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其十一
楚畹種芳蘭,發(fā)生逢早春。
萌芽初蕺蕺,枝葉俄莘莘。
幽叢秋既老,芳氣冬爾薰。
馨香當還風,晻藹來襲人。
百草莫相妒,從之為爾鄰。
深林莫蓋藏,芬然亦自伸。
朝采暮采來,虹綬瓊瑤人。
楚畹種芳蘭,發(fā)生逢早春。
萌芽初蕺蕺,枝葉俄莘莘。
幽叢秋既老,芳氣冬爾薰。
馨香當還風,晻藹來襲人。
百草莫相妒,從之為爾鄰。
深林莫蓋藏,芬然亦自伸。
朝采暮采來,虹綬瓊瑤人。
在楚國的園圃中種植芬芳的蘭花,它在早春時節(jié)生長。剛開始萌芽時細小而眾多,不久枝葉就變得茂盛。幽靜的蘭叢到了秋天已經(jīng)衰老,可它的香氣在冬天依然濃郁。那香氣隨著回風飄散,昏暗的香氣撲面而來。百草不要相互嫉妒,它會成為你們的芳鄰。深林不要將它掩蓋,它芬芳的姿態(tài)自然伸展。早晚都有人來采摘,都是佩戴虹綬、手持瓊瑤的貴人。
楚畹:楚國的園圃,屈原《離騷》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蕺蕺:細小眾多的樣子。
莘莘:茂盛的樣子。
晻藹:昏暗的樣子,這里形容香氣濃郁。
虹綬:彩色絲帶,這里指貴人。瓊瑤:美玉,也指貴人。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社會動蕩不安,政治黑暗。他通過這首詩可能是借蘭花來表達自己堅守高潔品質(zhì),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也可能是對美好人才不被埋沒的一種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蘭花的高潔品質(zhì),突出特點是以蘭自比或喻人。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陶淵明詩歌托物言志的風格,豐富了詩歌意象和內(nèi)涵。
山外西風木葉乾,江天無際雁行單。誰憐九月初三夜,漠漠林煙細雨寒。
水云低壓柳??,一片涼陰浸綠潭。如此秋光收不住,幾人惆悵望江南。
淮水流,淮水流,蠻弦銅鼓不勝愁。驪山金盌無消息,六月園陵冷勝秋。
老境日向逼,
學業(yè)靡所成。
空想古英哲,
悵然念平生。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況復(fù)得此山,心事與境同。
一壑亦易得,安得桂林林。道人偶見之,不是歲月深。
兩崖束青天,中有月皎皎。乍可謂月低,不可謂天小。
促膝有仙凡,爛柯無小大。誰知桃源人,不在秦晉外。
嘗聞鳳棲梧,梧老鳳未棲。令我日佇立,不知月東西。
云以無心出,云歸亦何心。樵牧窺其藏,妄意此阻深。
清曉閱草木,各具天一水。安用學餐玉,將以蘄不死。
涓涓自空來,霏霏復(fù)不見。安得自尤物,使我耳目亂。
憑欄時獨立,萬象皆見前。若非著眼高,亦是天一偏。
鬵釜吾已溉,吾纓亦無塵。洼石以潴之,恐有抱甕人。
伴教霓裳有貴妃,
從初直到曲成時。
日長耳里聞聲熟,
拍數(shù)分毫錯總知。
我來尋幽奇,
破屋枕木末。
向陽窗不關(guān),
川僧補直裰。
魚檄朝來幕府傳,夕攜龍節(jié)上樓船;
元卿未許先開徑,士雅還期共著鞭。
始識山中留宰相,非關(guān)海外覓神仙。
佇看露布橫飛處,不是涼州倚柱年。
幸哉遺黎免俘虜。
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勞甘瓠脯。
何以詠思歌且舞。
湖光山色足傾城,況復(fù)芙蓉盡有情。好在月中垂兩足,風流自古得長生。
湖如西子目曾波,卻恨中流滿芰荷。一片清光風瀲滟,照人不在月明多。
峭絕崩云處,
泓澄忽此逢。
寧知一勺水,
清潤入千峰。
一竿風雨寒,
獨占嚴陵瀨。
茍非伸腳眠,
曷見光武大。
以字不成八字非,
爍迦羅眼不能窺。
一毛頭上重拈出,
忿怒那吒失卻威。
閒居獨賦,芳事易闌,忽忽早驚春晚。隔巷珍叢,誤了鈿車迎面。遲盻。恰當門、柳線舒青眼。似絆著輕飔,不把殘紅,隨霧飄散。
綠野留池館。又代謝云煙,種桃人遠。香火銷沈,冷鎖碎苔塵滿。誰遣。吊荒祠、頓覺風流斷。只剩得、花前病客,夢春明曾見。
朝來爽氣滿檀欒,坐對西山拄笏看。
玉井遠含諸壑靜,碧云晴鎖半峰寒。
殿前古柏團蒼蓋,湖上仙舟隱翠翰。
遙憶宸游當此地,百靈趨走護金鑾。
巴流百折渾東注,五兩風高逐流去。
楚云截斷相思情,極目吳山在何處。
射鴨堂深蔭楝花,掛罾湖淺多魚蝦。
紫袍金帶束高閣,翻覺少年生計差。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