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雜感
掛帆忽千里,小艇放中流。
碧月吳天夢,青山楚客愁。
煙波搖暝色,佳節入孤舟。
無限滄桑感,飄飄羨白鷗。
掛帆忽千里,小艇放中流。
碧月吳天夢,青山楚客愁。
煙波搖暝色,佳節入孤舟。
無限滄桑感,飄飄羨白鷗。
揚起船帆忽然就航行了千里,駕著小艇在河流中央行駛。那如碧的月亮勾起我在吳地的舊夢,青山讓客居楚地的我滿懷憂愁。煙波搖蕩著暮色,佳節時分我獨自在孤舟上。心中涌起無限的滄桑之感,羨慕那飄飄飛翔的白鷗。
掛帆:揚起船帆。
中流:河流中央。
吳天:指吳地的天空,吳地大致在今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
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楚地大致在今湖北、湖南一帶。
暝色:暮色。
佳節:指某個節日。
滄桑感:對世事變化的感慨。
白鷗:水鳥,常被視為自由、閑適的象征。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楚客愁”“滄桑感”等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客居他鄉、漂泊江上時,恰逢佳節,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客居他鄉的愁緒和對世事的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凄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寫景抒情能力。
垂老何堪別。況迢迢、閩南冀北,山川重疊。十萬腰纏同轉餉,又值炎威酷裂。早夢繞、玉京瑤闕。輸與閑鷗眠浪穩,嘆勞生、銷盡輪蹄鐵。漫青鏡、添華發。
催歸莫負鵑啼切。更誰憐、傷貧念遠,寸腸千結。看碧成朱還自笑,常恐福因才折。容易過、好春時節。說與旁人渾未省,待宵來、細訴多情月。凝望處,碧天闊。
庭院樹光重,
漸知生意濃。
當風未團綠,
搖落亦無從。
塵污遠已留,
淥凈此不雜。
僻招水鳥棲,
清數游魚鬣。
塵心不自好,歲序莽相催。風起千門亂,秋隨二客來。絺衣云共白,紈扇月同開。且莫悲搖落,吾慚作賦才。
酒至期晨漏,風來破夕陰。星辰垂戶小,蟋蟀語庭深。白眼千年思,青天一夜心。并隨秋色動,四顧起蕭森。
盛世衣冠榮逸壽,天休重迓此禪林。如何后會徵前事,椿悴徒傷寸草心。
將老慕親誰復似,世承恩詔更何云。新詩古寺流傳在,好作鄉閭勸孝文。
踏遍南峰更北峰
名山到處寄游蹤
此行如入楓橋路
臥聽僧樓打晚鐘
學書不覺夜,但怪西窗暗。
病目故已昏,墨不分濃淡。
人生不自知,勞苦殊無憾。
所得乃虛名,榮華俄頃暫。
豈止學書然,作銘聊自鑒。
小倚江樓晚,天空物外心。
波搖孤塔動,云抱一峰沈。
僵柳迎歸艇,虛檐納暮禽。
此時無限思,空復短長吟。
草木衰殘意,
關河離別情。
秋風已如此,
況復更論兵。
安危最系在君心,
待旦殷勤化理尋。
鶴發多愁猶警惕,
長思時弊若臨深。
歸錦堂成,云漢上、天垂新畫。有朱顏綠鬢,禁林仙客。玉局暫從香火社,金龜未報文章力。看彤庭、賜第別承恩,居君側。
斑衣戲,蟠桃摘。翠袖倚,歌檀拍。正祥開初度,頌聲千百。又是臘前梅態度,幾多春近花消息。想明年、今日醉西湖,光輝赫。
仗鉞仍簪柱后冠,珊瑚樹且掛漁竿。
岷山流遠江成字,巴岳云深谷似盤。
簟展新青桃竹滑,尊開重碧荔枝寒。
晉公已拜裴中令,銘鼎西堂歲歲看。
桃花浪已深,楊柳風猶弱。鄰曲欣往來,逢迎勸耕作。健犢不自暇,老農良有托。共醉社日尊,陶然得真樂。
蠶事方告成,鳴蜩有新聲。插秧雨初遍,治草日不停。雜坐高樹陰,解衣午風清。作勞時自逸,孰謂非常情。
枝頭杜宇啼聲急。一簾絲雨和愁織。花事太匆匆。苔階黦落紅。
晝長春繡懶。偏髻拖殘線。斜倚小屏山。含情憶去年。
懷中匣劍掌中杯,
壯志于今漸漸灰。
捷足功名疑有線,
出身蓬蓽況無才。
文章誤我難爭命,
袍笏隨人怕上臺。
好與君尋高士宅,
一枝梅蕊迓春開。