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梁
臺輔尊賢匪報功,
況因符命策司空。
平生只為耽言讖,
待此登庸恐未公。
臺輔尊賢匪報功,
況因符命策司空。
平生只為耽言讖,
待此登庸恐未公。
三公之位尊崇賢才并非為了酬報功勞,何況是憑借符命任命為司空。王梁一生只沉溺于預言吉兇的讖語,依靠這個得到任用恐怕不太公正。
臺輔:指三公之位,古代輔助天子治理國家的最高官員。
匪:通“非”,不是。
符命:古代以所謂“祥瑞”的征兆附會成君主得到天命的憑證。
策:策命,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記其語于簡策。司空:古代官職名,三公之一。
耽:沉溺。讖:預言吉兇得失的文字、圖記。
登庸:選拔任用
王梁是東漢初期將領,因讖文被任命為大司空。詩人可能生活在一個重視人才選拔公正性的時代,看到王梁這種憑借讖語獲高位的情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在于批判官員任用不公正現象。突出特點是直抒胸臆,觀點明確。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用人制度的思考。
九載郎官四十強,一生功業有馀芳。
薇垣議論留青史,鎖闥聲名有皂囊。
鳳不歸來梧樹老,劍從埋后斗文荒。
吊君未盡思君意,注目江流日日長。
舊愁新山川猶昔,曉窗霽日朦朧。敞芳郊秋甸,遍游屐,策吟筇。望徹蒼煙云外,擁崖疏泉瘦,一派蘢蔥。更興亡幾許,棧屧漫遺蹤。似勝境卅年再逢。
從容。記伴吳儂。攜破帽,挾詩筒。對靈巖寺老,琴臺葉碎,長嘯西風。晚歸不禁霜冷,石家肆,剪新菘。引真珠小槽初瀉,別栽黃菊,扶檻傾醉千鐘。回首夢中。
病起心情太,閒來禮法疏。
愁聽傳事板,懶荅問安書。
不去終慚鵠,無才合類樗。
何如逃世網,髡發事空虛。
駱谷鸞輿再播移,橫流滄海廣明時。
刑馀周召田中令,地下逢干孟拾遺。
赤水探珠迷象罔,青霄蝕月任蟆頤。
懷沙沉石何曾問,帳殿毬宮總不知。
當年高甲已登科,
讀盡人間萬卷書。
今日一身天地窄,
思量好事不如無。
著衫脫褲兩浮休,切莫隨渠認路頭。三尺蒲牢關底事,尋聲接響大悠悠。
合成四大散成空,草木經春便有冬。生滅去來相對代,為君題作有常鐘。
溝塍繞湖干,瑣細分頃段。
湖洄晚漁集,山靜村樵散。
沖風偃萑菼,獵獵如捲幔。
何當飲清光,乘月行夜半。
四十馀年舉案情,風塵未遂鹿門耕。
歸心每逐飛云繞,炊臼遽從旅夢驚。
永訣不聞知爾若,喚卿無語重予怦。
壽元剛及慈親壽,萱草兔絲總淚盈。
嫩蕊終當委草萊,
漫勞狂雨強相催。
空門不染猶生感,
莫向朱樓綺閣開。
九轉丹成爐火青,
晶瑩剔透冷于冰。
鐵鐐更比晶冰冷,
愁殺加鉛減汞人。
平生五湖興,夢想白蘋洲。只今何處,卷簾波影漾風鉤。
況值晚天新霽,菱葉荷花如拭,香翠擁行舟。卻為湖山好,牽思繞皇州。
柳邊堤,竹里閣,舊曾游。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對碧梧修竹,領略好風涼月,大白與重浮。欲和凌云賦,佳思苦難酬。
銀箏玉腕競風流,俠客春游處處樓。
蕩子不來天又暮,合昏花暗使人愁。
滾滾云山蕩此身,
不知何物更疏親。
年來我問天峰閣,
笑恐回頭錯應人。
孤高如月萬方看,至道無言仰頌難。
垂老尚聞勤梵行,太平先已薄儒官。
身為碩果時方剝,書滿名山墨未乾。
曾住朱明洞天上,仙人不敢愛還丹。
對影聞聲易忘形,人天轉眼涕先零。
愁城坐擁宜浮白,眉史親修抵汗青。
拾翠前游迷別路,落紅成陣罨空庭。
狂來擬反船山句,秋菊春蘭總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