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上人坐禪詩以嘲之 其二
寂照原無二,
休從寂一邊。
宗門曾有語,
作鏡不磨磚。
寂照原無二,
休從寂一邊。
宗門曾有語,
作鏡不磨磚。
寂靜與照見原本沒有分別,不要只執著于寂靜這一方面。禪宗曾有話語,要成為明鏡而不是去磨磚成鏡。
寂照:佛教術語,寂靜和照見,指心性的兩種狀態。
宗門:指禪宗。
作鏡不磨磚:禪宗有“磨磚不能成鏡”的典故,強調修行不能用錯誤的方法。
可能創作于作者與禪門中人交流時,當時或許有修行者執著于錯誤的修行方式,作者借此詩進行勸誡。
此詩主旨是勸人修行要采用正確方法,不執著于片面。其突出特點是用禪理入詩,在禪詩發展中有一定體現禪意的價值。
海風卷樹凍嵐消,憂國寧辭嶺外遙。
自顧勤勞甘百戰,不將功業負三朝。
劒澄黑水曾芟虎,箭劈黃云慣射雕。
代北天南盡成事,肯將心許霍嫖姚。
杳杳諸天路,蒼蒼大滌山。
景輿留不得,毛節去應閑。
相府舊知己,教門新啟關。
太平匡濟術,流落在人間。
會稽詩客趙能卿,往歲相逢話石城。
正恨故人無上壽,喜聞良宰有高情。
山朝佐命層層聳,水接飛流步步清。
兩火一刀罹亂后,會須乘興雪中行。
先生訣行日,曾奉數行書。
意密尋難會,情深恨有余。
石橋春暖后,句漏藥成初。
珍重云兼鶴,從來不定居。
子儀不起渾瑊亡,西幸誰人從武皇。
四海為家雖未遠,九州多事竟難防。
已聞旰食思真將,會待畋游致假王。
應感兩朝巡狩跡,綠槐端正驛荒涼。
雙魚迢遞到江濱,傷感南陵舊主人。
萬里朝臺勞寄夢,十年侯國阻趨塵。
尋知亂后嘗辭祿,共喜閑來得養神。
時見齊山敬亭客,不堪戎馬戰征頻。
常時憶討論,歷歷事猶存。
酒向余杭盡,云從大滌昏。
往來無道侶,歸去有臺恩。
自此玄言絕,長應閉洞門。
爪牙柱石兩俱銷,一點渝塵九土搖。
敢恨甲兵為棄物,所嗟流品誤清朝。
幾時睿算殲張角,何處愚人戴隗囂?
跪望嵕山重啟告,可能余烈不勝妖。
曾逐旌旗過板橋,世途多難竟蓬飄。
步兵校尉辭公府,車騎將軍憶本朝。
醉里舊游還歷歷,病中衰鬢奈蕭蕭。
遺簪墮履應留念,門客如今只下僚。
邪氣奔屯瑞氣移,清平過盡到艱危。
縱饒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時。
九廟有靈思李令,三川悲憶恨張儀。
可憐一曲還京樂,重對紅蕉教蜀兒。
白丁攘臂犯長安,翠輦蒼黃路屈盤。
丹鳳有情塵外遠,玉龍無跡渡頭寒。
靜憐貴族謀身易,危惜文皇創業難。
不將不侯何計是,釣魚船上淚闌干。
世間榮辱半相和,昨日權門今雀羅。
萬古明君方納諫,九江遷客更應多。
碧池草熟人偷釣,畫戟春閑鶯亂過。
幾許樂僮無主后,不離隣巷教笙歌。
井上梧桐暗,花間霧露晞。
一枝晴復暖,百囀是兼非。
金屋夢初覺,玉關人未歸。
不堪閑日聽,因爾又霑衣。
青樓枕路隅,壁甃復椒涂。
晚夢通簾柙,春寒逼酒罏。
解吟憐芍藥,難見恨菖蒲。
試問年多少,鄰姬亦姓胡。
舊國迢迢遠,清秋種種新。
已衰曾軫慮,初見忽霑巾。
日薄梳兼嬾,根危鑷恐頻。
青銅不自見,只擬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