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人物風流世所推,
操持議論每清奇。
自量才位難牟弟,
故乞馀年請代之。
人物風流世所推,
操持議論每清奇。
自量才位難牟弟,
故乞馀年請代之。
王羲之這人風度瀟灑,被世人推崇,他的主張和見解常常清新奇崛。他自認為才能和地位難以比得上弟弟,所以請求在晚年讓弟弟代替自己的職位。
風流:指風度瀟灑。
操持議論:主張和見解。
牟:比得上。
馀年:晚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明確。可能是后人在回顧王羲之的生平事跡,有感于他的才華和人生選擇而創作。王羲之在東晉時期是著名書法家和官員,其家族人才輩出,他自謙才能不如弟弟,有讓賢之舉,此詩或許是基于這樣的史實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對王羲之進行評價,突出其風流的人物形象和清奇的見解,以及自謙讓賢的行為。它以簡潔的語言概括了王羲之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人對他的認識和敬重。
紫薇浥露翠條深
捷捷靈烏振好音
全似冰巖亭上坐
四屏煙靄奏春禽
城邊河水接滹沱,
日送離人雙槳過。
爾到燕臺回首望,
交情方覺別時多。
寒螀唧唧報更遲
秀目疏眉費夢思
須信愈風元是檄
可能袪瘧不因詩
薤葉青青間緣莎
爭妍競秀滿平坡
春深不改蒙茸色
自是恩承雨露多
金鋪閑掩繡簾低,
輕打銀箏墜燕泥。
憶昔花間初識面,
倚屏無語捻云篦。
海國民皆興禮義
潢池盜已息干戈
農桑四境豐年屢
簫鼓千村葉氣多
北闕上書何所求,南宮臥病倏經秋。
秪緣禮樂須幽討,豈謂云霄竟薄游。
江漢趨庭宜彩服,乾坤高枕對滄洲。
承家禾止今方岳,司馬流風蓋九州。
東向金陵蕩畫橈,
愁心不逐暮煙消。
多情最似江南柳,
盡是依依為六朝。
西抹東涂老不禁,
芙蓉洲畔更浮沈。
數莖半黑半絲發,
一寸憂晴憂雨心。
烏馓且欣將淅玉,
紅蓮何翅已抽簪。
小臣獻谷秋嘗了,
深密山林可訪尋。
酒經重九尚殘卮,雨送初寒問篋衣。養氣安閑真得計,讀書勤苦已知非。謾存講說傳家學,深謝交游絕世譏。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對柴扉。憂患經懷沃漏卮,榮華過眼脫輕衣。定心稍覺無來往,時事誰能問是非。祿去身安常自喜,宅成囊竭可無譏。交游散盡馀親戚,酒熟時來一叩扉。
花落啼鵑出遠林
洞門松檜郁春陰
絳紗尚憶傳經日
白發長懸立雪心
東郭人亡孤冢寂
西洲淚盡故情深
欲攜玉尺占佳氣
青紫峰前土似金
下帷燈火盡,
朗月照懷里。
無油何所苦,
但今天明爾。
王孫去不返
秋蝶上階飛
舊意隔春雨
芳心懸夕暉
野行悽已綠
天遠送將歸
獨自溯遺跡
莓苔生石衣
十里榕陰綠野堂,白眉青眼著腰黃。
登龍意氣誰同轍,倚馬才華獨擅場。
酒勝啜殘杯月小,詩豪吟破鏡天長。
當年試問憑何物,惱亂蘇州刺史腸。
秋深白露至,
楊柳尚蒼蒼。
廢灶炊煙黑,
頹垣夕照黃。
宦途防九折,
史筆愧三長。
漸覺神京遠,
無勞望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