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仙游潭五首 其二 南寺
澄潭下無底,將渡又安能。
慣上橫空木,輕生此寺僧。
曉魚聞考考,石塔見層層。
不到殊非惡,他年記未曾。
澄潭下無底,將渡又安能。
慣上橫空木,輕生此寺僧。
曉魚聞考考,石塔見層層。
不到殊非惡,他年記未曾。
清澈的水潭深不見底,想要渡過潭水又怎么能做到呢。這里的僧人習慣了在橫架于潭上的樹木上行走,真是把生命看得很輕啊。清晨能聽到魚兒游動的聲音,還能看見層層疊疊的石塔。沒到潭對岸也并非壞事,以后還可以回憶這次經歷。
澄潭:清澈的水潭。
安能:怎么能。
慣:習慣。橫空木:橫架在潭上的樹木。
輕生:把生命看得很輕,指冒險。
考考:魚游動的聲音。
此詩是作者和蘇軾三游南山時所作。當時他們游覽仙游潭周邊,面對潭水的幽深等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記錄游覽仙游潭南寺的經歷和感受。其特點是描寫生動,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游覽山水的雅趣。
春江瀲瀲清且急,
春雨蒙蒙密復疏。
一曲狂歌兩行淚,
送君兼寄故鄉書。
中劍斫耳缺,
被箭射胛過。
為將須有膽,
有膽即無賈。
兩衙前后訟堂清,軟錦披袍擁鼻行。
雨后綠苔侵履跡,也解為詩也為政,儂家何似謝宣城。
碧江頭與白云門,
別后秋霜點鬢根。
長記學禪青石寺,
未棹扁舟重回首,
采薇收橘不堪論。
鑄時天匠待英豪,紫焰寒星匣倍牢。
三尺何年拂塵土,惜是真龍懶拋擲,夜來沖斗氣何高。
閑居何處得閑名,坐掩衡茅損性靈。
破夢曉鐘聞竹寺,
珍重先生全太古,應看名利似浮萍。
長竿一系白龍吟,誰和騶虞發素琴。
野客碧云魂易斷,好向明庭拾遺事,莫教玄豹老泉林。
昔年南去得娛賓,頓遜杯前共好春。
蟻泛羽觴蠻酒膩,
別后青青鄭南陌,不知風月屬何人。
千鐘紫酒薦菖蒲,松島蘭舟瀲滟居。
曲內橘香江客笛,七色花虬一聲鶴,幾時乘興上清虛。
幾年帝里阻煙波,敢向明時叩角歌。
看盡好花春臥穩,
昨夜前溪有龍斗,石橋風雨少人過。
雕鶚途程在碧天,彩衣東去復何言。
二千賓客舊知己,
好期圣代重相見,莫學袁生老竹軒。
十年流落賦歸鴻,誰傍昏衢駕燭龍。
竹屋亂煙思梓澤,
早晚休歌白石爛,放教歸去臥群峰。
仆射陂前是傳郵,去程雕鶚弄高秋。
吟拋芍藥裁詩圃,
明年二月仙山下,莫遣桃花逐水流。
孤云無定鶴辭巢,自負焦桐不說勞。
服藥幾年期碧落,從此人稀見蹤跡,還應選地種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