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威和章記祥符定交云爾蕃之次韻曾未及此再用韻作二首后一首重寄伯山尚留太和伯威詩乃去臘既望寫四月晦蕃始得之 其一
前賢嗟不及,夫子蓋其流。
海內聞詩熟,言間愜意投。
午暄同靜廡,暮雪阻高樓。
別似崇晨耳,一年今半休。
前賢嗟不及,夫子蓋其流。
海內聞詩熟,言間愜意投。
午暄同靜廡,暮雪阻高樓。
別似崇晨耳,一年今半休。
感嘆趕不上前代賢才,先生您是他們的同類。在四海之內都熟知您的詩作,交談之間彼此心意契合。中午溫暖時一同在安靜的廊廡,傍晚大雪阻礙了登上高樓。分別好像才是清晨的事,如今一年已過去一半。
夫子: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詩中的友人。
流:流派、同類。
愜意投:心意契合。
廡:廊廡,堂下周圍的走廊。
崇晨:清晨。
從詩題可知,此詩是詩人收到友人伯威和章后所作,伯威詩寫于去年十二月十六,詩人四月底才收到。創作時間可能是在與友人分別一段時間后,當時詩人回憶起與友人的過往,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時光感慨。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日常場景展現情誼。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與情感表達。
浩亹關外墨松嶺,駐馬林邊風日清。野樹連陰消暑氣,巖泉度響作秋聲。石門險峻真堪戍,土壤膏腴足可耕。憶昔先零曾犯塞,祿渠安國此屯兵。
元會初分庭燎光,君王親御紫霞觴。不知五夜春多少,白日猶聞蠟炬香。
酣春青鏡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半綠垂絲,正楚腰纖瘦,舞衣初試。燕客飄零,煙樹冷、青驄曾系。畫館朱樓,還把清尊,慰春憔悴。離苑幽芳深閉。恨淺薄東風,褪花銷膩。彩箑翻歌,最賦情、偏在笑紅顰翠。暗拍闌干,看散盡、斜陽船市。付與金衣清曉,花深未起。
衡門忽啟為吳均,詞組崢嶸意象新。今日鳳毛真見汝,向來龍腹定何人。葛翁丹灶存應否,王氏青箱久漸淪。出世心期經世業,少年才子自由身。
驅車出郭門,北風何慘悽。良朋相追餞,行李且光輝。浮云為我停,晨風為我啼。四牡既骙骙,御者安肯遲。彈琴寫情素,柱促令弦移。泠泠流泉水,助我弦聲悲。何以將遠別,楊柳吐青枝。行人插枝去,往往自成圍。少壯若流飆,逝者不復歸。常聞忠與信,蠻貊可由之。及時各努力,王路正清夷。
斑駁羽毛紋,風聲遠近聞。置身在碧漢,流影入行云。空闊飛難去,形容望不群。莫言高已極,操縱不由君。
怕見人言老,梳頭夜二更。誰知燈燭夜,漏逗愈分明。朝朝摘白發,新生亦非黑。縱使白不生,禿翁還諱得。
避名名自在,身瘠道還腴。未到千年后,空巖已姓盧。
根為石所蟠,枝為風所碎。賴我有貞心,終凌細草輩。
一別桃源四十春,高齋回首思紛紛。清溪兩道通仙谷,翠壁千尋護白云。少暇焚香時鼓瑟,半酣停酒更論文。何日承恩謝簪紱,寅賓樓上再尋君。
忽示登高作,悲懷獨有君。家貧違故里,書遠寄秋云。地僻山寒早,江空猿嘯聞。往時落帽興,愁絕孟參軍。
今歲尸鳩應七子,昔年老蚌每雙珠。如君艷艷多三婦,不日啾啾即九雛。蘿附喬松絲宛轉,萍依青水葉紛敷。定知恩愛長加膝,看似親生一丈夫。
執筆向初春,年華逐筆新。陽光舞疏雪,爆竹鬧比鄰。鐵畫誅窮鬼,云章想至人。淋漓揮墨汁,誰道解通神。
十八年間五度來,此番風雨正徘徊。群芳凋盡天難老,眾鳥啼殘意亦哀。忍看青春隨夢去,聊憑白酒遣胸開。東君莫作明年約,少日情懷不可回。
暑汗俄沾背,山云已半腰。雷轟舟不動,電劃岸將搖。歷亂笑譚雜,空蒙只尺遙。濃陰難蔽月,清興得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