負皇心眷顧誠。
滿樹繁花應候榮,蟠根奕葉托瑤京。
試看花萼相承意,更聽塤篪迭和聲。
帶礪永存苗裔業,豆籩有踐弟昆情。
天朝屏翰家庭事,莫負皇心眷顧誠。
滿樹的繁花應著時節而繁榮,盤曲的樹根和眾多枝葉依托著京城。試著看看那花萼相互承托的情意,再聽聽那塤篪交替吹奏出的和諧樂聲。像山河般永存的是子孫后代的基業,祭祀時擺放整齊的禮器體現著兄弟間的情誼。保衛朝廷本就是家庭之事,不要辜負了皇上眷顧的誠意。
應候榮:應著時節而繁榮。
蟠根奕葉:盤曲的樹根和眾多枝葉,比喻家族根基深厚、枝葉繁茂。
瑤京:指京城。
花萼:花的組成部分之一,這里比喻兄弟。
塤篪:兩種樂器,常用來比喻兄弟和睦。
帶礪:衣帶和砥石,比喻長久不變。
苗裔:子孫后代。
豆籩:古代祭祀時盛祭品的器具。
有踐:排列整齊的樣子。
弟昆:兄弟。
屏翰:屏障和藩籬,比喻保衛朝廷的重臣。
此詩應是皇帝賞賜給淳親王之作。皇帝通過詩歌表達對皇室宗親的期望,希望淳親王家族能夠世代繁榮,兄弟和睦,共同維護朝廷的穩定。創作時間和具體社會背景需結合具體歷史時期進一步考證,但總體是在皇室宗親關系維護、朝廷統治穩定的大背景下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勉勵淳親王家族保持繁榮和睦,共同為朝廷效力。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意象豐富,語言莊重典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對于研究皇室文化和宗親關系有一定價值。
戰伐求三國,覊縻自五溪。
歸飛慕鴻鴈,沿戲狎鳧鹥。
酒以忘憂酌,詩因訪古題。
是身真老矣,南北更東西。
太學聲名舊,文昌薦墨珍。
銓曹略常調,幕府得嘉賓。
使檄辭南楚,安輿發故閩。
春風滿行色,有賦不妨新。
未必形模似,良由意象高。
見山非得得,遇酒輒陶陶。
蕪沒念三徑,飄零悲二毛。
南征儻亡恙,歸老舊蓬蒿。
雨余還返照,墻面亦高林。
獨坐殘書卷,支頤谷鳥吟。
百年今半過,三逕豈遐心。
日莫重蕭瑟,悲歌不自任。
不作玉堂仙,猶宜入道山。
予才無乃厚,賦命一何慳。
此日騎鯨去,它年化鶴還。
委疏仍嗣野,芳桂雜榛菅。
讖言雨作風當正,得雨喜如遭旱時。
枕藉無嗔雜蓑笠,跧藏不異庇茅茨。
近看楊柳大垂手,遠對云山圖入眉。
日暮橫流難共濟,明當安穩遂東之。
詩有江西派,首書江夏黃。
精神如有得,形似直堪忘。
拱把至合抱,江流由濫觴。
屹然成巨室,勇若泛飛艎。
作詩無遠到,佇立有深思。
集此溪山趣,充吾耳目資。
唐虞紫微論,蘇李少陵詩。
落落心雖在,茫茫力已疲。
屢起瞻云物,頻成聽雨聲。
與憂明所歷,咸謂曉當晴。
一水通高下,千山雜晦明。
逢人問前路,為報已堪行。
下水放輕舠,真期快意遭。
那知吾道蹇,還值逆風鏖。
空闊初憑棹,淵洄竟倚篙。
三山信非遠,弱水謾增勞。
嘆我貧兼病,當渠雪上霜。
忍饑無異術,炙背有奇方。
重憶茅簷下,還嗟楚水傍。
官曹竟疎闊,詩病得商量。
古寺荒涼客寓居,閉門百事付乘除。
學知定力貧非病,詩見新功樂有余。
化鶴已空今已矣,騎鯨何處問何如。
追懷存沒傷零落,底事秋來音訊疏。
熱苦應伏至,風清非雨祥。
那知潦未退,遽與旱相望。
荷損無裳被,菊枯愆糗芳。
農夫還噍我,汝事異吾忙。
前賢嗟不及,夫子蓋其流。
海內聞詩熟,言間愜意投。
午暄同靜廡,暮雪阻高樓。
別似崇晨耳,一年今半休。
晴煙生野聚,凍雪被山田。
樹樹梅花下,芊芊麥秀邊。
青春今日立,白發此身憐。
更想癡兒女,悲啼憶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