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五首
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白云影里怪石露,綠水光中古木清。
窣堵古形儀,未舉已先知。巍然存海底,影落樹頭輝。
偷吃油糍,賣弄口觜。年老成魔,謾神嚇鬼。
一吹無孔笛,一撫沒弦琴。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
狗子無佛性,全提摩竭令。才擬犯鋒铓,喪卻窮性命。
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白云影里怪石露,綠水光中古木清。
窣堵古形儀,未舉已先知。巍然存海底,影落樹頭輝。
偷吃油糍,賣弄口觜。年老成魔,謾神嚇鬼。
一吹無孔笛,一撫沒弦琴。一曲兩曲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
狗子無佛性,全提摩竭令。才擬犯鋒铓,喪卻窮性命。
細雨洗過,淡紅的桃花萼片顯得鮮嫩;微風吹動,淺綠的柳絲輕柔搖曳。白云投下的陰影里,奇形怪狀的巖石顯露;碧綠的水面上,古老的樹木更顯清俊。佛塔保持著古樸的形態,未等舉示已能預知其意。它巍然矗立在海底,倒影卻映照在樹梢發出光輝。像偷吃了油糍,還要賣弄口舌。年紀大了成了魔障,不過是裝神弄鬼。吹奏無孔的笛子,撫弄無弦的琴。彈奏一兩曲無人能領會,雨過之后,秋夜的池塘水更深了。狗子沒有佛性,完全是摩竭國的法令。剛要試圖觸犯鋒芒,就會喪失性命。
窣堵:梵語“窣堵波”的簡稱,即佛塔。
油糍:一種油炸的糯米食品,此處指禪宗機鋒中的日常物象。
無孔笛、沒弦琴:禪宗常用比喻,指超越形式限制的佛法妙理。
狗子無佛性:禪宗公案,出自《景德傳燈錄》卷七,趙州從諗禪師答“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曰“無”,用以破除對佛性的執著。
摩竭令:摩竭國(古印度國名)的法令,此處喻指不可違背的禪機法則。
《頌古五首》為禪宗頌古詩,創作背景與宋代禪宗“頌古”風氣相關。頌古是禪僧以詩歌闡釋公案(禪宗經典對話)的形式,旨在通過文學化表達深化對禪理的理解。此類作品多出自禪門宗匠,結合日常修行體驗與經典公案,反映宋代禪宗語錄與詩歌交融的文化特征。
全詩以自然景象與生活片段為引,借佛塔、無弦琴、狗子等意象,闡釋禪宗破除執著、超越言象的核心思想。語言通俗而哲理深邃,體現禪宗“不離世間覺”的修行觀,是宋代禪詩中“以詩說禪”的典型代表。
懷玉山頭月半輪
江風畟畟水粼粼
不知桂闕寒多少
剩有寒輝照遠人
四海珠盤走。羨英游、才名意氣,喬松同壽。曾過青溪金粉地,香重一圍羅袖。花霧下、橫參轉斗。燕子紅箋誰譜曲,與諸君、撫掌兼揮肘。鉤黨夢,醒何有。
攀條休悵桓公柳。未消磨、千林酒月,百年文煙。絲繡平原賓客到,綠水朱欄依舊。曠達士、天難衰朽。況對齊眉鸞鳳侶,指佳兒、肯鎖春樽口。乘駟馬、坐相守。
