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艤舟作
客路不知時節移,
忽逢柳色已依依。
無悰卻數離家日,
臘盡春回方始歸。
客路不知時節移,
忽逢柳色已依依。
無悰卻數離家日,
臘盡春回方始歸。
在旅途之中沒察覺到季節變遷,忽然間就看到柳樹已經枝葉輕柔隨風搖曳。心中煩悶無聊,便開始計算離家的日子,直到臘盡春回才得以歸來。
客路:旅途。
時節移:季節變遷。
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無悰(cóng):沒有歡樂,無聊。
臘盡春回:指一年將盡,春天到來。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外出旅途之中,長時間未歸家,在臘盡春回之時才踏上歸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日常旅途中的小細節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羈旅詩的常見主題。
中年早透利名關,坐看孤云際海還。
晝靜架書偏悅目,秋涼庭樹倍怡顏。
不陪長者終朝誨,那得塵蹤一日閑。
我亦小園初種竹,請君來闖出籬斑。
親去鏡亦去,鏡還親不還。
從今磨積垢,終不對慈顏。
明月掛臺上,白云生匣間。
洪恩何以報,羞見鬢毛斑。
一曲澄江兩派分,滿山修竹綠齊云。
矮窗風月侵帆腹,小徑煙霞隠屐痕。
白鷺夜依花影宿,清猨時共??聲聞。
主人與客心如水,同倚闌干得細論。
仙人十二樓,緲緲垂重镮。
志士憫幽阻,鬰觀何繇攀。
棲真歷幾塵,洞戶方孱顏。
一鎖度靈鑰,九虎開天關。
慣將雙手托虛空,歲事雖窮道不窮。
身健不知行路遠,心安還與在家同。
客攜酒至一樽綠,兄寄書來三印紅。
看罷兄書斟客酒,閑愁無事置胸中。
前輩凋零盡,如何到月湖。
壯圖終未展,正論老尤孤。
兩忝官聯舊,常蒙朋友呼。
忽聞郎宿??,衰淚倍沾鬢。
驂鸞翼翼裊清風,眼見云霄有路通。
自是眾賢欣出力,何如小己敢貪功。
指揮須得千人敵,遲速都申一念中。
已筑新堤平似掌,登橋人與此橘同。
晚來細雨送輕愁,小院梅黃恰似秋。
忽得滿盤堆鶴頂,更驚觸眼出貓頭。
祇知渴吻三危飲,卻愧枯腸萬卷搜。
多謝美人情鄭重,明珠見餉恐空投。
老竹平分當建瓴,小樓從此擅高名。
地連云堞登臨穩,欄俯晴江夢寐清。
一記自能追正始,三閑誰與續咸平。
濤音日日煙中落,依約焚香讀易聲。
精藍游歷地,景物自情親。
鶴引登山客,僧迎禮塔人。
名花千佛供,喬木萬夫身。
碑刻東坡作,重來為拂塵。
六花坼凍云模糊,釣鉤空擲寒無魚。
系舟枯柳歸茅舍,撥火煨薪擁地爐。
賒鄰一榼醅酦玉,老稚分霑春回谷。
重來解維放夜筒,橫風打向別港宿。
溪館對雪歌妓圍,釜出駝峰酒羔兒。
笑指漁父何憔悴,漁父掉頭但稱醉。
雨后楊花撲藕芽,東君雅興正雄夸。
酴醾疊疊能香玉,蛺蝶紛紛解舞花。
夜暖蟾光初可玩,晝長烏景未應斜。
東湖水滿清明近,來看三分欲拆葩。
獨守空庭日欲晡,滿斟濁酒不須沽。
白頭兄弟三年別,青眼交游一字無。
醉看葵榴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
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
天柱峰高逼太清,靈巖端足擅高名。
人間有石皆奴仆,天下無山可弟兄。
樵徑雪深多虎跡,清谿風暖盡猿聲。
客身元是山林種,見此如何不動情。
此心無日不風沂,常恐春隨柳絮飛。
才覺迷途先獨復,便于安危作真歸。
生來理欲雖殊本,轉處危微在一機。
同志愿言勤諷詠,莫教古瑟至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