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斯遠雨過彥章并屬彥章二首 其一
聞君訪隱曉沖泥,
竹盡林巒入稻畦。
我亦有懷思并轍,
不堪驢蹇更牛罷。
聞君訪隱曉沖泥,
竹盡林巒入稻畦。
我亦有懷思并轍,
不堪驢蹇更牛罷。
聽說你清晨冒雨踏泥去探訪隱士,穿過竹林山巒,眼前是成片的稻田。我也心懷向往,想與你同路而行,只可惜驢子疲憊,牛兒也力竭難行。
次韻:和詩時按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寫作。
沖泥:踩著泥濘行走。
林巒:山林峰巒。
稻畦(qí):稻田。
并轍:車輛并行,喻指同行。
驢蹇(jiǎn):驢子行走艱難。
牛罷(pí):同“牛疲”,牛疲憊無力。
此詩為南宋詩人趙蕃與友人互贈之作(斯遠、彥章均為友人)。時友人冒雨清晨探訪隱士,詩人聽聞后心向往之,欲同行卻因牲畜疲憊受阻,故以此詩次韻回應,記錄此次交游中的小插曲。
全詩通過友人訪隱的場景描寫與自身受阻的敘述,展現了文人交游的雅趣與生活細節的真實。語言平實如話,情感真摯,體現了宋詩“以俗為雅”的特色。
采香秋自香溪入,采藥春從藥市還。四百名峰行未遍,如何高臥白云間。
七十二溪流水香,香隨流水出羅陽。山中水碓家家有,香末舂成即稻粱。
羅浮自是一香山,香使山人不得閒。一棹香溪販香去,香如塵土滿人間。
漢朝法從讓嚴徐,卻數群公總不如。
千載流芳傳竹簡,一言偃革見囊書。
由來東海傳高閣,復見甘泉載后車。
富貴功名兩相似,昆丘元自產璠玙。
草間偷活幾沉浮,故國河山又送秋。往事今情同此感,蕭蕭紅豆絳云樓。
宮槐陌上凍痕斑,亂飐西風不更還。辜負當年培植意,浪隨流水到人間。
一番搖落謝芳馨,如此江山恨獨醒。賴有遺民唐玨在,荒陵蔓草哭冬青。
天寒日暮竟何之,縱不長年亦自悲。多謝后來新雨露,從今誓不上高枝。
澄江春色夜猶明,云漢微茫星斗橫。
銀蒜萬條垂甲帳,火珠千結掛霓旌。
燭龍敕水張鬐出,彩鹢凝煙銜尾行。
何處香塵空雜遝,卻教燈市滿蓬瀛。
撲落非他物,
縱橫不是塵。
山河及大地,
全露法王身。
秦臺明月下,照見乘鸞女。
玉簫聲不聞,緘情空復許。
相思何處憶離群,欲報佳期隔綵云。
懷中知有瓊華字,復夜清光獨映君。
梅雪何嫌松雪,
橋霜未抵林霜。
睡起樵蘇欲斷,
竹爐尋火裝香。
歌管聲喧餞歲除,大江東下抱閒居。
夜筵椒酒元隨量,春帖桃符手自書。
老去何妨髫鶴發,歸來猶及饌鱸魚。
十年萬里風和雨,此夕團圞畫不如。
巴郡葛,當下美。
吹簫乞錢,販脂鬻錢。
西風江岸攤錢,負茶商進錢。
西鄰醵錢,東鄰打錢。
明朝去索碑錢,付黃公酒錢。
我欲作亭題獨立,苦無翠蓋著金錢。
園林百輩皆名勝,為趁西風乞冗員。
土盆瓦斛空中久,羞見重陽插滿頭。
寄向柁樓煩送似,芼鱸齏蟹待新篘。
老志未消磨,常時苦切磋。
心閑贏事省,學淺怪書多。
未履明誠境,能祛富貴魔。
朝聞甘夕死,鞭辟更無他。
江流不可復,珠海問津行。
世路多奇險,君心自太平。
欲尋今古事,故作浪游情。
筆墨隨歌舞,笙歌樂盛名。
夢中衣褐定何祥,
明視由來世澤長。
誰擬前身是韓子,
為他毛穎著文章。
秋到人間斂曲塵,于門初見矞星辰。
須知宇內風云合,況是天邊雨露新。
盛德可容窺底蘊,殊功端自見經綸。
不應久袖安邦手,運指從教轉大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