狂藥非佳味。問當時、七賢因甚,但思沉醉。曹馬遞興皆亂賊,魏晉何君可事。算惟有、酒杯堪對。枕曲餔糟張白眼,看俗流、群奉丕昭帝。佯作達,豈無意。
甘心埋照應非易。笑山王、尚留遺憾,始同終異。守志五君長不變,嵇阮向劉而已。仗一節、盡能傳世。光祿詩篇高詠罷,度紅酣、斜日霜林里。清戛玉,竹風起。
碧山叢叢遮塔暉,
蒼崖萬丈涵蒼漪。
西風隔江動高樹,
山前過帆如鳥飛。
命儔鳥啅林,戲侶魚漾藻。
吾亦求吾儕,研悅事幽討。
航川有先正,發難快朋好。
所得未分銖,歲月已電掃。
峽東痛宰木,濰上悲宿草。
獨走燕薊塵,壯懷驢背老。
回首孰問津,四顧少傾倒。
存者曙后星,落落同枯槁。
山舟俄又逝,老淚傷懷抱。
填填肺病滋,誰慰我心搗。
輕移蓮步倚妝樓
十二珠簾乍上鉤
洗卻昨宵舊脂粉
簪花無力倩丫頭
黃山好,風景世間稀。到處松云皆入畫,當前泉石自神奇。游跡試重提。
黃山好,飛閣枕桃溪。十里落英霏絳雨,一川亂石布仙棋。俯檻翠微低。
黃山好,微妙是溫泉。濯足濯纓無住相,宜冬宜夏總天然。塵垢一時蠲。
黃山好,林壑勝桃源。幾疊云巒分遠市,一宵秋雨漲山泉。依石聽鳴弦。
黃山好,幽境隔紅塵。絕壑穿巖難辨影,奇峰夾徑欲淩云。策杖過天門。
黃山好,日出涌金輪。七寶光涵云燦爛,萬山霞映氣氤氳。虹彩繡天閽。
黃山好,云起勢如潮。轉眼群峰迷雪浪,拂衣輕霧散冰綃。瓊海望迢迢。
黃山好,到處盡奇松。勁質傲霜還傲雪,虬枝疑鳳復疑龍。振翮待天風。
黃山好。怪石奪天工。疊嶂排空青菡萏,孤峰削玉碧玲瓏?;厥装自品狻?
黃山好,清影細尋搜。最是文殊臺上夜,一丸涼月萬山秋。何日賦重游。
晨起開門雪滿簪,東崗一徑得幽尋。
斷云殘雨歲華晚,丹實碧花秋意深。
林下已悲身老病,人間猶與俗浮沉。
床頭小甕今朝熟,又喚鄰翁共淺斟。
玉壺攜酒,煙舫沖波,暇日共尋城畔路。霽花風柳,拂檻排窗看無數。還時遇,金釵照水,玉佩當歌,幾許芳洲游冶女。亂葉翳蟬,回渚行鷗,觸景成趣。
沿洄屢。更擬遙山舒眺,卻值片云催句。兼帶薦爽迎涼,數點疏雨。情休遽。睥睨煙際不遙,招提竹邊重駐。聽取花宮夕梵,緩緩歸去。
白馬青絡頭,青萍寶帶鉤。
青溪流水急,獨上青翰舟。
佳人青雀釵,手把青荷游。
慕君青云器,青發結綢繆。
村莊住山麓,長薄帶晴川。荷鍤通新水,攜壺餉遠田。鳩聲時亂聒,龍骨晚高懸。好雨連宵永,家家同晏眠。
返照收殘雨,幽懷步廣川。對山哦得句,坐樹課畦田。嶺缺江光迥,林疏日腳懸。前村晚歸牧,豐草散牛眠。
齋居白晝靜,桃李綠陰生。
鳥性悅暄節,山光開驟晴。
碧苔緣不盡,紅雨落無聲。
未惜春將暮,悠悠玩物情。
不依本分要參禪,
賣了山前祖父田。
赤手出門無活計,
好兒終不使爺錢。
磴道歷殘雪,攀援陟翠巒。諸天龕石穴,清梵落云端。妙諦閒中悟,塵寰世外看。萬家煙霧里,攘攘正沖寒。
晴日擴奇胸,崖端卓瘦筇。高城浮片水,平野聳三峰。云竇藏冰雪,風霄響檜松。卑喧尋解脫,此地覺從容。
寒雪一以霽,
浮塵了不生。
偶從溪上過,
忽見竹邊明。
花冷方能潔,
香多不損清。
誰堪宣凈理,
應感道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