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
憧憧合合,八表一轍。
黃塵霧合,車馬火熱。
名湯風雨,紫氣銀輪兮常覆金闕。
仙掌捧日兮濁河澄澈。
愚將草木兮有言,與華封人兮不別。
憧憧合合,八表一轍。
黃塵霧合,車馬火熱。
名湯風雨,紫氣銀輪兮常覆金闕。
仙掌捧日兮濁河澄澈。
愚將草木兮有言,與華封人兮不別。
人群來來往往、聚合離散,天下的道路都差不多。黃色的塵土像霧一樣彌漫,車馬喧鬧如同火熱。名利如同風雨般無常,紫色的云氣和銀色的車輪常常籠罩著皇宮。仙人的手掌托著太陽,渾濁的黃河也變得清澈。我像草木一樣想要表達些話語,這和華封人所說的并無差別。
憧憧合合:形容人群來來往往、聚合離散的樣子。
八表:指八方之外,這里泛指天下。
黃塵霧合:黃色的塵土像霧一樣彌漫。
名湯風雨:名利如同風雨般無常。
紫氣銀輪:紫色的云氣和銀色的車輪,常象征祥瑞。
金闕:指皇宮。
仙掌:傳說漢武帝在建章宮神明臺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
愚:作者自稱。
華封人:傳說堯游于華,華封人祝其壽、富、多男子。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長安的繁華景象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作者在長安生活期間。當時長安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熱鬧非凡,作者目睹此景,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長安的繁華并表達對名利的看法。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長安的社會風貌和文人思想提供了一定參考。
度險逢幽處,憑誰寫壯懷。連甍棲絕壁,孤塔表長淮。
地本吳楓接,山今禹績皆。潮聲遙入寺,竹影自翻階。
木杪朱欄出,城坳雪浪埋。乾坤迷枉渚,霧雨泄陰崖。
丹葉經寒在,蒼洲向晚佳。魚龍宵聼唄,猿鳥晝窺齋。
月滿??珠實,霜清磬石諧。僧盂收柏子,樵徑埽松釵。
左宦書無鴈,南烹菜有鮭。風煙欺短發(fā),云水信殘骸。
竟作何鄉(xiāng)老,虛慚素尚乖。江湖今在眼,歸合辦青鞋。
時人會傍高門走,獨肯來游翰墨場。
已有哲兄如叔度,定知吾子勝文強。
長淮白浪搖春枕,故國青山接夜航。
乞得功名歸遺母,未應深羨綠衣郎。
才賢國運每相關,出處公遭典午間。
夢里鉛華渾脈脈,蕭中芳跡尚班班。
始高霄漢鴻飛遠,終惜云巢鳳不還。
好是南陽扶漢鼎,勛名千古仰東山。
前世曾為粥飯僧,此生隨處且騰騰。
經中因認人我相,教外都忘大小乘。
寫去欲云居士頌,信來如續(xù)祖師燈。
他年辱贈茅庵句,誰謂因緣昔未曾。
往年我作新安民,人人能說劉使君。
使君本一儒者耳,數十年來嗟未聞。
我時屈指今州縣,似此賢侯當識面。
那知漂泊千里余,畫戟清香日陪宴。
使君何以人不如,胸中正有萬卷書。
清真簡淡乃天性,文章政事猶其余。
向來天子留君住,重與毘陵三萬戶。
誰教一曲渭城歌,忽作梨花枝上雨。
宦游南北安得同,撫循凋郡還須公。
人生五馬亦不惡,與民處處為春風。
蒼蒼夜色云云遠,葉落風林噪亂鴉。
香篆暖煙濃結穗,暗窗寒雪密飄花。
瑯瑯翠竹幽音碎,耿耿青燈孤影斜。
忘累俗情添興雅,晚眠獨啜滿甌茶。
扃鎖收傳古圣師,飛揚不類虎頭癡。
槎枒老木垂云蔓,傴僂胡僧拖雪眉。
丹墨已隨嵐靄盡,精神猶作電光馳。
秖應夢乞歸巖寺,要使邦人習氣移。
吳兒雅多姿,不肯藏白地。
因君更增情,吹雨作春淚。
三年師命留,千日中山醉。
一聞高唐賦,令我有仙意。
溪山上下碧相尋,中有幽人妙陸沉。
自古幾人能轉物,平生萬事要刳心。
清風不動竹陰直,白日有余春意深。
世論未宜輕小隱,可能朝市勝山林。
旅泊值秋晚,登臨良亦佳。高臺始基誰,未覺歲月遐。
維梁漢寵弟,非復莩附葭。鳴鞭白云上,寶髻翻千鴉。
樽前第詞客,坐使屈宋衙。秖今竟何有,蕪沒荒煙斜。
秦墟仆翁仲,楚俗悲章華。空余古招提,老龐伴丹霞。
花氣侵客袂,松聲滿鄰家。凄涼刧灰地,半似篁竹遮。
坐久鴈橫野,炊煙映簷牙。似聞睢陽曲,尚作兒童嘩。
惜無斗酒酧,水厄空嘗茶。
南紀安耕鑿,平時不受兵。
邊陲忘宇覆,江漢忽塵生。
潮卷妖星落,春歸玉帳明。
將軍談笑事,一笴定聊城。
意懶還須步,愁多不更嗔。
蕭蕭寒著樹,咄咄老侵人。
未滿窮愁愿,先分夢幻身。
東風吹節(jié)換,送我淚痕新。
既雨堤仍注,無風浪更揚。
麥登孤市沸,榆老半川涼。
擊汰吳儂勇,傳掫楚戍荒。
秖應今夜月,兒女話他鄉(xiāng)。
蠻縣三年喜及瓜,歸歟春思自無涯。
朝陽巖上無殘雪,慶朔堂前已亂花。
歸到兒曹應借問,為言顛髪未全華。
仲宣正得依投處,萬里心安即是家。
一脈泉隨天地老,悠然洗盡半生心。
欲令惠及生民遠,須道仁同此水深。
圣母慈靈昭往古,高題崇號重來今。
登祠拜罷秋無際,目極西成萬畝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