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陽松,和留守相公韻 其四
此地新經虎豹過,更沖炎暑去如何!
烽銷喜見棲玄鶴,泉閉嫌曾飲橐駝。
側耳寒濤疑泛海,沾衣空翠笑捫蘿。
幾經劫火陰常在,為荷先朝雨露多。
此地新經虎豹過,更沖炎暑去如何!
烽銷喜見棲玄鶴,泉閉嫌曾飲橐駝。
側耳寒濤疑泛海,沾衣空翠笑捫蘿。
幾經劫火陰常在,為荷先朝雨露多。
這個地方剛剛經歷了虎豹般的禍亂,再頂著炎熱酷暑前往又會怎樣呢!烽火熄滅,欣喜地看到玄鶴棲息,泉水干涸,嫌棄這里曾有橐駝飲用。側耳傾聽寒濤聲,仿佛置身于海上,翠綠的山色沾濕衣裳,笑著攀援藤蘿。歷經多次劫難,陰涼依舊常在,這是承蒙先朝的恩澤深厚。
虎豹:比喻禍亂、惡人。
炎暑:炎熱的夏天。
烽銷:烽火熄滅,指戰事平息。玄鶴:黑鶴,古人認為是祥瑞之鳥。
泉閉:泉水干涸。橐駝:即駱駝。
寒濤:指松濤聲。
捫蘿:攀援藤蘿。
劫火:佛教語,指世界毀滅時的大火,后泛指災難之火。
先朝:指上一個朝代或前代君主。雨露:比喻恩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此地新經虎豹過”可推測,當地剛經歷了一場禍亂,可能是戰爭等。詩人或許在戰亂平息后,來到此地,結合當時社會剛從動蕩走向相對和平的環境,以及對先朝的懷念等心境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戰亂后的景象,表達對和平的期盼與對先朝恩澤的感恩。其特點在于意象豐富、意境深遠,通過多種表現手法抒發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心境。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
懨懨醉,長日小簾櫳。宿燕夜歸銀燭外,啼鶯聲在綠陰中。無處覓殘紅。
上苑寒收,西塍雨歇,東風是處花柳。步錦籠紗,依舊五陵臺沼。繡簾珠箔金翠裊,瑣窗雕檻青紅斗。頻回首。茶灶酒壚,春時幾番攜手。
知否。人漸老。嗟眼為花狂,肩為詩瘦。喚醒鄉心,無奈數聲啼鳥。秉燭清游嫌夜短,采香新意輸年少。歸來好。皈趁故園池閣,綠陰芳草。
裊入風腔,清含露脈,聲在絲絲煙碧。破暑吹涼,天付弄嬌雙腋。似戀戀、舞翠纖腰,斷還續、忍相離拆。最歡時、微雨初晴,夕陽猶濕淡云隔。
新來多少愴感,心怕無情過馬,攀條驚著。夢里妝臺,休說聽來曾昨。凝佇漫、番節笙音,暗自將、玉闌輕拍。問誰能、喚起陶潛,醉翁同賦卻。
芰荷香雨初收,竹風槐日涼清曉。
年年祝壽,今年不比,常年時候。
教子收功,五云金殿,初承親詔。
早臚傳三日,壽稱千歲,多應是、如公少。
遙想壽椿堂上,飲霞觴、捧孫微笑。
已見兒榮,更看孫貴,茅分蒲召。
上第歸來,彩衣掛綠,蘭階生耀。
九霄中、一點光明,壽星高照。
六波煙黛浮空遠,南陌嚶嚶,喬木初遷,紗窗無眠,畫闌憑曉。
看并宿暗黃深,織霧金梭小。那人攜酒聽時,料把春來,詩夢驚覺。
飛繞。翠接斷橋云,綠漾新堤草。數聲嬌囀,婉娩如愁,調簧弄歌尖巧。
隨燕啅軟塵低,蝶妥游絲裊。最憐舞絮飛花,喚卻東風老。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雨弄晴,飛梭庭院繡簾閑。梅妝欲試芳情懶。翠顰愁入眉彎。霧蟬香冷,霞綃淚揾,恨襲湘蘭。
悄悄池臺步晚。任紅薰杏靨,碧沁苔痕。燕子未來,東風無語又黃昏。琴心不度春云遠。斷腸難托啼鵑。夜深猶倚,垂楊二十四闌。
彩鸞去,適怨清和,錦瑟誰共理。奈春光漸老,萬金難買,榆錢空費。
岸草煙無際。落花滿地芳塵委。翠袖里,紅粉濺濺,東風吹淚。
任鴛幃底。寶香寒、金獸慵熏繡被,依依離別意味。
瓊釵暗畫心期。倩啼鵑、為催行李。黯銷魂,但夢逐巫山,情牽渭水。
待得歸來后,燈前深訴憔悴。
明月可中庭。蕭蕭絡緯聲。畫闌秋、千樹吹香。玉宇無塵涼似水,銷不盡、許多清。
欲醉醉還醒。欲吟吟未成。拈金英、三嗅微馨。應有乘鸞天上女,隨風露、下青冥。
蘭湯晚涼。鸞釵半妝。紅巾膩雪初香。擘蓮房賭雙。
羅紈素珰。冰壺露床。月移花影西廂。數流螢過墻。
雞唱晚。斜照西窗白暖。一沈午酲幽夢遠。素衾春絮軟。
紫燕紅樓歌斷。錦瑟華年一箭。偷果風流輸曼倩。晝際生繡線。
涼掛曉云輕,聲度西風小。
井上梧桐應未知,一葉云鬟裊。
來雁帶書遲,別燕歸程早。
頻探秋香開未開,恰似春來了。
連朝檐溜幾曾干。
韶華一似衰顏。
牡丹開盡木香殘。
憶家山,愁倚危闌。
東風一夜吹寒食,枝頭片紅猶戀。宿酒初醒,新吟未穩,憑久欄桿留暖。將春買斷。恨苔徑榆階,翠錢難貫。陌上秋千,相逢誰認舊時伴。
輕衫粉痕褪了,絲緣馀夢在,良宵偏短。柳線經煙,鶯梭織霧,一片舊愁新怨。慵拈象管。待寄與深情,難憑雙燕。不似楊花,解隨人去遠。
雁宇蒼寒,蛩疏翠冷,又是凄涼時候。小揭珠簾,夜潤唾花羅皺。饒曉鷺、獨立衰荷,溯歸燕、尚棲殘柳。想黃花,羞澀東籬,斷無新句到重九。
孤檠清夢易覺,腸斷唐宮舊曲,聲迷官漏。滴入愁心,秋似玉樓人瘦。煙檻外、催落梧桐,帶西風、亂捎鴛甃。記畫檐,燈影沈沈,共裁春夜韭。
蘚跡苔痕。香浮硯席,影蘸吟尊。
雪正商量,同云淡淡,微月昏昏。
孤山往事誰論。但招得、逋仙斷魂。
客里相逢,數枝驛路,千樹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