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寄祝辟疆偕蘇夫人六十用其年壽阮亭韻
四海珠盤走。羨英游、才名意氣,喬松同壽。曾過青溪金粉地,香重一圍羅袖。花霧下、橫參轉斗。燕子紅箋誰譜曲,與諸君、撫掌兼揮肘。鉤黨夢,醒何有。
攀條休悵桓公柳。未消磨、千林酒月,百年文煙。絲繡平原賓客到,綠水朱欄依舊。曠達士、天難衰朽。況對齊眉鸞鳳侶,指佳兒、肯鎖春樽口。乘駟馬、坐相守。
四海珠盤走。羨英游、才名意氣,喬松同壽。曾過青溪金粉地,香重一圍羅袖。花霧下、橫參轉斗。燕子紅箋誰譜曲,與諸君、撫掌兼揮肘。鉤黨夢,醒何有。
攀條休悵桓公柳。未消磨、千林酒月,百年文煙。絲繡平原賓客到,綠水朱欄依舊。曠達士、天難衰朽。況對齊眉鸞鳳侶,指佳兒、肯鎖春樽口。乘駟馬、坐相守。
四海之內,名流聚會的盛事如珠盤流轉。羨慕您的俊逸交游,才名與意氣,能像喬松一樣長壽。曾經過青溪那歌舞繁華之地,您身旁香風繚繞,羅袖翻飛。在花霧彌漫中,星斗已轉移。燕子紅箋上的曲子是誰譜寫?與諸君擊掌歡笑、揮毫潑墨。當年黨爭的噩夢,如今醒來還有什么?不必像桓公見柳那樣感傷時光流逝。您未被消磨的,是千林共飲的明月,百年傳承的文墨煙霞。賓客如絲繡般匯聚在您這平原君般的好客之地,綠水朱欄依舊。您這般曠達之士,上天也難讓您衰老。更何況與夫人舉案齊眉如鸞鳳和鳴,指著佳兒,怎會鎖住春酒之杯?愿你們乘駟馬,相守到老。
珠盤:古代諸侯盟誓用的器具,此處代指名流聚會的盛事。
喬松:傳說中長壽的仙人,這里喻指長壽。
青溪金粉地:青溪為南京名水,金粉代指歌舞繁華之地。
鉤黨:指黨爭,古代官僚集團間的派系爭斗。
桓公柳:《世說新語》載桓溫見昔年所種柳樹已粗十圍,感慨“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處反用其意,勸人不必傷春。
絲繡平原:用“絲繡平原君”典故,喻指賓客對主人的傾慕,平原君為戰國四公子之一,以好客著稱。
齊眉鸞鳳侶:化用“舉案齊眉”典故,形容夫妻相敬如賓,如鸞鳳般和鳴。
此詞為作者為友人祝辟疆及其夫人蘇夫人六十歲壽辰所作。結合“用其年壽阮亭韻”可知,是依王士禎(號阮亭)同題材作品的韻腳而作。創作背景當為清代文人交游頻繁之時,作者通過此詞既追憶與祝氏夫婦的過往雅集,亦借祝壽之機贊美其才名、品格與婚姻,體現清代士大夫階層以文會友、重視情誼的社交傳統。
全詞以祝壽為核心,上片追憶名流雅集之盛,消解黨爭舊夢的陰霾;下片駁斥時光感傷,贊美友人曠達品格與美滿家庭,最終以“乘駟馬、坐相守”的樸素愿望作結。語言典雅而情感真摯,既展現了清代文人的才學與雅趣,亦傳遞了對平凡相守之樂的珍視,是祝壽詞中兼顧文學性與情感深度的佳作。
星樓歌鼓動新秋,傳喜麟兒誕月周。我亦二郎如阿仲,與君相對醉江頭。
興盡春衣過卻寒,經旬不放酒杯乾。鶯嬌故況翻多語,花惱吟情艷未殘。白雪詞成人共接,紅箋書就妓偷看。便拚老我京華客,爛醉狂歌且盡歡。
扁舟載酒出江濱,日映紅霞霽景新。共泛狂濤誇海若,誰憐涸轍濟波臣?忘機鷗鳥時呼侶,破浪鯨鯢不避人。欲坐蓮花訪蓬島,扶桑東去是通津。
回首京華北斗邊,庭闈近與紫宸連。簪纓未敢辭神武,真逸華陽待暮年。
江南萬玉妃,肌膚冰雪立。平生愛淡妝,不作胭脂濕。
吾宗別有神仙裔,風格如君故自佳。早歲別多仍遠道,中年亂定更無家。山中秀句傳堪誦,竹里齋居靜不嘩。好是城西三徑在,便應鋤雪種梅花。
問海棠花,誰留戀、未教飄墜。真個好,一般標格,聘梅奴李。怯冷擬將蘇幕護,怕驚莫把金鈴綴。望銅梁、玉壘正春深,花空美。非粉飾,肌膚細。非涂澤,胭脂膩。恐人間天上,少其倫爾。西子顰收初雨后,太真浴罷微暄里。又明朝、楊柳插清明,鵑歸未。
只個家風,八面玲瓏。斗柄橫而河淡,夢鶴起而巢空。功中退步就位,位里移身借功。靈靈了了處同中有異,湛湛澄澄處異中有同。隨宜也機輪宛轉,妙應也關捩虛通。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經行及坐臥,常在于其中。
臘雪深深坼地寒,經冬宿麥換苗難。農家都是春初種,一樣黃云被壟看。
首夏一夜雨,霜花千苞開。不嫌茅舍貧,清香日日來。徐步探小園,嫩白紛蕤葳。膟膋出腸胃,瓊瑤有根荄。一味紫煙外,百和惟取裁。呼童南園隈,薄采新年栽。靈芽呈雀舌,枸醬剸龍胎。何當赍靈符,浩劫昆明灰。和香一入口,春風行百骸。肺腑畜瘴腥,固結難推排。頃刻發輕汗,清飆掃云霾。豁開胸中天,寸境何恢恢。云漢轉無聲,星斗皆昭回。天機動一闥,天籟鳴九垓。開襟當涼風,灑灑何快哉。
三入招提境,蕭條異昔年。云深雙樹雨,門掩一壇煙。客去猿應送,僧齋鶴尚眠。東坡有遺事,留偈法堂前。
歸雁迨青陽,所至會有期。江魚赴東海,遲速安可知。人心非魚雁,卒卒如飆馳。我有一封書,客歲寄萊維。故人日以遠,書中不盡辭。藉慰平生歡,各道長相思。飄風阻中涂,魚雁復何為。
托身螟兩睫,卜都牛一毛。奔馳萬里外,終不出秋毫。
高梁無上源,清泉無下尾。
乃一秋一冬,愁聽鴻飛鳴。及茲問春半,土暖已足耕。殷勤勸父老,尊酒若為情。我有一瓣香,為爾祈西成。晴光動川原,桑麥日敷榮。天公幸見聽,一飽須可營。幾見隴畝事,得此白發生。田父飲我酒,歸與兒孫評。孝弟力田者,家道終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